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036-2011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

DB63/T 1036-2011 Qinghai wool-meat dual purpose fine wool sheep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036-2011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12-19
实施日期
2012-02-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036—2011

代替DB63/050-1989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

2011-12-19发布2012-02-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036—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63/050-1989《青海细毛羊》,本标准与DB63/050-1989相比较需变化内容如下:

原体侧毛长在8.0厘米以上修订为体侧毛长在9.0厘米以上。细度为60~64支修改为细度为64~70

支,主体细度为66支。原净毛率达40%以上修订为净毛率达50%以上。原剪毛前体重成年公羊70公斤、

一岁公羊35公斤、一岁母羊30公斤分别修订为80公斤、30公斤、28公斤。原成年公羊剪毛量7.0公斤修

订为8.0公斤。原二级羊体侧毛长7.0厘米修订为8.0厘米。原二级羊剪毛前体重一岁公羊30公斤、一岁

母羊28公斤分别修订为28公斤、26公斤。原三级羊剪毛前体重一岁公羊35公斤、一岁母羊30公斤分别修

订为30公斤、28公斤。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负责起草。

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起草人:官却扎西、李大平、祁全青、党海森、赵殿智。

I

DB63/T1036—2011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

1范围

本标准代替原标准DB63/050-1989《青海细毛羊》。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的品种特征要求和等级鉴定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生产及品种等级的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427细毛羊鉴定项目、符号、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242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

3.1.1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是适应于海拔3200米~3900米,无绝对无霜期,产草量低,枯草期七个

月以上的高寒牧区,终年放牧少量补饲条件下的毛肉兼用细毛羊品种。

3.1.2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育种最初拟定的杂交方案是:先以新疆细毛羊和高加索细毛羊为父系与藏

系同时分别杂交,两个父系的一代杂种母羊再和新疆羊继续杂交,在二代杂种中选择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