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6-2019 保山香菇标准生产技术规程
DB5305/T 6-2019 Standard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oan Shi Mushroom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0月
-
2024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云南大山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施甸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 起草人:
- 蒋万昌、孙育贵、李静、杨春丽、练长春、尹明举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30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6—2019
代替DG5305/T6—2016
保山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9-10-30发布2019-11-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DB5305/T6—2019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产地环境及种植区划.....................................................................................................................................2
5菌种.................................................................................................................................................................3
6菌种制作.........................................................................................................................................................5
7菌棒制作培养.................................................................................................................................................6
8鲜菇采收.........................................................................................................................................................9
9有害生物控制.................................................................................................................................................9
10香菇质量.....................................................................................................................................................10
I
DB5305/T6—2019
前 言
为了规范保山香菇生产,进一步提高香菇品质及生产效益,根据保山市全天候出菇周年生产的特点,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保山香菇生产作了全面要求,这些要求及试验方法采用了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云南大本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大本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万昌、孙育贵、李静、杨春丽、练长春、尹明举。
本标准替代DG5305/T6-2016。
II
DB5305/T6—2019
保山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保山市香菇生产的产地环境及种植区划、菌种、菌种制作、菌棒制作培养、出菇、有
害生物控制、保鲜加工和香菇质量。
本标准适用于保山市香菇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3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4892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GB/T5009.10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17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5009.19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5737食品塑料周转箱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
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8868蔬菜塑料周转箱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91食品包装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93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
GB/T12530食用菌取样方法
GB/T12531食用菌水分测定
GB/T12532食用菌灰分测定
GB/T12533食用菌杂质测定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15672食用菌总糖含量测定方法
GB/T15673食用菌粗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1
DB5305/T6—2019
GB/Z26587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保山香菇
是指在保山市特定自然环境中进行栽培的香菇。保山香菇生产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原辅材料购进、
统一菌种制作、统一配方和生产、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菇品收购、包装、销售,具有区域化、集约化周
年全天候生产出菇的特点。
3.2
香菇菌种
专指分类学名为Lentinulaedodes(Berk)Pegler,在生产性栽培中可长出符合市场需求,有经济
效益子实体的香菇纯培养菌丝体。本规定中的香菇菌种均指双核菌丝体。
3.3
仿生菇菌种
由原木砍花栽培的香菇子实体分离筛选或段木栽培的香菇菌种驯化后用于“保山香菇”培养料栽培
的菌种。
3.3.1
有害生物
指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茶树构成危害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如昆虫、杂草、寄生、真菌、细菌、
病菌等)。
4产地环境及种植区划
4.1产地环境质量
香菇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周边2000m
内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和城市“三废”污染,距公路主干线500m以上,迎风面3000m以上。
4.2环境空气质量
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4.3生产用水
2
DB5305/T6—2019
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4.4生态区划
——海拔:1200~2200m,空气流动性较好。
——温度:年平均气温10℃~19℃;极端最高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5.0℃;≥10℃活动
积温2100~5500℃;无霜期220d以上。
——降雨量:900mm~1700mm。
——光照时数:2000~2300h。
4.5种植适宜区
种植适宜区规划见表1。
表1保山市香菇种植区划分类
区号ⅠⅡⅢ
生态区域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
温热半湿润区
农业气候区温凉湿润区低热半湿润区
及半高寒半湿润区
海拔高度(m)1800~22001500~18001200~1500
年平均气温(℃)13.0~13.514.5~15.516.5~17.0
极端最低温度(℃)<-5.0<-5.0<-5.0
极端最高温度(℃)<31.0<33.0<35.0
≥10℃活动积温(℃)>21004000~50005000~5500
年平均日照时数(h)2000~23002100~2200>2300
无霜期(d)>220>230>240
年平均降雨量(mm)900~17001300~15001000~1200
空气相对湿度(%)900~17001300~15001000~1200
5菌种
5.1菌种质量标准
5.1.1种性
必须使用种性清楚、性状稳定、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或已登记备案的品种。
5.1.2首发菌株的种性
供种前必须进行栽培试验,取得稳定的效果,方能推广应用。
5.1.3培养基配方
一级种的PDA培养基配方:马玲薯200g,葡萄糖20g,琼酯20g,水1000ml,pH值5.5-6.5。二、三级
菌种培养基配方:干杂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2%,含水量60%,pH值5.5-6.5。
5.1.4菌种繁殖
3
DB5305/T6—2019
二级种由一级种繁殖扩大而成,三级种由二级种繁殖扩大而成。每支一级种试管扩接4—6瓶二级种,
每瓶二级种扩接40—50瓶(袋)三级种。
5.1.5菌种培养
——温度:23℃~25℃。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60%~70%;培养基含水量为60%左右。
——光线:暗或弱散射光、无直射阳光。
——空气:保持通风。
——培养期:在23℃~25℃条件下,一级种培养期为10d~20d。二级种培养期35d~40d,三级种
培养期30d~35d。
5.1.6菌种纯度
5.1.6.1培养基灭菌:一级种PDA培养基必须经9.8×104pa、121℃灭菌45min。二级种木屑培养基必
须经9.8×104pa、121℃灭菌2h;三级种木屑培养基必须经9.8×104pa,121℃灭菌2h或100℃灭菌8~10h。
5.1.6.2保持种源纯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引进、鉴定、登记注册的菌种菌名和编号。
5.1.6.3菌丝纯度:菌丝生长正常,色泽一致,无异色异味,无混入杂菌。
5.1.7菌丝外观形态指标
菌丝白色,棉絮状,在固体培养基上菌丝末端生长整齐,呈放射状,均匀。一级种无黄水和褐色菌
斑,有少量爬壁菌丝。成熟的二、三级木屑种色泽一致,木屑呈米黄色,有香菇特有的气味,表面无或
有极少量褐斑、酱色分泌物,变温刺激和光照后有少量原基出现。
5.1.8容器
一级种的容器为φ(15~20)mm×(150~200)mm的透明玻璃试管,带有松紧适宜的棉花塞,培
养基与棉塞相距2~3cm;二级种容器为750ml透明玻璃瓶或相当容量的塑料瓶;三级种为透明的玻璃瓶、
塑料瓶或相当容量的聚丙烯菌袋,均有松紧适宜的棉塞或套环。
5.1.9保藏期
一级种在4℃的固体培养基上保藏期为3~4个月,菌丝在隔氧的条件下(如液体石蜡隔氧保藏)保
藏期为1年,在-196℃的液氮中保藏期为3~5年或更长。在4℃条件下,二、三级菌种的保藏期为6~8
个月。液体菌种发酵期满即可使用。
5.1.10包装和运输
一、二级种出库时棉塞应应由经过灭菌过的牛皮纸包裹,菌袋间应有适当的间隔保持通风;每支、
瓶、袋菌种均有品种标签,批量出售的菌种有种性说明书;外包装有防雨、防潮、防高温、防摩擦、防
重压和易碎品的标志。菌种在菌丝正常生长的温度下非密闭包装运输,高温季节在夜间或有空调的条件
下运输。
5.1.11菌种标签
除符合有关种性规定外,还应符合《菌种管理条例》有关格式。标签规格如下:
级别:AL-cr级别:BL-T级别:CL-S
菌号:Cr-72菌号:L-241-4菌号:L-9015
4
DB5305/T6—2019
接种时间:接种时间:接种时间:
单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ZQBJXH 033-2023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 薄膜丝印机 2023-11-30
- T/ZGWJHXH 2-2018 气动砂纸机 2018-02-12
- T/CAMMT 23-2020 质量管理体系 增材制造(3D 打印)服务提供商认证要求 2020-04-13
- T/CIPR 112-2023 真空电镀亮面轻质圈技术规范 2023-07-07
- T/CIET 054-2023 工业节水技术评价通则 2023-04-20
- T/CZRX 0105-2024 激光切割机 切割头喷嘴耐腐蚀性分级标准 2024-12-30
- T/ZAII 037-2022 面向拆码垛场景三维机器视觉集成系统要求 2022-07-11
- T/CWAN 0030-2021 软钎焊膏质量评价规范 2021-12-29
- T/GDMES 0030-2022 铝合金汽车结构件高真空压铸工艺技术规范 2022-06-28
- T/JQZN 003-2023 电阻焊检测技术 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