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388-2017 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树舟蛾类害虫技术规程

DB41/T 1388-2017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1388-2017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4-24
实施日期
2017-07-24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388—2017

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树舟蛾类害虫

技术规程

2017-04-24发布2017-07-27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38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漯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俊强、刘全山、郭振业、孙会灵、闫俊香、陈慧杰、承青春。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合成、张峰、宋明亮、赵宇、张越、潘红奎、缑松伟、武文斌、李洪雨、

赵龙、万艳华、石秀珍。

1

DB41/T1388—2017

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树舟蛾类害虫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树舟蛾类害虫的术语和定义、对寄生有白蛾周氏啮小蜂柞蚕蛹

的要求、释放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以柞蚕蛹为替代寄主的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等杨树舟蛾类害虫。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白蛾周氏啮小蜂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Yang,属膜翅目,姬小蜂科。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生物学特性参

见附录B。

2.2

杨树舟蛾类害虫

以危害杨树为主的舟蛾类害虫。主要有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troglodyta(Graeser)、杨扇舟

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杨二尾舟蛾CeruramencianaMoore、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innaeus)等。危害最为严重的为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其危害特点参见附录C。

2.3

柞蚕

柞蚕AnthereapernyiGuerin-Meneville,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是一种以栎属树木为食的经济

昆虫。

2.4

替代寄主

繁育天敌及昆虫病毒的中间载体,能被天敌寄生并顺利完成生长发育形成生活力强的优质后代,且

寄主较易获得、成本低,用于天敌昆虫及病毒的规模化生产。

3对寄生有白蛾周氏啮小蜂柞蚕蛹的要求

3.1外观形态

被寄生柞蚕蛹颅顶板由清白透明变黄棕色、节间拉长不可活动、腹部饱满有光泽。

3.2寄生率

被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柞蚕蛹在95%以上。

3.3出蜂量

柞蚕蛹出蜂量每蛹4000~5000头。

3.4出蜂时间

2

DB41/T1388—2017

柞蚕蛹在释放后48h内开始出蜂。

4释放技术

4.1释放前虫口密度调查

释放前在需防治区设立标准地开展虫情调查,调查寄主虫口密度。调查时按东、南、西、北不同方

位在树冠中下部剪取50cm长枝条,统计枝条上的虫口数,根据平均虫口密度确定发生轻、中、重指标。

其中杨小舟蛾幼虫每50cm枝条2~5头为轻度,每50cm枝条6~10头为中度;杨扇舟蛾幼虫每50cm

枝条7~10头为轻度,每50cm枝条11~15头为中度。

4.2放蜂区选择

应选择受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等杨树舟蛾类害虫危害区域,虫害发生程度为轻、中度。

树木应集中连片、5行以上。

放蜂区不应同时进行化学防治,宜与杨扇舟蛾病毒、苏云金杆菌制剂等生物制剂配合使用。

4.3放蜂期及释放时间

4.3.1放蜂期

应根据本地寄主发育进度和气候条件决定。1个世代应放两次蜂,第一次应在舟蛾类害虫老熟幼虫

期,第二次宜在第一次放蜂后7d~10d(舟蛾类害虫化蛹初期)进行。2~3代为最佳释放期。

4.3.2释放时间

上午10∶00时~下午16∶00时进行。

4.4释放条件

放蜂应选择气温25℃以上、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释放后3日内无降雨天气为宜。若放蜂

后遇到阴雨、大风等天气,应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