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9048-1999 冷轧管机噪声测量与限值
JB 9048-1999 Noise measurement and limit for cold rolling tube machi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9年06月
-
2017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7.140.20
Z32
JB9048-1999
冷轧管机噪声测量与限值
Noisemeasurementandlimitsfor
coldtubemill
1999-06-28发布2000-01-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JB9048-1999
前言
本标准是对ZBH94001—89《冷轧管机噪声测量与限值》的修订。
本标准与ZBH94001—8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是:冷轧管机噪声限值根据新修改的冷轧管机
主参数标准,在冷轧管机规格及噪声限值上作相应修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H94001—89。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霄、郭忠尧、邹海萍、高兴国、刁洁。
本标准于1989年3月12日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9048-1999
冷轧管机噪声测量与限值
代替ZBH94001—89
Noisemeasurementandlimitsfor
coldtubemill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管机的噪声测量方法与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冷轧管机在空载及2/3最高电动机转速下的噪声测量与评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241—1982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
GB/T378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3测量项目
3.1测量冷轧管机测量表面上的平均A声级LPA,并确定A声功率级LWA。
3.2测量规定点的平均频带声压级LPf,确定频带声功率级LWf,并绘制频谱图。
注:该项测量可只在产品型式检验时进行。
3.3测量操作位置规定点的A声级。
3.4在规定高度上测定冷轧管机辐射噪声最强方向。
4测量环境及修正
4.1测量环境
测量在大房间内或户外硬实的地面上进行。但反射面的尺寸应大于测量表面在地面上投影范围之外
λ
m(λ为主要测量频率范围内最低频率的波长)。
2
测量环境应符合式(1)的规定。
A/S≥6·······································································(1)
式中:A——房间吸声量,m2;
S——测量表面积,m2。
4.2背景噪声修正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各测量点的背景噪声(A声级或倍频带声压级)均比被测冷轧管机的声压级低
10dB以上。应按表1求得背景噪声修正值K1。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2000-01-01实施
1
JB9048-1999
表1dB
被测冷轧管机运转时测得的声压级
<6678910>10
与背景噪声的声压级之差
背景噪声修正值K1测量无效1.01.01.00.50.50
4.3在户外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风罩,当风速超过6m/s(相当四级风)时,不应进行测量。
4.4环境修正
在大房间测量时,应对测量值进行环境反射影响修正。修正值由附录A(标准的附录)求得。在户
外测量时不进行环境修正。
5测量仪器
5.1测量用声级计应符合GB/T3785规定的Ⅰ型声级计或积分式声级计。
5.2测量用1/1倍频程(或1/3倍频程)滤波器应符合GB/T3241的有关规定。
5.3每次测量前后应当用精度为±0.5dB的声级校准器对整个测量系统进行校准,校准值相差不得大于
±1dB,否则测量无效。
5.4测量用仪器应当在国家规定的计量部门每年检定一次。
6测量方法
6.1仪器使用
6.1.1使用声级计的A计权测量A声级。
6.1.2使用1/1倍频程(或1/3倍频程)滤波器测量频带声压级。
6.1.3声压级的动态特性用“慢”档,读数取指针摆动或数字变化的平均值。
6.1.4测量时应尽量使用延伸电缆,操作者距传声器的距离要大于0.5m。
6.2测量表面设定
测量表面采用矩形六面体包络面。即将冷轧管机外形尺寸简化为基准矩形六面体(又称基准体),
个别对冷轧管机噪声辐射影响很小的突出部分可略去。距基准体各面为d=1m的矩形六面体包络面就
是测量表面(见图1)。
测量表面面积(除地面外)由式(2)计算:
S=4×(ab+bc+ac)···························································(2)
式中:S——测量表面面积,m2;
L
a=1+d,m;
2
L
b=2+d,m;
2
c=L3+d,m;
L1、L2、L3——分别为基准体的长、宽、高,m;
d——基准体与测量表面间的距离,取d=1m。
2
JB9048-1999
○—基本测点;●—辅助测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ZHCA 031-2024 淋洗类化妆品温和性评价 重建表皮模型组织活力法 2024-01-15
- T/ZHCA 033-2024 化学品心脏毒性评价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心肌细胞微电极阵列电生理检测法 2024-02-05
- T/SDRS 006-2025 异辛酸副产品 碳七碳八混合组分 2025-01-22
- T/CNNDAS 0001-2025 大麻二酚有关物质控制指南 2024-12-05
- T/CPCIF 0370-2024 六氟二酐 2024-09-29
- T/XMSSAL 140-2024 供厦标准 茶叶中 11 种真菌毒素的液相色 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2025-01-24
- T/GDCA 056-2025 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脂质体 2025-02-23
- T/ZHCA 029-2024 化妆品舒缓功效测试 角质形成细胞白介素-8生成抑制法 2024-01-15
- T/CPCIF 0380-2024 气体分析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氢气中氨气的测定 光腔衰荡光谱法 2024-09-29
- T/CPCIF 0372-2024 涤纶预取向丝油剂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