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2/T 10-2019 豇豆种植技术规程

DB4602/T 10-2019 Climbing Vigna Reticulate Plant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海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602/T 10-2019
标准类型
海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23
实施日期
2019-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三亚豇豆的种植。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信息所、海南省标准化协会、三亚市南繁科学技 术研究院、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金佳佳、万三连、孔祥义、李淑珍、张华云、李廷秀、朱梦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1

DB4602

三亚市地方标准

DB4602/T10—2019

豇豆种植技术规程

2019-10-23发布2019-11-01实施

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602/T10—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信息所、海南省标准化协会、三亚市南繁科学技

术研究院、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佳佳、万三连、孔祥义、李淑珍、张华云、李廷秀、朱梦。

I

DB4602/T10—2019

豇豆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亚豇豆种植的产地选择、园地整治、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三亚豇豆的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T23416.1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23416.7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7部分:豆类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46/T55无公害食品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

3产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

便的地块。

4园地整治

4.1土壤处理

4.1.1定植前清除田间植株杂物,提前15d(天)以上深翻晾晒,一般深耕25cm~30cm。

4.1.2深翻时播撒生石灰消毒,每亩(666.7㎡)地用75kg~100kg生石灰,也可用40kg氰氨化

钙或土壤消毒剂消毒。

4.2整地

土壤处理结束后即可耙平作畦。白仁类豇豆采用双行植则畦宽约160cm(连沟),若采用单行植

则畦宽约80cm(连沟);其他种类豇豆采用双行植则畦宽约140cm(连沟),若采用单行植则畦宽约

70cm(连沟);畦高25~35cm。

4.3施基肥

1

DB4602/T10—2019

肥料的施用应符合NY/T496的有关规定,每亩(666.7㎡)施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1000kg~

2000kg,三元高钾复合肥25kg~50kg。三分之二于作畦前撒施、三分之一施如种植沟。

4.4覆盖地膜

覆膜时,尽可能选晴朗无风的天气,地膜要紧贴土面,四周要封严盖实,尽量避免破损。双行植宜

选用110cm~120cm宽的地膜;单行植选用40cm~50cm宽的地膜。有条件的可配套膜下滴灌。

5生产技术

5.1栽培季节

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播种期。三亚宜选择当年9月份至翌年2月份播种。

5.2品种选择

按照GB4404.2的要求,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及抗逆性强,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具体标准是:

种子纯度≥90%,出芽率≥85%。

5.3种子处理

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00倍液浸种2h~4h。挑选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和明显具有本品种

特征的种子于播前晾晒半天或一天,严禁爆晒。

5.4播种

按穴距15cm~20cm,每穴点播2~3粒种子,播深约2.0cm~2.5cm。播后覆盖一层1.0cm~2.0cm

厚的干细土(覆盖经消毒的营养土更佳)并覆盖干稻草或其他干杂草等,及时浇足水,若土壤过干可在

播种后灌半沟水,采用滴灌供水则以土壤刚好湿润为标准。

5.5田间管理

5.5.1查苗间苗补苗

幼苗第一对真叶微展时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并间去多余的苗,一般每穴留1~2株健壮苗。健壮苗标准

为子叶完好、无病虫、叶色浓绿,叶片肥厚、健壮,适应性强,第一对真叶微展。

5.5.2中耕除草

苗出齐后,不覆盖地膜的地一般10d左右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同时注意

培土。但植株开花结荚后则不宜再进行中耕,杂草只能用手拔除。覆盖地膜的地在畦的侧面长出一层较

密的嫩草后及时喷洒草胺膦等药剂,或结合中耕培土进行人工除草。

5.5.3水分管理

5.5.3.1出苗后3d~5d后浇一次水。开花结荚前可少浇水,保持地面偏干。

5.5.3.2结荚后,在晴朗的气候条件下,第一花序豆荚坐稳后及时灌(滴)第一次大水,并保持土壤

不干旱。主蔓上约三分之二花序开花后再灌(滴)第二次大水,此后土面稍干便灌(滴)水,田间持水

量宜保持60%~70%。

5.5.3.3雨天或暴风雨后需及时排水,做到雨过地干,地表不积水。

2

DB4602/T10—2019

5.5.4养分管理

5.5.4.1促苗肥

幼苗第一对真叶展开后至抽蔓前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可追施1~2次促苗肥,每亩(666.7㎡)每次

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5kg~10kg。

5.5.4.2壮果肥

不同时期施肥如下:

a)第一花序豆荚坐稳后结合灌(滴)第一大水,每亩(666.7㎡)追施高钾复合肥10kg;

b)主蔓上约三分之二花序开花后结合灌(滴)第二次大水,每亩(666.7㎡)追施高钾复合肥

15kg;

c)进入采收盛期后每隔10天左右每亩(666.7㎡)追施高钾复合肥5kg;

d)重视根外追肥,尤其是中微量元素肥。结合预防病虫害,5~7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复硝酚

钠或芸苔素内酯等。

5.5.5插架整蔓

5.5.5.1当植株长至5~6片叶时即可插架,架式常采用人字架或人字混合架,搭架方法可参照DB46/T

55的搭架方法。

5.5.5.2植株抽蔓后应及时引蔓上架。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及时抹去。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

的侧枝留2~3个叶摘心。

6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