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01/T 1-2020 《科技成果评价规范》
DB1401/T 1-2020 "Technology Achievement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山西产业互联网研究院、山西省大众科技评估中心
- 起草人:
- 徐华、李保现、李国忠、张晓军、武忠民、吕春祥、袁庆、陶建光、张晓鹏、王宏维、张博、徐志军、司文、程俊峰、刘敏、王扬、王泽宇、孙艳、刘国鹏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
CCSA20DB1401
太原市地方标准
DB1401/T1—2020
科技成果评价规范
2020-11-27发布2021-01-01实施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01/T1—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2
5评价指标...........................................................................2
6评价程序...........................................................................3
附录A(规范性)科技成果评价指标.....................................................6
附录B(规范性)科技成果评价表.......................................................7
附录C(规范性)科技成果评价流程图...................................................8
附录D(资料性)专家咨询意见表.......................................................9
附录E(资料性)评价申请表..........................................................10
附录F(资料性)科技成果评价报告样式................................................12
参考文献.............................................................................14
I
DB1401/T1—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太原市科学技术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太原市科技标准化专家组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山西产业互联网研究院、山西省大众科技评估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华、李保现、李国忠、张晓军、武忠民、吕春祥、袁庆、陶建光、张晓鹏、
王宏维、张博、徐志军、司文、程俊峰、刘敏、王扬、王泽宇、孙艳、刘国鹏。
II
DB1401/T1—2020
科技成果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科技成果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科技成果评价,相关科技评价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714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科技成果评价
按照委托方的要求,科技评估人员依照规定的程序,对被评科技成果进行判断和分析并结合专家意
见,给出评价结果。
委托方
提出科技成果评价需求的一方。
科技评估人员
科技评价机构内开展科技评价活动的人员,以及受评价机构聘请、参与评价活动的外部人员。
科技评价机构
具备科技成果评价业务能力、能够独立接受委托、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评价活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的专业服务机构。
咨询专家
由评价机构聘请的、熟悉被评科技成果研究领域的、在评价过程中提供专业咨询意见的专业技术人
员。
工作分解结构
自上而下逐级分解科研项目所形成的表达项目层次关系的结构。一般可用表格或树状图表示。
[来源:GB/T22900-2009,2.1]
1
DB1401/T1—2020
工作分解单元
在工作分解结构中能够独立表达、独立测量、独立评价的基本单元。
[来源:GB/T22900-2009,2.2]
4评价原则
公正性原则
科技评价应公平、全面、没有偏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科技评价的信息来源应当多渠道多视角,覆盖利益相关各方,评价指标、程序和方法应合理,
对不同评价对象应平等对待,避免形成对某一类或某一个评价对象的人为不合理偏差;
b)科技评价机构和评价人员不得与评价对象具有影响评价公正性的关系,不得介入影响评价公
正性的活动。
目的性原则
科技评价活动预期实现的意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评价目的一般包括:成果管理、科研管理、成果交易等,为政府和社会各方提供参考和依据;
b)评价目的对评价活动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影响很大。
科学性原则
科技评价应科学合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特征性:应符合科技成果的基本特征和科研的基本规律;
b)准确一致性: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之间应协调统一,指标体系的层次和结构应合理;
c)完备性:应围绕评价目的,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
可操作性原则
科技评价应具有可操作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根据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方式;
b)评价活动应考虑对时间、成本的限制;
c)被评价方对评价体系的理解接受能力;
d)评价结果使用的组织或个人对评价体系的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
5评价指标
一般要求
5.1.1科技成果评价应包括技术成熟度、技术创新度、技术先进度、效益分析和项目团队等相关指标。
5.1.2可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选择相关指标确定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赋分进行科技成果评价。
5.1.3根据科技成果评价委托方的不同要求,可增加评价内容。
5.1.4每项指标的评价结论应以相应的证明材料为依据,且证明材料宜为公开发布的或第三方机构出
具的书面材料。
技术成熟度
2
DB1401/T1—2020
5.2.1技术相对于某个具体系统或项目来说所处的发展状态,它反映了技术对于系统或项目预期目标
的满足程度。技术的成熟度用规定的等级表示,共分为9级(见附录A中表A.1)。
5.2.2委托方提供的被评价科技成果信息需包含科技成果的工作分解结构。
5.2.3科技评估人员应按照技术成熟度等级表(见附录A中表A.1),根据技术成熟度评价表(见附录
B中表B.1)及相关证明材料,并结合咨询专家的意见,确定技术成熟度等级。
技术创新度
5.3.1一项技术的创新点在一定地域范围、一定领域中有或无的情况。技术的创新度用规定的等级表
示,共分为4级(见附录A中表A.2)。
5.3.2委托方提供的被评价科技成果信息应结合科技成果的工作分解结构列示每个工作分解单元的创
新点及科技成果整体主要的创新点。
5.3.3科技评估人员应按照技术创新度等级表(见附录A中表A.2),根据技术创新度评价表(见附录
B中表B.2)及相关证明材料,并结合咨询专家的意见,确定技术创新度等级。
技术先进度
5.4.1一项技术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所处的水平。技术的先进度用规定的等级表示,共分为7级
(见附录A中表A.3)。
5.4.2应确定科技成果的应用领域及应用目的,以及体现该应用目的的核心性能指标或功能参数,提
供证明该核心指标值的相关材料。
5.4.3应确定与被评科技成果具有相同应用目的的对照物,提供对照技术的名称、在国内外所处的水
平及指标值,提供能够证明这些信息的相关材料。
5.4.4科技评估人员应按照技术先进度等级表(见附录A中表A.3),根据技术先进度评价表(见附录
B中表B.3)及证明材料,并结合咨询专家的意见,确定技术先进度等级。
5.4.5科技评估人员可列出多个核心性能指标的对比结果,且应按重要程度排列先后顺序。
效益分析
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技术应用证明、审计报告、税务报表、财务报表或销售发票等材料,分析被评
科技成果的前期投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情况。
项目团队
应详细介绍项目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
6评价程序
评价流程
评价流程包括评价申请、评价受理、评价实施、评价报告。科技成果评价流程图见附录C中图C.1。
评价申请
6.2.1委托方向评价机构提交科技成果评价申请表(见附录E中表E.1)、评价原始材料及真实性申明。
6.2.2评价原始材料应包括但不限于:成果基本信息、技术分解、对比信息和证明材料。
6.2.3成果基本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该成果的基本情况;
b)该成果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3
DB1401/T1—2020
c)该成果研究过程;
d)该成果技术成熟性;
e)该成果技术创新点;
f)该成果技术先进性;
g)经济及社会效益。
6.2.4技术分解和对比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工作分解结构及各工作分解单元的技术发展阶段;
b)各工作分解单元的技术创新点;
c)科技成果技术先进度性能指标或功能参数对标情况。
6.2.5科技成果证明材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所涉及评价内容的核心证明材料;
b)应按GB/T7714的要求进行撰写和引用;
c)应在附件中列出证明材料的基本信息,并附相应证明材料关键页的复印件、扫描件、图片或其
他可以证明其真实性的材料。
评价受理
6.3.1评价机构对委托方提交的资料进行材料审查,委托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委托材料不齐全的委
托方应进行补正。
6.3.2受理评价申请时,评价机构应与委托方签订评价合同,明确评价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评价目
的、评价依据、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时限、评价费用、保密要求和违约责任等。
评价实施
6.4.1科技评估人员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成果材料制定评价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评估目
的、评估内容及方法、评估流程及进度安排等。
6.4.2根据评价要求的不同,科技评估人员可自行收集评价所需信息。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外部
公开信息、相关方提供信息和咨询专家提供信息等。
6.4.3科技评估人员对科技成果评价过程中的专业问题向专家咨询论证。
a)专家对报告的内容存在异议,应提出并举证说明;
b)专家应按实填写附录D中表D.1所示的专家咨询意见表,根据实际评价目的可以调整列表中
的问题;
c)专家咨询意见表应由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存档备查。
6.4.4根据评价工作的需要,科技评估人员可以开展实地勘验。勘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科技评估人员与项目团队核实确认存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X/T 689-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2023-10-29
- QX/T 690-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指南 2023-10-30
- QX/T 683-2023 太阳能资源年景评估技术规范 2023-10-23
- QX/T 681-2023 自然植被干旱监测评价等级 2023-10-21
- QX/T 691-2023 冻土自动观测仪 2023-10-31
- QX/T 684-2023 国家气象观测站选址技术要求 2023-10-24
- QX/T 688-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2023-10-28
- QX/T 685-2023 国家基本气象站选址技术要求 2023-10-25
- QX/T 682-2023 雷电产品数据格式 NetCDF 2023-10-22
- QX/T 687-2023 激光测风雷达观测规范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