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957-2011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韭菜操作指南
DB37/T 1957-2011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Export Onion Operation Guid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957—2011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韭菜操作指南
GoodAgriculturalPracticeonExportChives
2011-10-12发布2011-12-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195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潍坊市植物保护站、郓城县植物保护站、安丘市植物保护
站。
本标准起草人:李洪奎、李明立、宋姝娥、孙平、于晓庆、赵平厚、刘金智、辛增英。
当进口国韭菜质量安全标准发生变化,或需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时,应由植物保护等有关专家及时修
订本标准。
I
DB37/T1957—2011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韭菜操作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韭菜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和各生产环节的监控管理等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韭菜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6715(所有部分)瓜菜作物种子
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5001无公害食品葱蒜类蔬菜
NY/T5002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药残留pesticideresidue
残留在农产品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总称。
3.2
有害物质malfeasancematter
对人、生物及环境具有毒害作用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物质。
3.3
危害分析hazardassessment
对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进行判断、评估。
3.4
溯源体系systemoftracetothesource
作物从种植(包括生产基地选择)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农事活动的原始记录等。
3.5
有害生物pest
危害植物或植物产品的病原微生物、害虫、杂草等生物。
3.6
IPMintegratedpestmanagement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
2
DB37/T1957—2011
3.7
安全间隔期plantharvestinterval(PHI)
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间隔的天数。
4生产档案
种植者应保留韭菜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附录A),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求,从
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必要的生产档案应保留2年或更长时间。
5质量要求
5.1感官要求
符合NY5001的要求。
5.2质量安全要求
符合进口国安全质量标准要求(附录B)。
6基地选择与管理
6.1基地选择
宜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状况良好,2年~3
年未种植百合科作物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基地环境条件符合GB/T18407.1的要求。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连片面积宜在3hm2以上。
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附录A.1)。
6.2基地管理
6.2.1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每2年~3年或环境条件发生
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填写《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附录
A.2)、《基地灌溉水质检测结果表》(附录A.3)、《基地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附录A.4)。
6.2.2基地档案
每个韭菜生产地块(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6.2.3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30m2以上。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置有关
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6.2.4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6.2.5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20m2以上。
6.2.6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6.2.7废物收集设施
3
DB37/T1957—2011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6.2.8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
7整地施肥
7.1整地
深翻土壤25cm~30cm,整平耙实。
7.2作畦
平畦栽培,畦面宽1.2m~1.5m,埂宽30cm~35cm。
7.3基肥
基肥质量符合NY/T5002的要求。结合整地撒施腐熟农家肥6m3/667m2,氮磷钾复合肥(15-15-15)
40kg/667m2~50kg/667m2。
不得施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等。
基肥施用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附录A.5)。
8播种育苗
8.1品种选择
客商有要求的,按照客商的要求选定品种。客商未指定栽培品种的,露地栽培宜选择耐热、抗病、
优质、丰产的品种;保护地栽培宜选择休眠期短、耐寒性强、抗病、优质、丰产的品种。保留购种发票。
8.2种子质量
符合GB16715的规定要求,植物检疫合格。
8.3播种时期
春季4月上旬~5月上旬播种,播后60d~70d定植。秋季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翌年清明后定植。
8.4苗床准备
选择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做苗床。铺施筛细的腐熟农家肥4m3/667m2~5m3/667m2,深翻、耙平做畦,
畦面宽1.5m。每栽667m2准备苗床180m2。
8.5种子处理
播前2d~3d,55℃温水浸种10min~15min,期间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后停止搅拌,继续浸泡
4h~6h。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在16℃~2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2次,60%种子
露白即可播种。
填写《基地种苗处理记录表》(附录A.6)
8.6播种方法
播种前浇足底水,水下渗后将种子混2倍~3倍细沙均匀撒播,覆盖细土1.0cm~1.5cm。
8.7播种量
苗床用种量3kg/667m2~5kg/667m2。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附录A.5)。
8.8苗床管理
出苗前保持土表湿润。从齐苗到苗高16cm,每隔7d~10d浇水一次。
4
DB37/T1957—2011
9定植
苗高18cm~20cm定植。起苗后,剪去须根先端,留须根长2cm~3cm;留叶片长8cm~10cm。定植行
距40cm、株距2cm、深度8cm~10cm,每穴1株;或按行距18cm~20cm、穴距10cm、穴深10cm,每穴8株~
10株。
10田间管理
10.1露地栽培管理
10.1.1水分管理
定植后浇水,7d~10d再次浇水,及时划锄,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排涝。土壤封冻前浇足冻水。
翌年视墒情及时浇水。
10.1.2施肥管理
当年定植田,定植后至越冬前结合浇水,追肥2次~3次,每次施尿素5kg/667m2~10kg/667m2或硫酸
钾复合肥(15-15-15)20kg/667m2。
翌年早春,撒施30%有机肥200kg/667m2,施后划锄。每收割一次结合划锄施用硫酸钾复合肥
(20-10-15)30kg/667m2。
10.1.3清洁田园
早春清除枯苗。
10.2保护地栽培管理
10.2.1扣膜
11月下旬扣膜,加盖草苫。扣膜前,清除枯叶,顺垄划锄。
10.2.2温湿度控制
棚室密闭后,白天20℃~24℃,夜间10℃~12℃。株高10cm以上时,白天16℃~20℃,超过24℃放
风降温排湿,夜间8℃~10℃。空气相对湿度60%~70%。
10.2.3水肥管理
扣膜前施用硫酸钾复合肥(15-15-15)50kg/667m2,浇一次透水。扣膜后苗高8cm~10cm时浇水一
次,随浇水追施尿素10kg/667m2。以后每收割一次,新芽长到2cm~3cm及时划锄,当韭菜长到10cm时,
结合浇水,施尿素10kg/667m2。割2次~3次后撤膜。撤膜后管理同露地栽培管理。
11生产投入品管理
11.1农药采购与储藏
11.1.1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下列农药: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
——无农药登记证的农药;
——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
——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合格的农药;
——超过保质期的农药;
——进口国和我国禁止使用的农药。
——采购的农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附录A.7)和《农药质量检测结果记录表》(附录
A.8)。
5
DB37/T1957—2011
11.1.2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的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并配有急救药箱、配制量具等,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11.2肥料采购与储藏
11.2.1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下列肥料: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肥料;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
——超过保质期的肥料;
——进口国和我国禁止施用的肥料。
——采购的肥料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附录A.7)。
11.2.2储藏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不得与苗木、新鲜农产品存放在一
起。
12水源管理
12.1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一次水质检测。
12.2排灌系统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30cm,并配有排灌设施。
宜建立水源管理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排灌设备等。
13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3.1种植者
种植者应经过IPM技术培训,或在植保员指导下按照本标准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植保员应获得国
家植保员职业资格证书,并填写《基地人员档案表》(附录A.9)。
13.2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韭菜生育期,分
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严格农药
安全间隔期用药。
13.3防治措施
13.3.1农业防治
13.3.1.1选用抗病品种
宜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丰产品种。
13.3.1.2合理轮作
每种植3年~4年,与非百合科作物轮作。
13.3.1.3沼液防虫
叶面喷洒1:2沼液(沼液:清水=1:2),或随水冲施沼液(沼液:水=1:5以上),驱避韭蛆、斑潜蝇、
葱须鳞蛾等害虫。生长期7d~10d一次。
6
DB37/T1957—2011
13.3.2物理防治
13.3.2.1防虫网
4月上旬~10月中旬罩防虫网,阻止韭蛆成虫、斑潜蝇侵入危害,宜选用40目~60目,孔径0.18cm
的银灰色防虫网。
13.3.2.2黄板
诱杀韭蛆成虫,规格30cm×40cm为宜,略高出植株顶端,25块/667m2~30块/667m2。
13.3.2.3悬挂电子杀虫灯
诱杀韭蛆成虫,5月~10月,每2hm2安装1台,悬挂高度灯底距地面1.5m。
13.3.2.4臭氧发生器
杀灭韭蛆,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随水浇灌。
13.3.2.5糖醋液
糖、醋、酒、水、90%敌百虫晶体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在成虫羽化期,在田间放置糖
醋液盆,诱杀韭蛆成虫,3盆/667m2~5盆/667m2,随时添加,保持不干。
13.3.3生物防治
地衣芽孢杆菌菌粉(2亿个/g)20kg/667m2。
13.3.4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防治对象,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适期用药,交替轮换使用。每种农药连续施用不
宜超过3次。多种病虫混发时,宜混合用药。施药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杀伤,避免
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附录A.5)。
用药方案见附录C。
13.4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宜分类专用。
对除草剂和进口国残留限量要求严格的农药,施药器械应专用。
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净并校准。施药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13.5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或将其喷洒到未施药的韭菜上或法规允许的休
耕地中,并填写《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情况记录表》(附录A.10)。
13.6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3次以上,并将冲洗
液倒入喷雾器中。经彻底冲洗后,将其压坏或刺破,防止重复使用,必要时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
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
14收获及收获后处理
14.1收获
按客商要求,及时分批采收。宜晴天早晨收割,收割时刀口近地面。采收前,对产品进行农药残留
检测,并填写《样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附录A.11)。
14.2包装物
包装物应妥善存放。再利用的包装物品,应清洗干净,防止有害物质污染。
7
DB37/T1957—2011
14.3清洗
加工前清洗。清洗水符合GB5749的要求。
14.4环境卫生
工作区应清洁卫生,附近设有盥洗室等卫生设施。
15劳动保护
15.1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并填写《基
地人员档案表》(附录A.9)、《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附录A.12)。
15.2施药保护
施药时操作者应穿着防护服,不得吸烟、吃东西,施药后应立即用肥皂清洗皮肤裸露部位,换洗衣
服。
15.3警示
施药后,现场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置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
的警示标志设于入口处。
15.4卫生
所有包装和贮藏场所,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16环境保护
制定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方案,对野生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并填写《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附录A.13),将农事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7批次管理
同一地块采用同一种植管理模式在同一天采收的同一品种为1个生产批次。以1年为1个流水周期编
号,共三位数。产品批次号为采收日期(yymmdd)+流水号+基地所在省(市、区)行政区划代码(6位)
+基地名称拼音首字母。
8
DB37/T1957—2011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记录表
表A.1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基地名称基地编号
基地地址基地面积
基地负责人电话基地建成时间
植保员姓名资格证书号
灌溉水源
周围环境情况
前茬栽培主要作物
拟种植的主要作物
备注
制表人:制表日期:
表A.2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电话
检测单位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检测报告编号
检测结果
检验项目标准值检测值结论
备注
制表人:制表日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STE 0527-2024 微孔陶吸隔声屏障板 2024-01-16
- T/CCMA 0178-2024 交通锥收集工程车 2024-01-08
- T/SDBMIA 009-2023 关于发布甲醛净化无机内墙涂料团体标准的公告 2023-12-27
- T/CBDA 70-2023 中小型体育馆室内装饰装修技术规程 2023-09-19
- T/QGCML 3095-2024 室内欧式装修设计咨询服务规范 2024-02-01
- T/WHHLW 125-2024 生态治理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2024-05-14
- T/CECS 1433-2023 挤扩支盘灌注桩检测标准 2023-10-20
- T/CASME 1466-2024 建筑装修砌墙砖工程施工规范 2024-04-28
- T/ZPP 081-2024 工程机电安装技术规范 2024-04-30
- T/ZPP 078-2024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