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4/T 22-2020 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服务和管理规范
DB5104/T 22-2020 International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rt Constructio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5104
四川省(攀枝花市)地方标准
DB5104/T22—2020
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服务和管理规范
2020-09-10发布2020-10-09实施
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04/T22—2020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建设要求.........................................................................................................................................................2
5服务要求.........................................................................................................................................................6
6管理要求.........................................................................................................................................................9
7验收评价.......................................................................................................................................................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验收评价表..............................................................................................................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康养社区建设服务和管理要求.............................................................................17
附录C(规范性附录)健身步道性能和安全要求.....................................................................................24
附录D(规范性附录)无障碍设计规范......................................................................................................26
I
DB5104/T22—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出。
本文件由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攀枝花市市场监督
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朔、曹俐莉、李英勇、刘娜、候非、刘琪、伍跃平、果晓姝、唐赟峤、张
远琴。
本文件首次制定发布。
II
DB5104/T22—2020
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服务和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的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验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攀枝花市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服务、管理和验收。服务对象为老、中、青、
幼全龄段人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9672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
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85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
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5018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GB504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14308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5971导游服务规范
GB/T16767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
GB/T17695印刷品用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GB/T17110商店购物环境与营销设施的要求
GB/T1777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18971旅游规划通则
1
DB5104/T22—2020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26354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26355旅游景区服务指南
GB/T26358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GB/T30240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9部分:餐饮住宿
GB/T33497餐饮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SB/T10934.1常用中餐菜名标准双语译法第1部分:中译英
CJJ14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DB510400/T162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基础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6358和DB510400/T16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康养旅游度假区
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能够满
足游客休憩、康体、运动、益智、娱乐等休闲需求的,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
良状态的相对完整的度假设施聚集区。
3.2
康养社区
在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内,以健康、养身、养心、养智为目的居住在具有配套建筑设施和康养服务
区域的人们所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的生活共同体。
4建设要求
4.1设计原则
4.1.1地方特色化设计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如阳光、有机农副产品、文化等,进行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的设计。
4.1.2亲近自然设计
建成环境应用创新手段维护和强化人和自然的共生关系,要获得身、心、灵完全的健康,可采用艺
术符号自然化和自然元素艺术化两种方式。
4.1.3功能性与文化性融合
公共空间可采用交互式艺术设计,可创造性地介入到绘画、音乐、舞蹈、表演等公共艺术,核心由
艺术作品本身的情感思想表达转变为对公共空间整体文化塑造、公共交流、大众意识的叙述与再造。
4.1.4智能化技术应用
2
DB5104/T22—202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建筑BIM技术、数字化和建造技术与公共艺术的不断结合,为空
间叙事提供了更灵活的多感官手段。空间交互式公共艺术的输入端应用多种感应技术采集信息源,如压
力感应、红外和射频感应、温度感应、声音感应、视频动作捕捉、人脸识别等,在输出端以空间及设施
的形态变化、机械运动、声光电和视频变化等形式表达出来。
4.2资源
4.2.1当地应拥有不少于1项与养生相关的、独特的自然或人文资源,并享有一定知名度,且无多发
性不可规避自然灾害。
4.2.2度假资源宜具有较高的旅游承载力。
4.2.3应在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形成品牌性的度假产品。
4.3区位
4.3.1旅游度假区所在区域宜具有较强的度假氛围,市场吸引力强。
4.3.2宜具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可达性,交通方式宜多样化。
4.3.3宜与相近的交通枢纽(机场、港口、车站)或高速公路有便捷的联系。
4.3.4宜与相近旅游区(点)具有良好联通性。
4.4市场
4.4.1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中应有至少1/3平均停留3夜以上或者2/3
平均停留2夜以上。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年过夜游客的人数与年游客总人数的比例不宜低于60%。
4.4.2国际旅游度假区年境外游客人数不宜低于年游客总人数的2%。
4.4.3国际旅游度假区年游客规模不宜低于20万人次。
4.4.4宜具有竞争力强且特色鲜明的市场品牌及形象,包括有影响力的品牌、独特的产品形象、良好
的质量形象和文明的员工形象等。
4.4.5宜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宜在国家范围内具有高知名度,并具有一定的国
际影响力。
4.4.6宜具有较高游客综合满意度和市场美誉度。
4.4.7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房间数应不小于500间。
4.4.8旅游度假区内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旅游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应不大于
2:3。
4.5空间环境
4.5.1自然环境
4.5.1.1宜具有每年不低于3个月的适宜度假的气候。
4.5.1.2近三年平均日照应不低于4.2kwh/㎡/day。
3
DB5104/T22—2020
4.5.1.3宜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
4.5.1.4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其中空气质量应达到GB3095的一级标准,噪声质量应达到GB
3096的1类标准,地表水质量应达到GB3838的III类标准,土壤质量应达到GB36600的II类标准。
4.5.2规划和实施
4.5.2.1应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空间边界标识宜清晰可辨。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核心景区面积应不
小于5km2。
4.5.2.2应制定有统一的规划,规划建设应符合国家批准的区域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应制定有相应
级别的人民政府或管理部门批准的旅游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4.5.2.3规划应选址适当,结构清晰,功能布局合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
4.5.2.4规划中宜测算环境容量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潜在的自然灾害应提供行之有效的防灾避
险规划。
4.5.2.5规划中宜对建筑基地的诸项指标,如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既
能够与环境相融合,又能够体现集约用地的思想。
4.5.2.6规划应得以有效实施。
4.5.2.7建筑应布局合理,不宜破坏原有环境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系统。
4.5.2.8度假区应主要结合群众的健身需求和体育设施布局,合理选择健身步道位置,并与现有的自
然条件和环境、风景地貌相协调,避开交通干道。步道的起终点靠近公园、绿地、居住区等主要出入口,
便于群众使用。
4.5.2.9度假区宜规划建设儿童乐园、健身房、阳光浴场所。应建有至少一处康养社区,康养社区的
建设和服务要求符合附录B。
4.5.2.10建筑、牌示等人工设施的尺度、材质、造型、色彩等宜与所在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相协调。
4.5.2.11绿地系统应结构合理,宜采用乡土植物,具乡土特色且生态效益高。
4.5.2.12建筑室内环境和建筑周边景观宜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采用人性化、艺术化设计,整体
舒适度较高。
4.6区内交通
4.6.1区内交通设施应便捷完善。区内无障碍设计应符合GB50763的要求,具体相关内容见附录D。
4.6.2区内公园健身步道的长度宜不小于3000m,居住区健身步道的长度宜不小于200m。健身步道的
宽度宜为1.5m~3.0m。单项通行步道宽度应不小于1.5m,双向通行步道宽度应不小于2.5m。健身步道
上方2.5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健身步道性能要求符合附录C。
4.6.3健身步道宜设置方便健身者的辅助设施,具体设施应符合表1的要求。并符合:
a)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在步道线路的起终点处,其他出入口宜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b)休息站可设置在健身步道的起终点处,并具备更衣室、临时储物、电源等功能;
c)休息椅凳应符合GB50420的相关规定;
4
DB5104/T22—2020
d)环卫设施应符合GB50420和CJJ14的相关要求;
e)智慧化功能设施可包含智能计步、里程数、能量消耗、配速,计时、运动路线选择、点标感知、
定位、音乐随行、语音播报、科学运动处方、健身视频、社交分享等功能。
表1健身步道辅助设施配置要求
步道长度L
辅助设施
L≤1000m1000m<L≤3000mL>3000m
休憩椅凳▲●●
休憩设施
休息站○○▲
厕所▲●●
环卫设施
垃圾箱●●●
科学健身指导宣传栏▲●●
科学健身
多媒体科学健身指导设施○○▲
指导设施
智慧化功能设施○○○
信息标识●●●
步道使用说明、维护保养说明●●●
全民健身知识展示▲▲●
全民健身使用手册○▲▲
步道形象展示小广场○○▲
健身路径○○▲
救护设施○▲●
安保设施○○▲
商业设施○○○
停车场○○○
注:必配辅助设施用●表示,建议配备辅助设施用▲表示,选配附属设施设备用○表示
4.6.4交通安全标志标线应符合GB5768的要求。
4.6.5停车场应选址合理,规模适中,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宜采用生态停车场设计,其容量宜满足
游客接待需求。
4.6.6区内道路及公共交通网络应布局合理,建筑集中区内宜设置专用自行车道路和步行道路系统。
4.6.7区内宜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并宜为游客自助出行提供多种条件。
4.7其他设施建设
4.7.1住宿设施应具有较高舒适度,隔音良好,设计应符合度假行为需求。
4.7.2主体及其附属设施齐备,各种类型的住宿接待设施级配合理,达到GB/T14308三星级(含)以
上标准的住宿接待设施宜占住宿接待设施总量的50%以上,并宜具有一定数量的富有特色的非星级住宿
接待设施,满足不同度假市场的需求。
4.7.3住宿设施应结合资源特征,突出地方特色。
5
DB5104/T22—2020
4.7.4购物设施的种类、数量及分布应与接待能力相匹配,应能够满足游客的旅游购物和日常购物需
求。
4.7.5购物设施宜具有较高便利度,购物环境舒适。
4.7.6宜建设专门的旅游度假区网站及电话咨询台,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及预约预定服务。
4.7.7宜设置至少1处综合服务中心和若干服务点,可与其它设施(如住宿接待设施和餐饮购物设施
等)结合设置,数量与布局宜与接待能力相匹配。服务中心宜提供与度假相关的咨询辅导、预约预定、
展示、医疗等综合性服务职能,服务点宜至少提供咨询服务。服务中心与服务点之间宜具有统一的服务
信息平台。
4.7.8应尽量采用节能减排手段,宜采用清洁能源,游船不宜采用柴油等可能污染水域的燃料。
4.7.9宜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完备,具有与接待规模相适宜的处理能力。宜建设污水
处理系统,污水排放应符合GB8978的要求;宜建设中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按GB
18918规定的一级标准的A标准要求排放,处理后水质应符合GB/T18920和GB/T18921的要求。
4.7.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90%,并符合GB16889或GB18485的要求。
4.7.11宜提供充足供电,重要设施宜采用双回路供电,保证供电不间断。
4.7.12通讯设施与接待规模宜相匹配,国际、国内直拨电话和互联网服务方便畅通。在出入口及游人
集中场所宜设置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的公用电话。公用电话亭宜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标志美观醒目。
手提电话宜具有较高信号质量。
4.7.13应具有防灾救灾、急救医疗、卫生、公安等配套设施,宜提供7d×24h医疗服务,并具有处理
和诊治一般性伤病人员及处理和转移突发性伤病人员的能力。
4.7.14邮政、银行、商务中心等商务设施应能够满足需求。
4.7.15公共厕所的数量应与接待能力相匹配,布局合理。全部厕所设施设备应达到GB/T18973规定
的三A级旅游厕所以上标准,外观及内部装饰宜富于特色,有文化气息。
4.7.16应具有包括健身步道信息标识、里程标识、科学健身指导标识,以及指向标识和警示标识完善
的标识的图形符号和引导系统,标识位置合理,内容清晰,造型宜富有地方特色,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应符合GB/T10001.1和GB/T10001.2的要求。步道历程标识宜每50m~100m
设置一处。
5服务要求
5.1康养服务
5.1.1应具有与养生资源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并达到一定规模,宜达到4类以上。可利用自然资源中
的空气、水、磁场、植物或综合生态环境要素等来设计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温泉、SPA、森林浴、药膳、
茶道等,以达到康养目的;或可利用人文资源,即人类在经验、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总结来设计产品,如
中医理疗、冥想、瑜伽、禅修、武术等,以达到康养目的。
5.1.2应拥有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康养旅游产品。
6
DB5104/T22—2020
5.1.3应拥有数量充足、档次合理的康养住宿和餐饮设施。
5.1.4宜同时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长中短期相结合的康养服务系列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差异化需
求。
5.2休闲活动
5.2.1应提供质量高、类型丰富的户外及室内休闲活动设施和服务,环境舒适,户外与室内设施宜互
为补充,满足四季、昼夜及不同人群的多方面休闲需求,总体规模宜与需求相匹配。
5.2.2户外休闲度假设施的类型宜达到4类以上,且设施日容量宜达到旅游度假区日游客容量的1/2
以上。户外休闲活动设施类别参见表2。
表2户外休闲活动设施类别
序号大类小类
1休闲放松类温泉类、垂钓类、农业参与类
2主题游戏类主题游乐园、军事游戏类、探险游戏类、狩猎游戏类
游泳嬉水类、船艇运动类、潜水类、滑水类、漂流类、高尔夫球类、棒垒球
类、手足篮排球类、网球类、门球类、登山攀岩类、骑行类(如骑马、山地
3运动健身类
车等)、冰嬉类、滑雪类、嬉雪类、旱冰类、跳伞滑翔类、走跑类(需设有
步行慢跑专用道)
5.2.3休闲活动设施及产品的设置应与资源密切结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宜与周边区域的旅游资
源相衔接。
5.2.4宜定期或非定期组织无固定设施的休闲活动,丰富游客的度假生活。
5.2.5各种活动设施均宜配备具有专业技能的救援及教练人员,人数及支持语种能满足游客需要。
5.2.6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素质和形象,服务热情周到。
5.3住宿接待和餐饮服务
5.3.1住宿服务应热情周到,服务人员应训练有素,着装和服务方式宜具有地方特色。
5.3.2餐饮设施的布局合理,可达性好,舒适性好,总体规模应与旅游度假区接待能力相匹配。
5.3.3菜系品种多样,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宜提供多种国内外主要菜系,满足游客的民族及口
味需求。宜提供富于地方特色、品质优良的个性化菜品菜系。
5.3.4餐饮档次设置宜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市场需求。
5.3.5区内宜提供7d×24h餐饮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5.4旅游购物
5.4.1旅游商品应富于地方特色,且商品宜种类丰富、档次多样。
5.4.2购物场所应管理规范,秩序良好,无围追兜售现象。
5.4.3服务应主动热情,宜富于地方特色。
7
DB5104/T22—2020
5.5其他服务
5.5.1宜提供多国语言支持,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宜支持3种以上常用外语。
5.5.2宜为老年人、儿童、残障人等特殊人群提供相应的度假设施及服务,配备旅游工具、食品,提
供其他相关服务。
5.5.3宜配备康体、健身、膳食、游览等专业辅导人员,人数及支持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
5.5.4公众信息资料宜内容丰富,类型齐全,文字流畅,制作精美,适时更新,并宜提供丰富的免费
资料。印刷品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符合GB/T17695的要求。
5.6涉外服务
5.6.1服务组织提供的英文服务应符合GB/T30240系列译写规范。
5.6.2服务组织经营宜提供多种方式的预定服务,如网络预定、电话预定等,网络预定可设有英文页
面,电话预定可提供英文语音服务;宜提供多种方式的结算服务,如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互联网支
付等,服务组织如提供银行卡支付方式,应提供多种国际信用卡结算的支付方式。
5.6.3服务组织应符合对服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就各国国际游客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进行
专题培训,普及相关社会人文知识,提升服务质量,树立尊重和不损害他人民族尊严的服务理念。
注:职业培训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沟通技巧、外语语言运用等。
5.6.4服务人员应做到:对老人、孕妇、儿童和残障人士给予更多关怀,营造文明友好的旅游环境;
宜能够使用英语对国际游客进行服务,或运用其他外语,具体语言水平以能够进行实际交流为主,重要
岗位的服务人员应持有相关语言水平证书。
5.6.5服务组织应符合GB9672的规定,宜开通多种售票形式,如网络售票、电话售票等,并设有相
应的英文网络页面和英文语音服务;度假区内交通枢纽处应开设能够服务外国游客的售票处(窗口),
售票处(窗口)的服务人员可会说简单的英语,或其他外语,具备与国际游客沟通的能力;度假区内售
票处(窗口)的服务人员宜指导外国游客进站、上车等流程,并主动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服务组织可为
国际游客提供中英文双语的票据。
5.6.6服务组织提供入住服务应符合GB/T14308的规定,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前台服务人员应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日常工作相关的对话,星级酒店的工作人员宜持有相关
语言证书;
b)前台服务人员应准确核对外国游客的个人身份信息,并完成有关公安部门的信息录入要求;
c)前台服务人员应为国际游客提供相关的英文旅游信息,并解答游客相关疑问;
d)服务组织宜在住宿设施内为游客提供无线局域网络的服务;
e)服务组织如在客房内提供电视服务,宜为国际游客开通一定数量的国际频道。
5.6.7服务组织提供退房结算服务,并在游客要求时提供有英文翻译的相关票据。
5.6.8服务组织可为游客提供到旅游景区或交通枢纽的接送服务,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
5.6.9服务组织应提供符合GB/T33497和SB/T10934.1的规定的菜单服务,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服务组织提供的菜单应在正确英文译名后添加该菜肴的主要成分及配料说明;
8
DB5104/T22—2020
b)服务组织外应设有该餐厅的英文菜单阅读区,方便国际游客对用餐场所进行选择;
c)服务组织应在下单前与游客确认是否有忌口、过敏源或其他特殊要求。
5.6.10服务组织应符合GB/T26355和GB/T17775的规定,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大型旅游活动场所,如博物馆、5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STEA 00025-2021 茶类饮料 现制气泡茶 2021-05-20
- T/HBAS 018-2021 赤壁青砖茶信息溯源管理指南 2021-10-26
- T/ZSGTS 142-2023 香山之品 刀豆 2023-06-29
- T/HZBX 059-2022 普洱茶(熟茶)贮存技术要求 2022-12-28
- T/HNTI 012-2019 湘西黄金茶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范 2019-08-23
- T/QDCYH 003-2020 崂山青茶 2020-04-01
- T/5115YBAPS 048-2023 螺形川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3-08-08
- T/QLCWY 002.1-2020 崂山道茶 绿茶 第一部分:产品要求 2020-02-06
- T/HBAS 008-2020 赤壁青砖茶原料等级及要求 2020-12-03
- T/SQCX 002-2023 石阡苔茶 红茶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