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954-2011 农用水中汞、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度法
DB37/T 1954-2011 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and Arsenic in Agricultural Water b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954—2011
农用水中汞、砷的测定原子荧光光度法
Determinationofmercuryandarsenicinthewaterforagriculturaluse—Atomic
fluorescencespectrometricmethod
2011-10-12发布2011-12-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195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洪涛、金维政、黄现民、薛新红、陈平、闵建美、刘爱华。
I
DB37/T1954—2011
农用水中汞、砷的测定原子荧光光度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用水源、灌溉水中汞、砷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用水源、灌溉水中汞、砷的测定。
方法检出限:汞为0.01μg/L,砷为0.2μg/L。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3.1汞的测定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溴酸钾-溴化钾溶液或过硫酸钾溶液将汞全部转化为二价无机汞,用盐酸羟胺还原
过剩的氧化剂,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将二价无机汞还原成原子态汞,载流将其带入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
化,在特制汞空心阴极灯的照射下,基态汞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在去活化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波
长的荧光。在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的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2砷的测定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硫脲将砷还原为三价砷,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将三价砷转变为砷化氢,载流将砷化
氢导入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化,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灯的照射下,基态砷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在去活化
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在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砷的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4试剂
本标准所使用的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优级纯试剂,实验用水为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4.1硝酸。
4.2硫酸。
4.3盐酸。
4.4高氯酸。
4.5氢氧化钾。
4.6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
4.7溴酸钾。
4.8溴化钾。
4.9重铬酸钾。
1
DB37/T1954—2011
4.10过硫酸钾。
4.11高锰酸钾。
4.12盐酸羟胺:分析纯。
4.13硫脲:分析纯。
4.14抗坏血酸:分析纯。
4.15盐酸溶液(5+95,体积比):取50ml盐酸(4.3),用水稀释至1000mL。
4.16盐酸溶液(1+1,体积比):取500ml盐酸(4.3),用水稀释至1000mL。
4.17氢氧化钾(0.5﹪):将5g氢氧化钾(4.5)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4.18氢氧化钾(20﹪):将20g氢氧化钾(4.5)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19硼氢化钾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1844-1978 轴承罩 1980-01-07
- HG/T 2820-1996 输送带用锦纶和涤锦浸胶帆布 1996-06-28
- HB 3150-1978 单固定座 1980-01-07
- YD/T 1526.2-2007 接入网用单纤双向三端口光收发一体模块技术条件 第2部分:用于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光网络单元(ONU)的单纤双向三端口光收发一体模块 2007-09-29
- SJ 2861-1988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功率型固定电阻器 RXG4型线绕固定电阻器 评定水平E 1988-03-04
- SJ 20158-1992 半导体集成电路JT54S151、JT54S153和JT54S157型S—TTL 数据选择器详细规范 1992-11-19
- HB 1804-1978 圆形吊环 1980-01-07
- HB 3151-1978 双固定座 1980-01-07
- HB 1809-1978 套环 1980-01-07
- SJ 21331-2018 陶瓷外壳及金属外壳金属零件热处理工艺技术要求 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