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7/T 66-2018 紫叶莴笋生产技术规程
DB3307/T 66-2018 DB3307/T 66-2018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urple leaf spinach (Eruca sativa)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金华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起草人:
- 方顺民、陈菊芳、王惠娟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B31
DB3307
浙江省金华市地方标准
DB3307/T66—2018
代替DB3307/T66-2013
紫叶莴笋生产技术规程
2018-8-9发布2018-8-9实施
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07/T66—2018
前言
本规程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金华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金华市蔬菜技术推广站负责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方顺民、陈菊芳、王惠娟。
本规程于2013年8月6日首次发布,2018年8月9日第二次发布。
I
DB3307/T66—2018
紫叶莴笋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叶莴笋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生产技术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金华市紫叶莴笋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5-2010瓜菜作物种子叶菜类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紫叶莴笋
叶片为紫色的茎用莴苣,主要为尖叶形品种,叶面绿紫色,微皱,叶片半直立。茎直,长棒形,茎
皮浅青色,略带紫红色斑块,肉翠绿色,质地脆嫩,味清香。不耐高温,遇25℃以上温度易提早抽薹
开花。生长期对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抗性不强。
3.2
莲座期
中生叶形成的第2、3个叶环,叶丛开张似莲座。
4产地选择
1
DB3307/T66—2018
紫叶莴笋生产宜选择生态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层较深、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并符合GB15618、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5生产管理措施
5.1品种选择
选择紫叶特征明显,抗病性较强、商品性优的品种,如大绿州、金铭一号等。
5.2育苗
5.2.1育苗床准备
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近三年未种过菊科作物的地块,结合整地每667
㎡施腐熟鸡(鸭)粪1000kg或猪粪1500kg,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20kg。精细整地,
作成平畦,备好过筛细土或药土,供播种时用。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露地、小棚或大棚育苗。
5.2.2种子处理
春莴笋浸种方法:将种子放在30℃的水中浸泡4h~6h,捞出后用湿棉布包好置于20℃的环境中催芽,
2d~3d后待30%以上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秋莴笋浸种应采用冷水浸种,在15℃~20℃条件下催芽,
或置于冰箱冷藏间催芽。
5.2.3播种
5.2.3.1播种期
秋莴笋宜在9月1日~9月5日播种;冬莴笋一般可在9月中、下旬播种,采用大棚覆盖栽培;春莴笋
则在11月初~12月中旬播种。
5.2.3.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418/T 021-2022 检验检测机构数据管理和共享规范 2022-09-07
- DB3418/T 024-2022 检验检测机构分包检测服务规范 2022-09-07
- DB3418/T 019-2022 检验检测机构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2022-09-07
- DB3418/T 025-2022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安装和管理规范 2022-09-07
- DB3418/T 016-2022 检验检测机构现场检测服务指南 2022-09-07
- DB3418/T 020-2022 检验检测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南 2022-09-07
- DB3418/T 026-2022 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规范 2022-09-07
- DB3418/T 022-2022 检验检测机构远程检测服务规范 2022-09-07
- DB3418/T 018-2022 检验检测机构产学研合作服务规范 2022-09-07
- DB3418/T 023-2022 检验检测机构抽检工作指南 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