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337-2012 声发射传感器校准规范(比较法)
JJF 1337-2012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coustic Emission Sensors(Comparative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03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何龙标、李光海、杨平、牛锋、李群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2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零零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1337--2012
JJF
声发射传感器校准规范(比较法)
CalibrationforAcousticEmissionSensors
Specification
Method)
(Comparative
2012-03-20发布2012一06—20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声发射传感器校准规范
(比较法)
CalibrationforAcousticEmission
Specification
Method)
Sensors(Comparative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人:
何龙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李光海(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杨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牛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李群(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1337—2012
目录
弓l言………………·…………‘。‘………·
1范围…………………一Ⅱ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计量单位……………………一l
3.1声发射……………“1
3.2试块………………一1
4概述………·……………-·…‘。………1
5计量特性……………一2
5.1频率响应…………一2
5.2灵敏度级最大值…………………一2
6校准条件……………一2
6.I环境条件…………-.2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一2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一3
7.1校准项目…………一3
7.2校准方法…………一3
8校准结果……………..5
8.1校准记录…………一5
8.2校准数据处理……………………..5
8.3校准证书…………一5
8.4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5
9复校时间间隔………………………一6
附录A校准证书的内容……………-·7
9
附录B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一(1((1((;(((;(((()^^^));));))^^^)))))
工
JJF1337—2012
引言
本规范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进行编制。
JJF12714:
1337--2012《声发射传感器校准规范(比较法)》参考了等同采用IS0
1999的国家标准GB/T19801--2005《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声发射传感器的二级校
准》中规定的接收固体介质表面波的声发射传感器的二级校准方法。
Ⅱ
JJF1337—2012
声发射传感器校准规范(比较法)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接收固体介质表面波和纵波的声发射传感器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和
校准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声发射传感器的二级校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34--2005声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GB
3102.7—1993声学的量和单位
GB/T
3947—1996声学名词术语
GB/T12604.4—2005无损检测术语声发射检测
19801—2005
GB/T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声发射传感器的二级校准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JJF1001—2011、JJF3947—1996和GB/T
1034--2005、GB/T
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本规范采用GB/T3102.7—1993规定的量和单位。
3.1emission
声发射acoustic
材料内部迅速释放能量所产生的瞬态弹性波的现象。
block
3.2试块test
具有各向同性和均质的弹性材料块。
注:用于放置激励源、参考传感器和待测传感器。
4概述
声发射传感器用于接收材料或结构内部的声发射信号,压力容器、管道、核电设备
等诸多类型的结构都可以用声发射技术进行监测。通常使用的是基于压电效应的声发射
传感器,其灵敏度定义为每单位机械输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输出电压,当机械
输入为速度时,用公式(1)表示。
rT
S=兰(1)
口
1
JJF1337—2012
式中:
s——传感器的速度灵敏度,V/(m·S-1);
L,——传感器的输出电压,V;
”一传感器耦合位置处垂直于试块表面的振动速度,m/s。
声发射传感器的灵敏度也可表达为声压灵敏度,见式(2)。
TT
Sp詈(2)
式中:
s,——传感器的声压灵敏度,V/Pa;
声——作用在传感器上的声压,Pa。
速度灵敏度和声压灵敏度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质点的法向振动速度与声压的关系
进行换算。
声发射传感器通常采用灵敏度级,速度灵敏度级的参考值为1V/(m·S“),声压
灵敏度级的参考值为1V/Pa。
5计量特性
5.1频率响应
kHz~1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一般在100MHz范围内测定,也可在其中某段频率范围
内测定。
5.2灵敏度级最大值
在所测频率范围内,声发射传感器灵敏度级的最大值,通常也给出其对应的频
率点。
dB~120
声发射传感器灵敏度级最大值一般在20dB(参考值lV/(m·s。))或
一lOOdB~20
dB(参考值1V/Pa)之间。
注;本规范计量特性中提出的技术指标不作为合格性判定,仅提供参考。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温度:(23±5)℃;
相对湿度:(60±30)%。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2.1试块
采用钢质试块,用2.25MHz的纵波进行检测,试块缺陷产生的回波不大于第一次
底面波的10%。
mm、
对于声发射传感器的表面波灵敏度的校准,钢质试块应至少包括直径为400
高度为180mm的圆柱体,试块的两个端面应平整且平行度不应超过0.12mm。钢质
试块的上表面(工作面)的粗糙度不应超过1,um,试块底面的粗糙度不应大于4,um。
其他材料的试块,其最小规格、尺寸准确度、粗糙度的要求应根据所用材料的纵波波速
2
1337—2012
JJF
与钢中纵波波速的比值进行调整。
对于声发射传感器的纵波灵敏度校准,建议选择厚度不小于250him的钢制试块。
6.2.2脉冲信号源/函数信号发生器
脉冲信号源或函数信号发生器能发出脉冲宽度小于1弘s、幅值不小于5V的脉冲
信号。
6.2.3发射换能器
发射换能器应为宽频带发射换能器或谐振频率高于1MHz的超声换能器。
6.2.4参考传感器
kHz至1
参考传感器应为通过一级校准的声发射传感器,优先选择100MHz频率
dB。
范围内频率响应平坦的传感器,频率响应起伏通常不超过20
6.2.5前置放大器
kHz~1
在100MHz内的频率响应一般不超过土0.1dB,前置放大器的增益偏差不
Mn。
超过±0.3dB,输入阻抗不低于50
6.2.6信号采集装置
信号采集装置通常由双通道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器组成。数据采集器的模数转换
器应至少为8位,采样频率不低于20MHz,采样长度不小于55弘s,数据处理器应具
备FFT处理功能。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校准项目
声发射传感器的校准项目见表1。
表1声发射传感器校准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l频率响应
2灵敏度级最大值
7.2校准方法
7.2.1校准前检查
目视检查声发射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1)声发射传感器的字符、标志应清晰可辨。
2)声发射传感器的匹配层应无明显损伤。
7.2.2频率响应
7.2.2.1表面波灵敏度和频率响应的比较法校准装置框图如图1所示,作为声源的发
射换能器置于中间,参考传感器与待测传感器分置两侧,声源到参考传感器的距离和声
mm±2
源到待测传感器的距离应为100mm。脉冲信号源发射一个窄脉冲至发射换能
器,由于电声效应,在发射换能器的耦合处产生振动波,在试块表面主要是瑞利波,瑞
利波从中心至四周扩散,由于待测传感器和发射换能器的距离与参考传感器和发射换能
器的距离相等,可认为两者接收到的振动能量相等,并且引起的表面振动位移相同。通
3
JJF1337—2012
过信号采集装置采集参考传感器和待测传感器的电压波形,对其时域信号进行傅立叶变
换,可以得到待测传感器和参考传感器对激励信号的接收响应。根据参考传感器的灵敏
度和频率响应,可以计算得到待测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频率响应。重复测量3次,然后交
换待测传感器和参考传感器的位置,再重新进行3次测量,取6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待
测传感器的频率响应。
图1表面波灵敏度的比较法校准装置框图
l一参考传感器;2待测传感器;3一发射换能器;4前置放大器
图2纵波灵敏度的比较法校准装置框图
1一参考传感器;2待测传感器;3一发射换能器;4前置放大器
7.2.2.2对于纵波灵敏度和频率响应的比较法校准装置的框图如图2所示,发射换能
器置于试块一侧的中心位置,参考传感器和待测传感器依次置于试块另一侧与发射换能
器同轴的位置,对发射换能器施加相同的激励电压,记录参考传感器和待测传感器的输
出电压波形,计算过程与表面波比较法校准过程相同。
4
JJF1337—2012
7.2.2.3在校准过程中,应:
a)去除传感器表面的附着物,使用油脂类耦合剂进行耦合,并对传感器施加足够
的压紧力。
b)记录与声发射传感器相连接的电缆长度。
c)设置脉冲信号源输出一个宽度窄于1弘s的脉冲信号,幅值不小于5V。
d)设置数据采集器的触发电平,发射传感器输出声信号的同时,对参考传感器和
待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的时域波形进行采集。
kHz~1
e)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参考传感器和待测传感器在100MHz范围
kHz左
内频率为,m时的幅值响应u-(,。)和Uz(,m)。傅立叶变换的频率间隔选择10
右,参考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频率响应由一级校准获得,待测传感器的频率为^时的灵
敏度由公式(3)给出:
sz(厶)一端s。(^)(3)
式中:
sz(厶)——频率为厶时待测传感器的灵敏度,V/(m·s_1);
s。(厂爪)——频率为厶时参考传感器的灵敏度,V/(m·S。);
U。(,m)——频率为,。时参考传感器的幅值响应,V;
uz(厶)——频率为,。时待测传感器的幅值响应,V。
根据待测传感器在各个频率点的灵敏度,可以得到相应的灵敏度级和频率响应曲
线。对于谐振式压电声发射传感器,可根据其工作频带确定校准的频率范围,通常可根
据频率响应起伏不超过40dB的原则确定校准的频率范围。
7.2.3灵敏度级最大值
通过7.2.2中获得的待测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可以得到测量频率范围内的灵敏度级
最大值及其对应的频率点。
8校准结果
8.1校准记录
校准记录应尽可能详尽地记载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
8.2校准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应先计算后修约,出具的校准数据均保留一位小数。
8.3校准证书
声发射传感器经校准后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包括的信息及推荐的校准证书内
页格式见附录A。校准项目可根据被校仪器的预期用途选择使用,对校准规范的偏离,
应在校准证书中注明。
8.4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声发射传感器比较法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按JJF
定示例见附录B。
5
1337—2012
JJF
9复校时间间隔
声发射传感器的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1年。然而,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其使
用情况,如环境条件、使用频率、测量对象等,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
决定复校的时间间隔。
1337—2012
JJF
附录A
校准证书的内容
A.1校准证书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校准证书”;
b)校准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Et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环境条件的描述;
1)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p)未经校准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A.2推荐的声发射传感器校准证书的内页格式见图A.1。
JJF1337—2012
校准结果共页第页
一、外观检查:
二、电缆长度:m
三、声发射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口表面波口纵波
裹1声发射传藤器的频率响应
测试频率/kHz
灵敏度级/dB
注:灵敏度级参考值为:口1v/(m·S“)口1V/Pa
频率响应曲线:
四、最大灵敏度级:dB,相应的频率:kHz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圈A.1校准证书的内页格式
8
1337—2012
JJF
附录B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声发射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和最大灵敏度级是其关键性指标。本附录给出了比较法校
准声发射传感器表面波频率响应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数学模型
声发射传感器频率为,。时的灵敏度S:(L)可由公式(3)给出,其对数形式可用
公式(&1)表示:
20(B.1)
log(S2Of.))=20log(S1(厂辨))+20log(U2(,。))一20log(U1(,。))
用灵敏度级的形式可用公式(B.2)表示:
(B.2)
B.2灵敏系数
L(Sz(^))的合成不确定度如公式(B.3)所示:
U:(L(s2(厶)))=c:“2(L(s1(厶)))+cZzu2(L(UzOf.)))+c32“2(L(ulOf.)))(B.3)
ol一1,c2—1,C3一一1
B.3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选用$9208
400kHz~400
kHz时灵敏度较低,因此仅考虑100kHz的数据,频率响应的重复性数
据如表B.1所示,标准偏差最大值2.75dB。由于每次的频率响应数据是由6次测量进
dB/4百一1.13dB。因此,测
行平均后获得,频率响应重复性试验的标准偏差值为2.75
量重复性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取为:
dB
”l—Sl=1.13
B.4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由公式(B.2)可知,B类不确定度分量包括参考传感器的灵敏度级、脉冲激励下
待测传感器的幅值响应、参考传感器的幅值响应等。
B.4.1参考传感器灵敏度级
参考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由原级校准确定,其不确定度为15%(^一2),标准不确定
度为7.5%,换算成dB值为0.63dB,参考传感器灵敏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dB
U2—0.63
表B.1待测传感器的频率响应重复性数据
频率待测传感器的频率响应/dB标准偏差
kHzl23456dB
107.4274.873.573.773.873.173.40.59
117.1966.368.366.968.067.768.5O.84
1337—2012
JJF
裹B.1(续)
频率待测传感器的频率响应/dB标准偏差
kHz123456dB
126.9565.666.667.866.467.768.71.13
136.7264.462.766.563.864.764.81.28
146.4860.O53.16o.158.959.357.12.66
156.2572.176.169.974.477.174.12.65
166.0262.360.363.161.261.462.51.01
175.7860.955.260.656.757.858.22.22
185.5561.463.965.O64.663.562.11.40
195.3158.158.456.656.357.657.00.84
205.0853.157.352.854.553.552.61.78
214.8467.164.868.265.367.O69.81.87
224.6165.965.261.762.364.364.91.67
234.3866.965.969.366.O68.768.21.44
244.1461.063.764.762.261.159.41.95
253.9l60.761.564.261.360.462.21.36
263.6767.369.263.263.362.765.92.63
273.4463.463.959.561.559.360.51.94
283.2060.456.658.460.558.957.31.59
292.9763.064.258.360.663.363.12.20
302.7363.358.960.258.859.864.22.3l
312.5064.166.065.658.863.766.02.75
322.2755.260.058.157.556.958.31_60
332.0359.254.256.456.457.159.O1.87
341.8057.755.853.155.652.454.01.96
351.5655.953.755.758.457.358.11.77
361.3352.955.750.656.653.557.02.49
371.0959.153.254.356.153.252.22.55
380.8652.554.752.555.949.652.32.18
390.6355.O5Z.354.957.O53.355.71.69
400.3956.155.251.154.852.958.82.64
JJF
1337—2012
B.4.2脉冲激励下待测传感器的幅值响应
传感器幅值响应的不确定因素包括电压信号采集、电噪声、信号混叠以及其他与瞬
态采集过程有关的不确定度分量。所用数字波形记录仪器在95%的置信度下,其不确
定度不超过满量程的3%,当仪器设置到最佳动态范围时,产生的不确定度可简单表示
为仪器采集到的数据最大值的百分比。因此,任何一次测量产生的幅值响应的不确定度
就是这次测量的频率响应数据最大值的3%。最大值取决于最低可信值,通常条件下,
在测量频率范围内,所测传感器灵敏度级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超过40dB。以均匀
分布计算,待测传感器频率响应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dBxdB
“3=400.03/再=0.70
&4.3在脉冲激励下参考传感器的幅值响应
在测量频段内,参考传感器灵敏度级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一般不超过20dB,以
均匀分布考虑,参考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dB
“4=20dBX0.03/√i=0.35
&4.4修约误差
计算中修约误差取0.06dB,则:
dB
“5—0.06
B.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表B.2中的不确定度分量,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一】.52dB
表B.2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汇总表
序号不确定度分量符号dB
1重复性“11.13
2参考传感器灵敏度级U20.63
3待测传感器的频率响应U30.70
4参考传感器的频率响应“‘O.35
5修约误差“SO.06
&6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一2,比较法校准声发射传感器的表面波频率响应,其扩展不确定
度为:
dB=3.04dB
U=ku。一2×1。52
取U一3.1dB(^一2)。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声发射传感器校准规范(比较法)
J.IF1337201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
中国质检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i6印张1.25字数26千字
2012年6月第一版2012年6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26·J-2705定价21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l㈣lI…圳Ⅲ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JJF1337-2012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21/ 1117-1999 小麦品种: 铁春2号 1999-10-25
- DB21/ 1093-1999 水稻品种: 辽盐282 1999-10-25
- DB21/ 1135-1999 大豆品种: 锦豆36号 1999-10-25
- DB21/ 1086-1999 水稻品种: 东选2号 1999-10-25
- DB21/ 1102-1999 高粱品种: 沈杂5号 1999-10-25
- DB21/ 1129-1999 大豆品种: 开育11号 1999-10-25
- DB21/ 1112-1999 小麦品种: 辽春9号 1999-10-25
- DB21/ 1105-1999 高粱品种: 锦杂94号 1999-10-25
- DB21/ 1111-1999 高粱品种: 桥杂2号 1999-10-25
- DB21/ 1119-1999 大豆品种: 铁丰18号 199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