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8/T 142-2023 马口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规范

DB3308/T 142-2023 The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riverhorse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8/T 142-2023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05
实施日期
2024-01-05
发布单位/组织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CCSB52

DB3308

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

DB3308/T142—2023

马口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rtificialpropagationandcultureof

Opsariichthysbidens

2023-12-05发布2024-01-05实施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8/T142—2023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渔老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龙游县养殖业发展中

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瑾、史文竞、叶霆、翁旭东、范峰林、罗淑红、严雪仙、曾妮、王怡、吕梅

娣。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308/T142—2023

马口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口鱼(Opsariichthysbidens)人工繁育与养殖的环境条件、人工繁殖、鱼苗培育、

商品鱼养殖及起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马口鱼苗种繁育及商品鱼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SC/T1077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SC/T1132鱼药使用规范

SC/T609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设计规范

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环境条件

4.1场地

选择无污染源、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通讯畅通、电力供应有保障的区域建场。

4.2水源

水量充足,水质执行GB11607的要求。

5人工繁殖

5.1亲鱼选择

5.1.1亲鱼来源

1

DB3308/T142—2023

采自当地溪流等自然水体及人工养殖个体。

5.1.2亲鱼要求

1足龄以上,雌鱼个体重30g以上、雄鱼个体重50g以上为宜,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5.2亲鱼培育

采用专池培育,雌雄分养为宜。池塘放养量150kg/亩~200kg/亩,帆布桶放养量3kg/m3~5kg/m3。

水温15℃以上,投喂粗蛋白含量40%以上的膨化颗粒饲料,早、中、晚各投喂1次,以0.5h~1h内吃

完为宜。饲料质量执行SC/T1077的要求,饲料卫生执行GB13078的要求。期间视亲鱼发育情况,适时

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各5g/kg饲料。投喂时辅助微流水刺激。

5.3人工催产

5.3.1季节

4月下旬至7月上旬,适宜水温18℃~26℃。

5.3.2亲鱼挑选

挑选性腺发育成熟度好的亲鱼用于繁殖,要求雌鱼腹部膨大,松软有弹性;雄鱼色彩鲜艳追星明显,

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雄配比(3~5):1。

5.3.3催产

采用人工注射混合激素催产。每千克雌鱼宜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00IU~1000IU+促黄体

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5μg~8μg。每尾雌鱼注射0.2mL,雄鱼剂量减半;胸鳍基部一次性注

射。水温与效应时间见表1。

表1水温与效应时间关系表

水温(℃)效应时间(h)

18~2224~28

22~2420~24

24~2616~20

5.4人工授精

临近效应时间,每隔1h进行雌鱼检查,如轻压腹部,鱼卵能顺畅流出即可进行人工授精。用毛巾

擦干雌鱼腹部,将鱼卵挤入接卵盆中,按比例挤入雄鱼精液,并用羽毛将精卵充分混合,再加入少量清

水搅拌,漂洗干净,水盆中静置数分钟后将卵放入孵化设施。

5.5人工孵化

宜采用锥形孵化桶孵化。单位水体适宜放卵量50万粒/m3~60万粒/m3,孵化过程中调节孵化桶内

水流速度以鱼卵不沉底、不堆积为宜,保持水体溶解氧5mg/L以上;勤洗筛绢网。水温20℃~25℃,

约36h~60h后鱼苗出膜。

2

DB3308/T142—2023

6鱼苗培育

6.1苗池准备

鱼苗放养前10d~15d,使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亩用生石灰80kg~100kg。清池消毒3d

后,注水60cm~80cm,注水口套用网目为80目的绢袋。施肥培饵,调节水体透明度20cm~30cm。

6.2鱼苗放养

待鱼苗“腰点”形成平游1d~2d后再进行鱼苗放养。适宜放养密度为池塘培育20万尾/亩~30

万尾/亩、帆布桶培育1000尾/m3~1500尾/m3,适时加注新水保持培育池水位80cm~100cm。

6.3投饲管理

日常投喂粗蛋白含量42%以上的鱼苗培育配合饲料,饲料质量执行SC/T1077的要求,饲料卫生

执行GB13078的要求。采用全池投喂方式,早、中、晚各投喂一次,初始每万尾鱼苗投喂10g~15g,

视鱼体生长情况每日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