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芜湖市气象局。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7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344—2022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技术规
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xpresswayseveremeteorologicalconditions
monitoringstationconstruction
2022-12-29发布2023-01-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34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布点与选址要求.....................................................................2
5仪器布局与安装.....................................................................2
6建设工作流程.......................................................................4
附录A(资料性)六要素自动气象站(标准式)仪器布局示意图.............................5
附录B(规范性)设备技术要求.........................................................6
参考文献..............................................................................9
I
DB34/T434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芜湖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健、陆斌、张丽、沈玉亮、董德保、孙大兵、方海涛、黄皓、朱亚宗、张广
元、章超。
II
DB34/T4344—2022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的布点与选址、仪器布局与安装、建设工作流程等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的建设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1162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GB/T33703—2017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QX/T291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现场校准方法
QX/T465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expresswayseveremeteorologicalconditionsmonitoring
station
在高速公路沿线或服务区布设的、反映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的自动气象站,其对高速公路沿线的
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雨量等气象要素进行自动监测。
注1:简称“监测站”。
注2:主要分为单能见度站和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其他多要素监测站可参考六要素自动气象站)。
气象要素meteorologicalelement
表征大气状态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天气现象。
[来源:GB/T33703—2017,3.1]。
单能见度站visibilitymonitoringstation
仅监测能见度要素的自动气象站。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sixelementsautomaticmeteorologicalstation
监测要素包括能见度、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雨量的自动气象站,分为标准式和集成式两种。
其中标准式主要布设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集成式主要布设在高速公路沿线。
1
DB34/T4344—2022
4布点与选址要求
布点要求
监测站的布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a)监测站平均间距为15km;遇有山峰、峡谷、陡坡、急转弯道等地市突变情况时,监测站的建
设可不受平均间距限制;
b)对于大雾频发且路段相对固定,或曾因大雾天气造成重、特大事故的个别路段,监测站可加密
至3km;
c)特殊地形如山区、互通区,监测站可加密至1km;
d)监测站与高速公路沿线视频监控点原则上错位间隔布设;在大雾频发区域可适当选取部分监
测站与视频监控点同址建设。
选址要求
4.2.1站址环境
4.2.1.1监测站的选址应综合考虑高速公路沿线及周边区域的地形、地物、供电、通信、安全、维护
便利等因素,尽量远离建筑物、广告牌、树木10m以上,应避免强光源直射光、反射光、散射光影响
等,不宜布设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区域、陡坡、临近沟壑或其他不便于维护人员到达的地方。
4.2.1.2监测站选址时应兼顾通信、景观、维护便利性、防盗防破坏等因素,不可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不可影响高速公路各附属设施、不可产生交通隐患。
4.2.2场地位置
4.2.2.1六要素自动气象站
4.2.2.1.1六要素自动气象站(标准式)优先选择高速公路互通区、服务区、收费站、出省交界点等
作为建设站址,地面平整,地表植被与周围环境一致,南北跨度不少于8m,东西跨度不少于6m,其
中观测场地大小为6m(南北)×4m(东西),场内铺设0.3m~0.5m宽的道路。
4.2.2.1.2六要素自动气象站(集成式)可选择高速公路路肩、路边等作为建设站址,地面平整,地
表植被与周围环境一致。
4.2.2.2单能见度站
单能见度站沿高速公路路肩或护坡布设。
5仪器布局与安装
仪器布局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的仪器布局要求如下,其中:
a)六要素自动气象站(标准式),详见附录A:
1)为保证各仪器之间互不干扰,由北向南,仪器由高到低依次排列;
2)监测站四周应设置围栏,用于突出标识设备运行专用场地,减少外部人为干扰;
3)仪器间南北间距不小于2m,仪器距南北向围栏不小于1m,距东西向围栏不小于2m;
4)仪器安装在紧靠东西向道路的南面,人员从北面接近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28260-1994 插床技术条件 1994-09-06
- JB/T 7693-2013 轮胎式装载机用传动轴总成 技术条件 2013-04-25
- QB/T 1967.4-1995 蓝绿色类陶瓷颜料化学分析方法 1995-05-08
- JB/T 11416-2013 喷油器总成可靠性考核 评定方法、试验方法、故障分类及判定规则 2013-04-25
- JB/T 11328-2013 三相Vv联结牵引变压器 2013-04-25
- JB/T 9371-2013 弯折试验机 技术条件 2013-04-25
- DL/T 1007-2006 架空输电线路带电安装导则及作业工具设备 2006-09-14
- JB 5798-1991 船用直流电机技术条件 1991-10-15
- SN/T 2005.2-2005 电子电气产品中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测定 第2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2005-07-18
- JB/T 11446-2013 齿轮滚刀寿命试验方法 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