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资阳市种子管理站
- 起草人:
- 陈星宇、苏娇、陶建平、翁杰、邓伟、刘洋、蒋泽阳、邓余良、李凡、罗斌、钟懋毓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A76DB5120
四川省(资阳市)地方标准
DB5120/T12—20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指南
2022-12-16发布2022-12-31实施
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20/T12—2022
目 次
前言II
....................................................................................................................................................
1范围1
...................................................................................................................................................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
3术语和定义1
........................................................................................................................................
4基本原则2
............................................................................................................................................
5建设区域2
............................................................................................................................................
6项目规划2
............................................................................................................................................
7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及要求3
..........................................................................................................
8农田耕地地力建设12
...........................................................................................................................
9管理要求13
..........................................................................................................................................
参考文献16
...............................................................................................................................................
I
DB5120/T12—2022
前 言
本文件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22),《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
2148-2012)、《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NY/T2949-2016)和四川省地方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
技术规范》(DB51/T1872-2014)为基本要求,以GB/T1.1-2020为编写规则进行制定。
本文件由资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资阳市农业农村局归口,并由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文件起草单位:资阳市种子管理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星宇、苏娇、陶建平、翁杰、邓伟、刘洋、蒋泽阳、邓余良、李凡、罗斌、
钟懋毓。
本文件首次发布。
II
DB5120/T12—20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区域、项目规划、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及要求、
农田耕地地力建设、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资阳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265泵站设计规范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DL/T499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NY/T525有机肥料
NY/T1119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NY/T1717农业建设项目验收技术规程
NY/T2148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NY/T2949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
TD/T1032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
DB51/T1872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
DB51/T990小型泵站设计规程
DB51/T1196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edfarmland
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
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
3.2
高标准农田建设well-facilitateedfarmlandconstruction
1
DB5120/T12—2022
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开展的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
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
肥等农田地力提升活动。
4基本原则
4.1规划引领原则。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综合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土地整
治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等专业规划,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
4.2因地制宜原则。应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农业产业发
展等,因地制宜采取建设方式和工程措施。
4.3量质并重、生态友好原则。应做好数量、质量、生态并重,促进景观优化、生态良好。
4.4尊重民意原则。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
合法权益,切实保障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
4.5建管并重原则。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落实长效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确保持续发挥效益。
5建设区域
5.1优先选择区域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优先选址区域包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
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毗河供水工程灌区实施;在全国农用地质量分等评定的优等、高等、中等耕地
集中分布区等区域开展。
5.2限制选择区域
高标准农田建设限制区域包括:水资源贫乏区域;水土流失易发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历史遗留的挖
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严重损毁且难以恢复的区域;土壤轻度污染的区域。在上述区域开展高标准
农田建设需提供相关部门论证同意的证明材料。
5.3禁止选择区域
高标准农田建设禁止区域包括:在地面坡度大于25°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退
耕还林区、退耕还草区,河流、湖泊、水库水面及其保护范围等区域开展,2011年~2018年已建成高
标准农田清查评估并上图入库的区域及2019年以后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不得再列入新建任务的建设范
围。
6项目规划
6.1水源保障,能排能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灌排渠系(沟道)的走向、位置和长度
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势高低、灌排水流向,优先保障项目区域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若无水源应修建蓄水
池或修复屯水田、山坪塘,且保证修建的水利设施能发挥蓄水作用,同时应与排水所需的河流沟道连通。
2
DB5120/T12—2022
6.2田型平整,道路通畅,宜机作业。开展田型平整应在充分考虑集中连片、道路通畅的基础上进行
规划设计,确保项目区域内农田、土地平整度满足要求,保证机耕道与生产道在长度最短、占地面积最
小的基础上连通,满足农业机械能快速、通畅驶入农田、土地,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道路畅通、宜机
作业。
6.3多措并举,提升地力,高产稳产。充分考虑原有土壤的具体特征,通过土壤培肥、土壤改良等措
施,改善土壤耕作层,针对性的调节土壤pH值使之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提升高标准农田耕地地力,
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
6.4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生态友好。高标准农田当年建设任务面积小于1332hm2的县不超过3个片
区,1332hm2~2664hm2的县不超过3个~5个片区,2664hm2~3330hm2的县不超过6个片区,大于
3330hm2的县不超过8个片区,单个项目区建设规模不低于66.6hm2。实行水、田、土、路、林、电、
技、管、制综合配套,建设生态沟渠和绿色农田。
7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及要求
7.1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为田间工程,田间工程主要包括田块整治、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
电、农田防护等内容。
7.2田块整治包括田土调型与田土平整。
7.2.1田土调型
田土调型是将大小或形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田土块进行合并或调整。田土调型应满足以下4个要求:
a)田(土)块大小与形状的要求。田土调型应尽量能保证集中连片,田块的大小与朝向应基本保
持一致,且田块长边方向以南北方向为宜。连片面积应不低于3.33hm2,调形后单块田土面积应不低于
0.1998hm2。田块的大小根据具体地形进行调整,应遵循小弯取直、大弯随弯。田块形状优先选择矩形,
其次选择梯形,最后选择相对规则且与地形相符的其他方便农业生产的形状。
b)田(土)块长度与宽度的要求。田块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效率、
灌溉排水效率等因素确定。
c)田(土)埂修筑与保护的要求。经田土调型或田土平整后应对田埂进行修复和砌筑。根据因地
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可采用砖、石、混凝土、土体夯实等多类工程建筑材料与砌筑工艺进行田埂砌
筑与保护。各类不同的田(土)埂应按表1中的要求进行修筑与保护。同时,田埂应高出田面3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Z 318-1998 镀覆前消除应力和镀覆后除氢处理规范 1998-06-26
- SJ/T 10532.1-1994 工艺管理 基本要求 1994-08-08
- QB/T 1927.4-1993 蒸球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1994-01-06
- YB/T 505.6-2007 含钒钛炉渣氧化锰含量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 2007-01-25
- JT/T 758-2009 水泥胶砂及混凝土耐磨性试验机 2009-07-23
- QB/T 3540.4-1999 缝纫机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1999-04-21
- JB/T 9350-1999 光学仪器用玻璃分划尺 技术要求 1999-08-06
- JC/T 630-1996 石棉水泥管用橡胶圈 1996-03-21
- HG/T 2033-1999 工业乙酸锑 1999-06-16
- JB/T 82.2-1994 凹凸面对焊钢制管法兰 199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