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29-2019 保山市早秋大麦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5305/T 29-2019 Prescribed planting technology for high yield of spring barley in Baoshan City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5/T 29-2019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30
实施日期
2019-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保山市大麦生产地区的早秋大麦栽培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刘猛道、赵加涛、郑家文、字尚永、付正波、杨向红、方可团、尹宏丽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30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29—2019

替代DG5305/T29-2017

保山市早秋大麦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9-10-30发布2019-11-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2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猛道、赵加涛、郑家文、字尚永、付正波、杨向红、方可团、尹宏丽。

本标准中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替代DG5305/T29-2017。

I

DB5305/T29-2019

保山市早秋大麦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山市早秋大麦的术语和定义、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贮藏等技术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保山市大麦生产地区的早秋大麦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T8321.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71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早秋大麦是指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的多棱大麦。

4播种

4.1良种选择

选用中秆、抗旱抗寒、耐瘠、适宜保山市早秋种植的大穗型多棱品种(保山市主要种植品

种见附录A)。

4.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

4.3种子处理

包衣种应符合GB15671的规定。

未包衣的种子,播种前晒种1d~2d,采用6%戊唑醇40倍液拌种、晾干,防治大麦条纹病,

种干即播。

4.4播种

4.4.1播种量

每667m2播种量8㎏~9㎏。

4.4.2播种期

1

DB5305/T29—2019

海拔1100m~1500m的种植区域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海拔1500m以上的种植区域9月中旬播种。

4.4.3整地

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前茬秸秆及杂草等,认真整地,做到深耕、垡细,保持土壤疏松、地面平整、

无杂草。净墒面1.7m~2m,沟宽20㎝,沟深20㎝;每667㎡施农家肥1500㎏~2000㎏,纯N9.3kg,P2O56kg~

8kg,K2O3kg~4kg,如前作是烤烟,每667㎡可减少P2O5、K2O用量2㎏~3㎏、1.5㎏~2.5㎏。

4.5播种方法

条播:理墒跟沟条播或起沟条播,行距25㎝,播后覆土2㎝~3㎝,播种均匀,不重不漏,行距一致,

深浅一致,灭三子(深子、露子、丛子)。

撒播:整地分墒后,人工撒播,采用小型旋耕机盖种,盖种不能超过2㎝~3㎝,每667㎡需增加播

种量1㎏~2㎏。

5田间管理

5.1施肥

5.1.1施肥原则

配方施肥,有机、无机肥结合,按照“前促、中补、后控”施氮原则,重施基肥和分蘖肥,拔节期

补施少量氮肥作平衡肥,抽穗后控制不施穗肥。

5.1.2施肥

分蘖肥:在大麦分蘖期,抢雨水每667㎡撒施纯N9.3kg左右作分蘖肥,如分蘖期不下雨,采用打洞

深施,如分蘖盛期长势过头,欲发生倒伏或已倒伏,可用锋利镰刀割尖处理,避免倒伏造成减产。

拔节肥: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