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250-2015 抗起球腈纶纤维

DB22/T 2250-2015 Antique-resistant Acrylic Fiber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2250-2015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2-01
实施日期
2015-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59.060.20

W52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250—2015

抗起球腈纶纤维

Anti-pillingacrylicfiber

2015-02-01发布2015-03-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25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纤维检验处、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桦、国桂荣、张海吉、马也、汪宝强、杨潇、盛杰、徐佳威、孙丽梅。

I

DB22/T2250—2015

抗起球腈纶纤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抗起球腈纶纤维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丙烯腈为主要单体的多元共聚物经湿法或干法纺丝工艺制得的半消光和有光抗起

球腈纶短纤维和丝束,单纤维线密度在1.11dtex~16.67dtex范围内。其他规格、类型的抗起球腈纶短

纤维和丝束可以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802.3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

GB/T6503化学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GB/T6504-2008化学纤维含油率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4334-2006化学纤维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14335化学纤维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GB/T14336化学纤维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GB/T14337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338化学纤维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14339化学纤维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

GB/T16602-2008腈纶短纤维和丝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抗起球腈纶纤维anti-pillingacrylicfiber

抗起球腈纶纤维是指在纤维生产过程中,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使制成的纤维及其织

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纤维脱离纱线及织物的表面而起毛,减少纤维缠结集聚形成毛球;并且形成毛

球后,毛球容易脱落,制成织物后,经摩擦织物表面无变化或轻微起毛和(或)起球的腈纶纤维。

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1

DB22/T2250—2015

4.1.1按光泽划分,按消光剂(TiO2)的加入量分为:半消光(TiO2含量在0.1%~0.5%)和有光腈

纶(TiO2含量小于0.05%)。

4.1.2按单纤维名义线密度分为:1.11dtex1.33dtex、1.67dtex、2.22dtex、2.78dtex、3.33dtex、

5.56dtex、6.67dtex、11.11dtex、16.67dtex等。

4.1.3按生产工艺分为湿法和干法,湿法工艺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

4.2产品规格标记

以生产工艺代码、名义线密度、光泽、(短纤维)名义长度/(丝束)名义千特数代号加以标识,

其中生产工艺代码以罗马数字表示;具体规定为:湿法(一步法)工艺—Ⅰ、湿法(二步法)工艺—Ⅱ、

干法工艺—Ⅲ;光泽代码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有光—Y、半消光—X;其他代码由各单位自定。见图1。

图1产品规格标记

示例1:“ⅢY2.78dtex×64mm”表示用干法工艺生产的名义线密度为2.78dtex、名义切长为64mm的有光腈纶

短纤维。

示例2:“ⅠX3.33dtex×100Ktex”表示用湿法(一步法)工艺生产的名义线密度为3.33dtex、名义千特数为

100Ktex的半消光腈纶丝束。

5要求

5.1产品分等

产品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5.2抗起球腈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值

抗起球腈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值见表1。

2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