DB63/T 1345-2015 云杉矮槲寄生害人工修枝技术规程
DB63/T 1345-2015 "Cordgrass dwarf mistletoe pest manual prun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林业大学、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门源仙米林场
- 起草人:
- 田呈明、陈磊、高发明、才让旦周、杨启青、李涛、李旭霞、马万军、孙万桂、王晓婷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B65
备案号:44845-2015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345—2015
云杉矮槲寄生害人工修枝技术规程
2015-02-09发布2015-03-1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34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门源仙米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呈明、陈磊、高发明、才让旦周、杨启青、李涛、李旭霞、马万军、孙万桂、
王晓婷。
I
DB63/T1345—2015
云杉矮槲寄生害人工修枝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杉矮槲寄生害调查,发生(危害)程度和分级标准、修枝防治技术、修枝效果等内
容。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青海云杉、紫果云杉、川西云杉、青杄以及油松等云杉矮槲寄生害的修枝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调查样地
为调查云杉矮槲寄生害发生情况和防控效果,根据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总体的典型地块。设
置与调查根据使用时期的长短,标准地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前者只实测调查一次,后者则用于长
期、定期观测调查。
3.2
症状
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的特征称为症状。
3.3
危害等级
依据云杉矮槲寄生害危害分级标准,所划分的云杉矮槲寄生害对其寄主植物造成的危害程度。
4病害调查
4.1症状类型及识别
4.1.1寄主云杉枝条形成典型的扫帚状丛枝(附录A)。
4.1.2寄主枝条上出现云杉矮槲寄生害寄生芽(附录B)。
1
DB63/T1345—2015
4.2调查内容及方法
4.2.1云杉矮槲寄生害属于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的病害,潜伏期长,发展缓慢,必须进行定期调查,
监测病情,以保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4.2.2根据云杉矮槲寄生害的发生和危害特点,设计云杉矮槲寄生害发生和危害调查表(附录E、附
录F和附录G)。
4.2.3固定调查样地,每年5月~9月份进行一次云杉矮槲寄生害的调查,每个样地单独用一张调查
表,见附录E,按表逐项记载。调查数据分年存档,据此总结提高防治技术。
4.2.4调查样地的设置,云杉矮槲寄生害危害的林分,以林班为单位,至少选择3个小班随机设置样
地进行云杉矮槲寄生害发生(危害)程度调查,样地大小设置为30m×30m。
4.2.5调查小班内云杉矮槲寄生害发生的株树,根据7.3公式计算感病株率,并根据云杉矮槲寄生害
危害分级标准(附录C)记录每一株病株的危害等级(附录F)。
4.2.6病情指数计算按照7.3公式计算云杉矮槲寄生害的病情指数,填写附录G中表格。
5修枝技术
5.1修枝原则
修枝遵循易操作原则,针对中下部树冠进行修枝;修枝最大强度不超过整个树冠的2/3,修枝后不
影响云杉的正常生长发育,且不会引诱次期性虫害的危害。
5.2单株云杉修枝规定
针对每一株受害寄主,参照表1实施不同的修枝强度。
表1云杉矮槲寄生害单株云杉修枝规定
危害等级(DMR)症状描述修枝强度目的
没有侵染没有可见的扫清除树体本身的枯枝、断枝;清除风倒木
清除枯枝。
(DMR=0)帚状丛枝。等。
将树冠中、下层扫帚状丛枝枝条以
树冠1/3处或将轻度侵染植株转变为健康植株或者减小
轻度侵染下的受侵染枝条和未侵染枝条全部
1/3以下受寄生危害等级,并且危害等级不会进一步发展,
(DMR=1~2)清除,修枝强度控制在整个树冠的
害侵染。使寄主保持健康生长。
1/3以下。
将树冠中、下层扫帚状丛枝枝条以
树冠1/3~2/3
中度侵染下的受侵染枝条和未侵染枝条全部降低中度侵染的危害等级,控制中度侵染
或2/3处受寄生
(DMR=3~4)清除,修枝强度控制在整个树冠的植株迅速向重度侵染植株发展。
害侵染。
2/3以下。
减少云杉矮槲寄生害的种子源;或清除重
重度侵染2/3以上受寄生清除树冠中、下部枝条,修枝强度
度侵染植株上已经死亡的丛枝枝条,以减
(DMR=5~6)害侵染。控制在整个树冠的2/3以下。
轻树体本身的负担,维持植株的寿命。
5.3不同发病程度云杉林林班修枝规定
根据4.2.5和4.2.6中获得的感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将林地划分为不同的发病程度(表2),并根据
不同的发病程度,采取相应的修枝措施。
2
DB63/T1345—2015
表2不同发病程度云杉林林班修枝规定
危害程度操作方法目的
未发病林地做好卫生伐,保持林地的清洁。
参照5.2。DMR=1~2为主要修枝对象,修枝后无可见的丛枝;
轻度发病林地(受害株率
DMR=3~4降低危害等级,防止进一步向周围扩散,视具体情况可转变为健康林地
<30%;感病指数<15)
以清除;DMR=5~6直接移除。
中度发病林地(30%≤受参照5.2。以DMR=1~2为主要修枝对象;DMR=3~4降低危害采取降低DMR,控制云杉矮
害株率<60%;15≤病情等级,防止进一步向周围扩散;DMR=5~6清除死亡的丛枝枝条,槲寄生害的种子数量,保
指数<30)同时清除林地的病虫害树木。持树势良好。
重度发病林地(60%≤受(1)不采取修理活枝的措施,保证林地的卫生清洁。
害株<80;30≤感病指数(2)建立15~20m的隔离带或借助天然屏障(道路、河流、沟
<45)壑、非寄主树种等),防控云杉矮槲寄生害种子向周边的健康
林地扩散。延长寄主的寿命,减少小
(3)清除已经死亡的丛枝枝条,以减轻树体本身的负担,同时,蠹虫危害,提高森林景观。
极重度发病林地(受害株
也会减小森林火灾的发生。加强重度侵染林地病虫害的动态监
≥80%;感病指数≥45)
测,做好防控工作移除受云杉矮槲寄生害与病虫害协同危害的
植株。
注:除非特别说明,均为成林发生(危害)程度标准,幼林的发生(危害)程度标准在此基础上相应降低1/3。
5.4修枝时间
当年11月至次年2月。
5.5修枝操作要求
5.5.1修枝要求工具锋利,修枝时切口应该平滑,以利于伤口愈合。
5.5.2修枝时要沿树干将发病枝条整枝清除。
5.5.3如果所修枝条较细,且没有明显的枝瘤或枝领时,应该紧靠枝干,自枝条基部垂直切据,参照
附录D。
5.5.4如果所修除的枝条直径大于3cm,应该先从枝条下方先据一口,再从上方起据,最后再由枝条
基部修除,以免撕裂树皮。
5.5.5伤口必须用油漆或者防腐剂封口。
5.5.6将修剪下来的丛枝枝条清理干净,集中销毁处理。
6修枝效果调查
6.1调查方法
6.1.1修前修后调查
在修枝区修枝之前选择在具有代表性的小班内设置样地,样地设置同本规程4.2.4。
6.1.2对照区调查
选择与修枝区寄生害发生情况相近的林分设置对照区,在对照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班设置样地,
样地设置同本规程4.2.4。
3
DB63/T1345—2015
6.1.3调查内容
主要有立地因子、林分因子、受害株率、云杉矮槲寄生害危害等级等。云杉矮槲寄生害危害分级标
准见附录C。修枝效果调查表参见附录E、F、G。修枝效果可用死亡率、感病株率、病情指数等指标综合
衡量。并根据7.4公式计算修枝效果。
6.2防效监测
修枝前调查1次,修枝后每年5~9月定期调查1次,监测修枝林地寄生害是否有初次侵染或二次侵染
的情况,以及是否引起次期性病虫害的发生。
7计算公式
7.1死亡率
推荐标准
- GB/T 9168-1997 石油产品减压蒸馏测定法 1997-12-11
- MT/T 724.1-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澄合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1997-12-12
- MT/T 145-1997 评定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的计算机算法 1997-12-12
- MT 61-1997 煤矿许用炸药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1997-12-12
- GB/T 17147-1997 声音广播中音频噪声电平的测量 1997-12-12
- GB/T 17148-1997 模拟声音节目信号的常规测试信号 用于测量节目信道间的干扰 1997-12-12
- GB/T 15049.11-1997 CAD标准件图形文件 几何图形和特性规范 滚动轴承 1997-12-12
- GB/T 15049.10-1997 CAD标准件图形文件 几何图形和特性规范 键 1997-12-12
- MT 62-1997 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1997-12-12
- GB/T 17146-1997 建筑材料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 199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