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808-2009 全息防伪膜
GB/T 23808-2009 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film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镀层全息防伪膜、无镀层全息防伪膜。
发布历史
-
2009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方九星全息制品有限公司、国家防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大学反光材料厂、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东南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光群雷射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友防伪商标印刷有限公司、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特种防伪科技公司
- 起草人:
- 王振亮、刘克夫、王笑冰、蒋树青、陈松青、刘文义、哈流柱、程海燕、裴文、陈汝钧、栾欣、王晓利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3.120.99
A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808—2009
全息防伪膜
Holographicanti-counterfeitingfilm
2009-05-06发布2009-11-01实施
发布
GB/T23808—2009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2
5要求2
6试验方法4
7验收规则6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措施6
9环保、卫生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全息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8
附录B(规范性附录)彩虹全息防伪产品衍射效率、信噪比的测试方法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点阵全息防伪产品衍射效率的测试方法13
GB/T23808—2009
-1.Z-—1—
刖弓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E、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方九星全息制品有限公司、国家防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大学反光材
料厂、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东南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光群雷射科技有限
公司、北京三友防伪商标印刷有限公司、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印钞造
币总公司特种防伪科技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振亮、刘克夫、王笑冰、蒋树青、陈松青、刘文义、哈流柱、程海燕、裴、陈汝钧、
栾欣、王晓利。
T
GB/T23808—2009
全息防伪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息防伪膜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
安全措施以及环保、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镀层全息防伪膜、无镀层全息防伪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
GB/T241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8807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GB/T14216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GB/T14216—2008,ISO8296:2003,IDT)
GB/T18734—2002防伪全息烫印箔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全息防伪膜holographicanti-counterfeitingfilm
以塑料薄膜为基材,其上有全息图案,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
3.2
镀层全息防伪膜coatedholographicanti-counterfeitingfilm
带有反射镀层的全息防伪膜。
3.3
无镀层全息防伪膜non-coatedholographicanti-counterfeitingfilm
没有反射镀层的全息防伪膜。
3.4
转移型全息防伪膜transferholographicanti-counterfeitingfilm
能用热转移或冷转移的方式,将其上全息信息转移到标的物上的全息防伪膜。
3.5
非转移型全息防伪膜non-transferholographicanti-counterfeitingfilm
不能将其上全息信息转移到标的物上的全息防伪膜。
3.6
黄斑yellowspot
镀铝层上轻微发黄的斑痕。
3.7
砂眼pinholes
真空镀层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镀层薄膜缺陷。
GB/T23808—2009
3.8
版缝plategap
由模压工作版拼接造成模压产品有效版而内的缝隙。
3.9
镀层不均匀度coatingthicknessvariation;matellizingthicknessvariation
反映镀层均匀性的指标。
3.10
镀层附着牢度coatingadhesion;matellizingadhesion
镀层附着在基材表面的牢固度。
4分类
4.1按产品类型分类
4.1.1按镀层分为:
a)镀层全息防伪膜,指金属镀层全息防伪膜、介质镀层全息防伪膜;
b)无镀层全息防伪膜,指无镀层的透明全息防伪膜。
4.1.2按使用方式分为:
a)转移型全息防伪膜;
b)非转移型全息防伪膜。
4.1.3按基材类型分为:
a)PET全息防伪膜;
b)BO全息防伪膜;
0)其他基材全息防伪膜。
4.2按设计制版全息防伪技术分类
设计制版全息防伪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a)彩虹全息防伪技术;
b)计算全息防伪技术;
c)计算机辅助全息防伪技术;
d)光信息处理及光学变换全息防伪技术(含各种光学加密);
e)色彩控制及多通道合成全息防伪技术;
f)脉冲全息防伪技术。
5要求
5.1防伪特性
5.1.1防伪力度悬置段
5.1.1.1防伪力度构成因素
全息防伪膜防伪力度由防伪识别特征数量、防伪技术独占性的数量、仿制难度和仿制成本大小四因
素构成。各因素应达到的条件和要求为:
a)全息防伪膜防伪力度中的防伪技术独占性的数量、仿制难度、仿制成本大小按GB/T19425-
2003中5.1的规定。
b)全息防伪膜防伪力度中的防伪识别特征数量应不少于(含)两种。防伪识别特征分类及验证
见5.1.1.2和5.1.1.30
5.1.1.2全息防伪膜的防伪识别特征分类
全息防伪膜的全息防伪识别特征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a)彩虹全息;
2
GB/T23808—2009
b)点阵全息;
c)光透镜效果;
d)同位异像;
e)三维背景;
f)多通道合成全息
g)消色全息;
h)激光再现;
i)微缩图。
5.1.1.3全息防伪膜的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见附录A。
5.1.2身份惟一性
由生产企业声明。
5.1.3稳定期
由生产企业声明。
5.1.4识别性能
a)显性识别特征,无需借助仪器,感官能够识别。
b)隐性识别特征,应借助工具或仪器才能够准确识别。
c)识别性能应满足GB/T19425—2003中表4的要求。
5.1.5使用适应性
全息防伪膜应注明产品的用途及标的物的类型,使用适应性应能在其稳定期内满足标的物的要求。
稳定期在合同中规定。
5.1.6使用环境
全息防伪膜的防伪性能在其稳定期内应能满足正常使用环境要求,或者用户在订货合同中向生产
企业提出具体的要求。
5.1.7技术安全保密性
a)在设计、生产过程中,用于全息制版的计算机图形文件、墨图、掩模版及镰版应制定相应的技术
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b)试验品、残次品等要及时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
c)生产环境应满足封闭管理要求。
5.1.8安全期
按GB/T19425—2003中5.8的规定。
5.2产品质量
5.2.1外观质量
全息防伪膜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全息防伪膜的外观质量要求
项目名称质量要求
表面质量镀层均匀,无系统性镀层黑线,无皱折、暴筋、黑斑及明显系统性划痕
版缝不大于0.3mm(硬压机不大于2mm)
平整度整体无明显凹凸缺陷
图像质量图像清晰,色彩分明,亮度均匀
黄斑不允许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J 1245-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聚氯乙烯工业 2022-04-27
- HJ 1242-2022 水质 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2022-04-15
- HJ 1244-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 2022-04-27
- HJ 1246-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印刷工业 2022-04-27
- HJ 1250-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 2022-04-27
- HJ 1243-2022 土壤和沉积物 20种多溴联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2022-04-15
- HJ 1247-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煤炭加工—合成气和液体燃料生产 2022-04-27
- HJ 1249-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储油库、加油站 2022-04-27
- HJ 1251-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金属铸造工业 2022-04-27
- HJ 91.2-20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