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218-2020 木结构楼板振动性能测试方法

LY/T 3218-2020 Test methods for floor vibration performance of timber structures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3218-202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29
实施日期
2021-06-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单位
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用木材分技术委员会(SAC/TC 41/SC 4)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木结构楼板振动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场所环境条件、测试装置、测试步骤、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搁栅楼板和平板楼板振动性能的实验室或现场测试,不适用于木结构楼板振动舒适度评价。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东莞市骏奔五金机械有限公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天津大学、大译象文化发展(天津)有限公司、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起草人:
周海宾、周冠武、张占一、沈银澜、郭伟、杨娜、徐伟涛、倪竣、杨春梅、罗锦秀、王双永、邓昊、周宇、宋健、王滔、何军、崔莹、魏宁、杜永河、王雨晨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1.080.20

B60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218—2020

木结构楼板振动性能测试方法

Testmethodsforfloorvibrationperformanceoftimberstructures

2020-12-29发布2021-06-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3218—2020

木结构楼板振动性能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木结构楼板振动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场所环境条件、测试装置、测试步骤、测试

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搁栅楼板和平板楼板振动性能的实验室或现场测试,不适用于木结构楼板振动舒适度

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98-2010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词汇(ISO2041:2009,IDT)

GB/T11349.2振动与冲击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GB/T

11349.2-2006,ISO7626-2:1990,IDT)

JB/T6822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JJF1305线位移传感器校准规范

JJG834动态信号分析仪

3术语和定义

GB/T2298-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相干函数coherencefunction

频域内响应信号与激励信号之间关系的无量纲度量,描述各频率分量上线性关系,是试验质量的重

要指标之一。

3.2

窗函数windowfunction

为减少频谱能量泄露对信号进行截取处理的截断函数。常用的窗函数有矩形窗、汉宁窗、指数窗。

3.3

阻尼damping

能量随时间或距离的耗散。

3.4

固有频率naturalfrequency

2

LY/T3218—2020

5.1.1激振器

激振器有电动式激振器、电动液压激振器、压电激振器等类型,用于激发结构的振动,应满足以下

要求:

a)激发的模态测试信号具备充分的信噪比,并且不产生非线性响应;

b)适用的激发振型且频率成分涵盖待测频率。

5.1.2脉冲激励装置

脉冲激励装置可为装有内置力传感器的仪表式力锤,或配备独立力传感器的冲击装置。脉冲激励装

置宜重10kg以上且带橡胶材质的冲击头。

5.1.3力传感器

力传感器使用前根据出厂说明书进行校准,校准过程见GB/T11349.2。力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为

0.5Hz~1kHz。

5.2加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使用前根据出厂说明书进行校准,校准过程见JB/T6822。加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范

围为0.5Hz~1kHz,幅值精度±1dB。

5.3数据采集装置

用于振动信号数据的采集与存储装置,分析记录时间信号并提取所需信息。数据采集装置应配备至

少2个以上模拟输入通道,同时采集激励力信号和木楼板响应信号。采样频率应为待测最高频率的2倍以

上,以捕获楼板待测范围内的固有频率特征,信号分析仪的输出结果应至少包括频响函数和相干函数。

数据采集装置硬件模拟信号采集前端应具有模拟抗混叠滤波器,滤波器截止频率应大于木楼板结构

最高分析频率,且频带外的滤波衰减陡度大于80dB/Oct;采集仪器具有24位以上独立模数转化器(A/D),

最高采用频率大于51.2kHz,满足JJG834动态分析仪A类标准精度。

5.4挠度测试装置

挠度测试装置的精度应为预期挠度的0.3%,校准过程见JJF1305。

6测试步骤

6.1模态测试

6.1.1测试要求

模态测试时激励点和响应测量的位置应选取恰当,确保能获取固有频率、模态阻尼比、模态振型等

模态参数。采用一个固定点和一系列移动点进行频率响应测量,频率响应测量的数量应大于或等于所期

望的模态数。

模态测试步骤应包括激励位置选定、响应测量位置选定、传感器安装、激励测试、测量结果校验以

及模态分析。激励测试可采用激振器或脉冲激励方式。

6.1.2激励位置选定

激励位置应避开所关心模态振型的节点,宜选取楼板宽度的1/6处且在楼板跨度中心附近。

4

LY/T3218—2020

Δf=SF/N(1)

式中:

Δf——频率分辨率;

SF——采样频率;

N——分析点数,为1024的整数倍。

6.1.6脉冲激励测试

6.1.6.1测量设置

a)监测相干函数,确定楼板频响函数测量的最小次数,宜不少于5次;

b)设置采样频率,采样频率应大于所关心固有频率最大值的2倍以上,且控制频率分辨率不大于

楼板一阶固有频率的1%;

c)对激励信号加矩形窗,瞬态响应信号加指数窗;若时域信号记录末端处的加速度响应信号衰减

到初始值的1%,则无需加指数窗;

d)指数窗会增加测量响应信号的阻尼,应按式(2)进行校正。

*

ζ=ζ-d/ω(2)

rrr

式中:

*

ζ——测量第r阶模态的阻尼;

r

d——所选指数窗的衰减率;

ω——第r阶模态的阻尼频率;

r

ζ——实际阻尼。

r

6.1.6.2操作人员对待测楼板的影响

测试时待测楼板上部应无操作人员。如楼板上部有操作人员,应在测试报告中注明。操作人员对待

测楼板频率的影响,可用楼板动力学模型估算,见附录A。

6.1.7测量结果校验

采用相干函数进行校验。相干函数的取值应在0~1之间,一般大于0.8。当相干函数较低时,应查

明原因,采取措施提高。

楼板测试结束后,互换激励点和响应点进行互易性检查,再对楼板进行模态测试。将频响函数测量

结果与之前获得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如存在差异,表明传感器安装不当或存在非线性信号。

6.1.8模态分析

从频响函数提取楼板的固有频率、模态阻尼比和模态振型。如待测楼板上部有操作人员,从频响函

数中提取楼板的固有频率参照附录A的估算结果。

6.2静载挠度测试

6.2.1测试要求

静载挠度可从楼板下部或上部进行测量,具体取决于楼板的构造细节。对于测试楼板上铺装有软质

面层或装饰面层,应从楼板下部测试,测量面应在楼板搁栅或平板的底部。

6

LY/T3218—2020

图3静载挠度上部测量示意图

6.2.3施加载荷

采用试验机、恒定质量重物或人施加集中荷载,挠度测量结束后应立即测量重物或人员的质量。

6.2.4数据记录

如获取楼板中心的挠度,应在楼板中心施加荷载,并记录荷载施加后的挠度。如采用恒定质量重物

或人员,应保证楼板变形在弹性范围,按照荷载-挠度线性关系确定指定荷载的挠度。

如获取集中载荷下楼板挠度的分布,宜在楼板中心施加荷载。如楼板为搁栅结构,测量每根搁栅跨

中的挠度;如楼板为重型板状结构,测量每块板中心的挠度。亦可通过在每根搁栅跨中或每块板中心依

次施加荷载,测量楼板中心的挠度。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

a)标准名称和编号;

b)测试实验室、机构或组织;

c)楼板信息:

1)测试地点;

2)楼板构造细节;

3)测试场所的环境条件,

4)其他信息,如楼板上方是否有人、家具、内隔墙等,如果有内隔墙,应记录内隔墙的构造

细节、位置以及与楼板的连接方式;

5)测试楼板平面图,包括搁栅或厚板、内隔墙、支撑的位置及楼板尺寸;

d)模态测试信息:

1)激励方式;

2)如测试楼板上有操作人员,记录操作人员体重;

3)测试平面图,包括激励位置和传感器位置,如测试楼板上有操作人员,记录操作人员位置;

4)测量设置,包括平均次数、频率范围和分辨率以及用于时域信号的窗函数类型;

5)响应传感器的类型、型号、尺寸、重量、频率范围、灵敏度;

6)传感器安装方法;

7)激励装置信息,包括类型、型号、尺寸、校准系数、负载和安装方法;

e)模态分析软件的名称及厂商;

f)模态参数:

1)固有频率和模态阻尼比;

2)模态振型图;

3)频响函数图和相干函数图;

g)静载挠度测试:

1)加载方法、荷载大小和位置;

2)挠度测量装置的类型、规格和位置。

8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