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983-2019 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主要食叶害虫防治技术规范

DB13/T 2983-2019 Highway poplar greenbelt main caterpillar pest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2983-2019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4-28
实施日期
2019-05-28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P6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983—2019

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主要食叶害虫防治

技术规范

2019-04-28发布2019-05-2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298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军侠、姜文虎、高宝嘉、甄志先、高立杰、周国娜、李少宁。

1

DB13/T2983—2019

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主要食叶害虫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主要食叶害虫春尺蠖ApocheimacinerariusErschoff和美国白

蛾HyphantriacuneaDrury的虫情调查、发生程度和成灾标准以及防治等技术要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主要食叶害虫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704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LY/T1915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杨树食叶害虫defoliatoronpoplars

杨树食叶害虫是一类以杨树叶片作为食物主要来源的昆虫。各虫态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参见附

录A。

3.2

虫情调查insectsurvey

供基层人员进行害虫的预报和防治提供信息而展开的调查活动。

3.3

阻隔防治blockingmethods

利用昆虫上下树习性,在树干距地面一定高度,用塑料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光滑材料缠绕树干一圈

成环状、裙状,或树干涂粘虫胶等,阻止其上树产卵的方法。

4虫情调查

4.1线路踏查

在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每一地点选取20株~30株调查(500株~1000株选5株标准株),于幼虫孵

化盛期,调查发生范围、有虫株率。有害生物种类和发生面积调查不少于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3%。当

虫情达中度以上发生程度时,应设标准地调查。将调查结果填入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食叶害虫踏查记

录表(表B.1)和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食叶害虫踏查汇总表(表B.2)。

1

DB13/T2983—2019

4.2幼虫发生调查

在发生区域,设立至少3块标准地,每个标准地不少于100株,每标准地选取20~30株标准株,在

每个标准株的上、中、下部,东、南、西、北方向,各剪取长势相近的50cm标准枝,检查各龄幼虫数

量,计算虫口密度和发生程度。将调查结果填入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食叶害虫虫口密度调查表(表B.3)。

4.3蛹期调查

于春尺蠖成虫羽化前,在标准地内选取20~30株标准株调查,以标准株树干基部为中心,以树冠

垂直投影为半径,挖1/4扇形坑,深30cm~50cm,采用过滤土壤等方法挑选出蛹,计算越冬蛹的虫口

密度和自然死亡率。美国白蛾蛹期调查在土中及砖头瓦块下进行。将调查结果填入高速公路杨树绿化

带食叶害虫虫口密度调查表(表B.3)。

4.4成虫羽化监测

利用杨树食叶害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于8:00时-24:00时在林缘适当地点悬挂黑光灯,

诱虫灯安装使用按照LY/T1915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或悬挂诱芯引诱成虫,监

测成虫的羽化情况。将调查结果填入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食叶害虫成虫调查表(表B.4)。

5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

5.1危害程度

春尺蠖和美国白蛾危害程度见表1。

表1春尺蠖和美国白蛾危害程度

危害程度

虫种调查阶段统计单位

轻中重

蛹头/株1~34~67以上

春尺蠖

幼虫条/50cm标准枝2~45~89以上

美国白蛾有虫株率%0.1~22.1~45.1以上

5.2成灾标准

美国白蛾:失叶率40%以上,或林木死亡株率5%以上。

春尺蠖:虫口密度5头/50cm标准枝,或失叶率60%以上,或林木死亡株率10%以上。

6防控措施

6.1防治原则和要求

6.1.1防治原则

协调运用人工的和物理的防治措施,适时选用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等药剂进行无

公害防治,切实控制虫口密度防止蔓延危害。

6.1.2防治要求

加强虫情监测,掌握主要食叶害虫发生动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有效防治。春尺蠖防治应及早,

美国白蛾以第一代防治和网幕防治为主。

2

DB13/T2983—2019

6.2林业措施

新造林时,避免营造纯林,规划营造多树种的混交林,栽植杨树良种伴生树种,北方适宜营造杨

树与刺槐、紫穗槐、沙棘、柠条、胡枝子等多树种的混交林,或对现有纯林改造补植,补植多花灌、

草形成复层结构混交林,营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

6.3物理防治

6.3.1诱捕成虫

成虫羽化期,利用性诱剂,设置诱捕器诱捕成虫。

6.3.2阻隔幼虫

于春尺蠖成虫上树前,在树干胸径处(先刮除粗糙老树皮形成光滑区域),用宽15cm~20cm的塑

料胶带或塑料薄膜阻杀,或结合涂抹粘虫胶使用。

6.3.3剪除网幕或采摘卵块

利用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幼虫有吐丝结网缀叶群集危害的习性,于3龄前用高枝剪剪除美国白蛾幼

虫网幕及危害的枝条,装于袋中,集中销毁。于树皮缝等隐蔽处(春尺蠖)或于叶片上(美国白蛾)采

摘卵块。

6.3.4围草诱蛹或人工挖蛹

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性,在距干基1m~1.5m高处,用谷草、稻草、草帘等围成

下紧上松的草把,诱集老熟幼虫集中化蛹,待化蛹结束后解下草把连同老熟幼虫集中销毁,虫口密度

大时每隔一周换一次,或就地集中存放,用纱网罩住,30d后再作无害化处理。或春尺蠖和美国白蛾

蛹期人工挖蛹。

6.4释放天敌昆虫

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Yang.,按LY/T1704标准执行。

6.5药剂防治

选用苏云金杆菌(Bt)、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iNPV)、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

等药剂,于1~2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喷雾防治。春尺蠖可结合阻隔法,于幼虫孵化期在阻隔带下喷药。

常用药剂及参考剂量参见附录C。

6.6防治历

春尺蠖和美国白蛾的防治历参见附录D。

6.7药效检查

调查方法:在防治区内于防治前后取样株调查。在高速公路杨树绿化带设立标准地取样调查,每

一样地抽样数不少于30株,施药前调查一次,施药后5d和7d各调查一次,计算虫口减退率。调查方

法参考4.2。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密度-施药后虫口密度)/施药前虫口密度*10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