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8838.2-2000 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 试验方法

JB/T 8838.2-2000 Test methods for small flour processing complete sets of equipment - Part 2: JB/T 8838.2-2000

行业标准-机械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8838.2-2000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机械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0-07-19
实施日期
2000-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机械工业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60.99

B93

JB/T8838.2000---2

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

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small–sizedcompletesetequipment

forprocessingwheatflour

2000-07-19发布2000-08-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JB/T8838.2----2000

前言

本标准是对JB/T8838.2—1999《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试验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JB/T8838.2—199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扩展了原标准的适用范围,包含了小型等级粉加工成套设备的试验方法;

——删去了适用于旧式粉尘采样器的粉尘浓度测量、计算方法;

——增加了成套设备日处理小麦量的生产率指标;

——对可靠性指标考核办法作了具体的规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8838.2—1999。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虎山粮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南阳光辉机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庆农、孙众沛、马乃兰、孙玉龙、张玉才。

本标准于1987年以ZBX91002.2—87首次发布,1999年标准号调整为JB/T8838.2—1999。

I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JB/T8838.2----2000

试验方法

代替JB/T8838.2—1999

Testmethodforsmall–sizedcompletesetequipment

forprocessingwheatflou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条件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以下简称成套设备)。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51—1999小麦

GB/T3768—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GB/T378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T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5504—1985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

GB/T5505—1985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5506—1985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

GB/T5507—1985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

GB/T5508—1985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

GB/T5509—1985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磁性金属物测定法

JB/T8838.1—2000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技术条件

JB/T50195—2000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产品可靠性评定方法

3性能试验

3.1试验目的

对成套设备的工作性能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测定,考核其是否达到设计或改进要求。

3.2试验条件和要求

3.2.1试验场地和成套设备安装应能满足性能试验各项指标测定的要求。

3.2.2成套设备的操作和测定、小麦及面粉的抽样和检验,均应配备固定的熟练人员。

3.2.3成套设备动力为电动机,其功率配套应符合设计要求。

3.2.4试验用仪器、仪表[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等使用前必须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7-19批准2000-08-01实施

1

JB/T8838.2----2000

3.2.5试验前按设计、使用要求对成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使其运转正常、稳定。将成套设备

基本参数记入表1。

3.2.6试验电压为380V,偏差应在±5%范围内。

3.2.7试验中各台电动机的平均负荷应在额定功率的90%~110%范围内。

3.2.8试验用小麦应符合GB1351所规定的三等以上的小麦(含三等),小麦经麦间清理,入磨前需

进行合理的水分调节。

3.2.9试验前应预先抽样检验试验用小麦的品质,将结果记入表2。

3.3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3.3.1麦间负载试验

3.3.1.1实测产量应控制在成套设备额定产量的100%~130%范围内。

3.3.1.2正式试验前,对清理后、着水前的干小麦取样三次,每次取样时间为3min,取样质量分别

是G1、G2、G3(kg),样品误差不应超过3%,以取样平均值作为实测产量。

3.3.1.3如实测产量符合要求,可在保持原工况的状态下进行负载试验。试验进行两次,每次测定,

记录电度表的读数、试验时间、电压以及噪声和粉尘等数据。两次试验之间及第二次试验后都需分别进

行3min的干小麦取样,取样质量分别是G4、G5(kg)(G4、G5与G3间的偏差均不应超过3%)。

3.3.1.4麦间清理生产率的计算:

Em1=(G3+G4)×10···························································(1)

式中:Em1——第一次负载试验时麦间清理生产率,kg/h。

Em2=(G4+G5)×10···························································(2)

式中:Em2——第二次负载试验时麦间清理生产率,kg/h。

3.3.1.5麦间负载试验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为考核依据,计算结果填入表3。

3.3.2麦间清理效果测定

3.3.2.1在每次试验过程中,对进入第一道清理设备前的小麦、入磨净麦分别取样三次,同一取样点

每次连续取样两份,每份质量均不少于1kg,一份作为原始样,一份作为平行样。同一样点的三次原始

样均匀混合后,即为原始样品,从中用分样器取得平均样品。三次平行样不得混合,待试验结束校对无

误后方可处理。

3.3.2.2从进入第一道清理设备前的小麦中分取试样100g,拣出碎麦,称重计算百分率并测定灰分。

取两份样品,以双试样的平均数作为检验结果。

3.3.2.3从入磨净麦样品中分取试样100g,拣出碎麦,称重计算百分率并测定灰分。取两份样品,以

双试样的平均数作为检验结果。

3.3.2.4小麦增碎率的计算

增碎率(%)=入磨净麦含碎麦率(%)–进机小麦含碎麦率(%)················(3)

3.3.2.5小麦灰分降的计算

小麦灰分降(%)=进机前小麦灰分含量(%)–入磨净麦灰分含量(%)··········(4)

3.3.2.6将麦间清理效果测定结果填入表4。

3.3.3粉间负载试验

3.3.3.1实测产量应与成套设备额定产量相符,其偏差应在±10%范围内。加工标准粉时,实际出粉

2

JB/T8838.2----2000

率应不低于标准粉净麦理论出粉率的99.5%;加工其它等级的面粉时,出粉率应符合JB/T8838.1中关

于出粉率的规定。

3.3.3.2正式试验前,在粉间机组运行正常的条件下,在出粉口及出麸口同步地取样三次,每次2min,

分别称重。试测产量及出粉率。

3.3.3.3如试测产量及出粉率符合要求,还需对面粉进行标样对比。如面粉精度合格,则可在保持原

工况的状态下进行负载试验。试验进行两次,每次测定时间为30min,记录电度表读数及试验时间、

电压、电流、磨下物温度(在各道磨的磨辊下方接料检测)、磨粉机的轴承温度、噪声、粉尘等数据。

第一次试验结束后,计算实测产量及出粉率,若仍在控制范围内,继续进行第二次试验,否则,在重新

进行调整后继续试验。试验结果记入表5。

3.3.3.4粉间负载试验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为考核依据。

3.3.4粉间负载程度的抽查试验

在上述负载试验过程中,如需对某一单机配套动力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则可用两瓦计法测定该单机

在整个负载试验过程中的输入瞬时功率,取平均值,计算负载程度。

3.3.5噪声的测定

3.3.5.1测量条件及方法

测试仪器应符合GB/T3785中规定的2型或2型以上的声级计,采用声级计的A权级网络。成套

设备周围不应放置障碍物,噪声测点处成套设备与墙壁的距离一般应大于2m。将测试仪器置于水平位

置,传声器面向噪声源,传声器距离地面高度为1.5m,与成套设备的距离为1m(按基准体表面计),

用慢档,测量时间为2~5s,噪声的偶然变化不考虑。每一次测量点数为五点,如图A、B、C、D四点

再加沿测量表面矩形路径测得的最大噪声点。同时,应测相应点的背景噪声。噪声测点位置见图1。

注:h=1.5m,d=1m。

图1噪声测点位置图

3.3.5.2数据处理

3

JB/T8838.2----2000

根据GB/T3768规定,测量并按式(5)计算表面平均声压级LPA:

1N

=1.0−()

LPA10lg[∑10(LPAiKli])···············································5

Ni=1

式中:LPA——测量表面平均A声级,dB(A);

Kli——第i点的噪声修正值;

LPAi——第i点测量的A声级;

N——测点总数。

注:当LPAi–Kli的值变动范围不超过5.0dB时,可使用算术平均代替能量平均。

当在每个测点上测量A声级时,若与背景噪声的A声级之差小于3dB(A)时,测量结果无效;

若相差大于10dB(A)时,则本底噪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当相差小于10dB(A)而大于3dB(A)

时,则应按以下规定的修正值对所测得的A声级加以修正。噪声测量结果记入表6。

两噪声级之差dB(A)从测量中应减去dB(A)

33

4~52

6~81

9~100.5

3.3.6粉尘浓度的测定

测定麦间时,将粉尘采样器置于麦间的清理筛或打麦机附近。测定粉间时,将采样器置于粉间的接

粉口附近,距该设备1.5m左右,采样头中心高于地面1.4~1.5m,测两点取平均值。最终取麦间、粉

间的粉尘浓度最高值作为成套设备的粉尘浓度值。

3.3.7成品粉取样与检验

粉间负载试验结束时,从两次试验所得的每袋面粉中取一定量为粉样,共取出3kg的粉样。在正

方形玻璃板上摊平,划分对角线,取1.5kg的粉为原始样来检验粉质,另1.5kg装磨口瓶保管备查,试

验完成后经核对无误方可处理。成品粉质的检验应按GB/T5492、GB/T5497及GB/T5504~5509规定

的检验方法进行。将检验结果记入表7。

3.4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3.4.1纯工作小时生产率(以面粉产量计)

Q

F1()

Ec=····································································6

Tc

式中:Ec——纯工作小时生产率,即粉间机组在单位时间内所研磨出的面粉质量,kg/h;

QF1——测试期间实测面粉质量,kg;

Tc——测试期间研磨物料所用时间,h。

3.4.2磨辊厘米时产量

E

c()

EL=·····································································7

Lg

式中:EL——磨辊每厘米接触长度小时生产率,kg粉/(cm·h);

Lg——总磨辊接触长度,cm。

3.4.3出粉率(以粉麸比计)

4

JB/T8838.2----2000

Q

ε=F1×100%····························································(8)

QF1+QF2

式中:ε——实际出粉率;

QF2——测试期间实测麸皮质量,kg。

注:性能试验标准粉净麦理论出粉率的计算参照附录B(提示的附录)进行。

3.4.4生产率

Q+Q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