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6/T 94-2023 马铃薯金线虫田间监测技术规范
DB5306/T 94-2023 Potato wireworm field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昭通市植保植检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起草人:
- 许翀、彭德良、杨毅娟、彭焕、宋家雄、李永青、陈敏、黄文坤、张汉学、普松权、王琴、李平松、郭威、李兴松、梅焱、徐松、邓磊、卢绘娟、陈永燕、马列、马永琼、姚光禄、罗道瑛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05
DB5306
昭通市地方标准
DB5306/T94-2023
马铃薯金线虫田间监测技术规范
2023-02-15发布2023-04-06实施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6/T94-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昭通市植保植检站提出。
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昭通市植保植检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翀、彭德良、杨毅娟、彭焕、宋家雄、李永青、陈敏、黄文坤、张汉学、普
松权、王琴、李平松、郭威、李兴松、梅焱、徐松、邓磊、卢绘娟、陈永燕、马列、马永琼、姚光禄、
罗道瑛。
I
DB5306/T94-2023
马铃薯金线虫田间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金线虫田间监测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试剂和设备、监测方法、形态学鉴定、调
查记录、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昭通市马铃薯种植区马铃薯金线虫田间监测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1723.1-2022马铃薯金线虫和马铃薯白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SN/T2757植物线虫检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马铃薯金线虫
主要为害马铃薯并可寄生在番茄、茄子和烟草等多种茄科植物上的一种球孢囊线虫。
3.2
孢囊
孢囊类线虫发育过程中的特殊阶段,为雌虫死亡后形成的褐色虫体,体内充满卵。
4试剂和设备
4.1主要试剂
蔗糖,高岭土,甘油,盐酸,甲醛,酸性品红等。
4.2主要设备
4.2.1标准网筛:孔径0.9mm、0.2mm和0.0308mm。
4.2.2生物显微镜:40~600倍。
4.2.3体视显微镜:10~120倍。
5监测方法
5.1系统调查
5.1.1调查点设定
选择具马铃薯金线虫为害后症状的马铃薯地块2~3块,每块666.7m2以上,作为系统调查固定观察
点。
1
DB5306/T94-2023
5.1.2孢囊及卵量调查
在马铃薯播种前或马铃薯收获后,采用“Z”形或“五点”采样法,取5cm~20cm的根际土壤,每
个样点取土量不少于0.5kg,将所取土样充分混合后,“四分法”取1kg左右装入样品袋,注明采样时间、
地点等,室内摊开自然风干。称取200g风干土样,采用简易漂浮法(参见B.2)分离土壤中孢囊,在体
视显微镜下计数。随机挑取、轻轻挤破10个孢囊,释放出卵,制备卵悬浮液,计算每克土样中的卵量,
调查结果记入表C.1。
5.1.3发育进度调查
在重点区域设立固定监测点,从马铃薯种植出苗至收获期间,每20d调查1次,其中初花期、盛花
期、谢花末期应各调查1次。每次挖取2株马铃薯,将所采马铃薯的根剪下后漂洗干净,用40%甲醛
液固定,采用酸性品红法染色,方法参见附录D。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根内线虫的发育进度,调查结果
记入表C.2。
5.1.4雌虫调查
5.1.4.1调查方法
马铃薯盛花期、谢花末期采用“Z”形或“五点”取样法。每点5株,计数单株根系上的雌虫数。
5.1.4.2严重度分级
根据马铃薯根部雌虫的数量,将马铃薯金线虫病发生程度分为5级。
0级:无雌虫,无孢囊,无病;
1级:轻度感染(每株雌虫1~10个);
2级:中度感染(每株雌虫11~30个);
3级:重度感染(每株雌虫31~100个);
4级:危重感染(每株雌虫100个以上)。
5.1.4.3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按式(1)进行计算:
)
(dili
I=100……..(1)
PD
式中:
I——病情指数;
di——严重度级值;
li——各级病株数;
P——调查总株数;
D——严重度最高级别值。
5.1.4.4结果记录
雌虫调查结果记入表C.3。
5.2大田抽查
2
DB5306/T94-2023
5.2.1抽查时间
在马铃薯种植前、开花期和盛花期。
5.2.2抽查方法
按低、中、高风险区、不同品种选择调查田,每种区域调查数量分别不少于10块、20块、30块。
种植前取土样调查,大田雌虫抽查取样方法同5.1.4,抽查结果记入表C.4。
6鉴定方法
6.1样品采集
马铃薯等植株出现黄化、矮化,开花期后根部出现先白色、后金黄色雌虫,采集根系和根际土壤样
品进行室内鉴定。为害症状参见附录A。
6.2形态学鉴定
6.2.12龄幼虫和孢囊分离
分离样品中的2龄幼虫和孢囊。分离方法参见附录B。
6.2.2标本制作
按照SN/T2575和SN/T1723.1-2022规定的方法制作。
6.2.3显微镜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囊、2龄幼虫、雌虫和雄虫的形态特征,并拍照。
6.2.4形态学鉴别特征
按照SN/T1723.1-2022规定的鉴别特征进行识别。
6.2.5结果判定
按照SN/T1723.1-2022规定的要求判定。
7调查记录
详细记录调查方法和鉴定过程,并存档。
8注意事项
8.1田间取样
田间需防护取样,避免鞋、袜、衣服、取样工具等带土出田,防止取样时传播该病害。
8.2检测后样品处理
检测后的样品,需在水沸腾的情况下煮或蒸0.5h以上,才能作为垃圾处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65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慈姑 2004-02-25
- DB32/T 642-2004 水产品 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04-02-25
- DB32/T 641-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菊花脑 2004-02-25
- DB32/T 645-2004 风鹅 2004-02-25
- DB32/T 649-2004 规模奶牛养殖场建设规范 2004-02-25
- DB32/T 663-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茼蒿生产技术规程 2004-02-25
- DB32/T 654-2004 禽用配合饲料技术规范 2004-02-25
- DB32/T 653-2004 猪用浓缩饲料技术规范 2004-02-25
- DB32/T 643-2004 渔业水质中溴氰菊酯 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限量 2004-02-25
- DB32/T 655-2004 猪用配合饲料技术规范 200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