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 10742-2012 多回程干砂滚筒
SB/T 10742-2012 Multiple-pass drying drum for sand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干混砂浆行业中使用的以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为主要加热方式的多回程干砂滚筒。
发布历史
-
2012年08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徐州天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圆友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力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德翰窑业有限公司、无锡江加建设机械有限公司、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
- 起草人:
- 董卫良、吕辉祥、周炜、孙益群、王学宁、吕建元、薛国龙、周清云、纪腾飞、喻金洲、武美燕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1.110
Q99
备案号:—
3717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
SBT107422012
多回程干砂滚筒
Multile-assdrindrumforsand
ppyg
ㅤㅤㅤㅤ
2012-08-01发布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
/—
SBT107422012
目次
前言…………………………Ⅰ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
4产品型式和结构产品型号与基本参数…………………2
5技术要求…………………3
6试验方法…………………5
7检验规则…………………5
、、
8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6
ㅤㅤㅤㅤ
/—
SBT107422012
多回程干砂滚筒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多回程干砂滚筒以下简称滚筒的产品型式和结构产品型号与基本参数技术要
、、、、、。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的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干混砂浆行业中使用的以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为主要加热方式的多回程干砂滚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
GBT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GBT3768
: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5226.11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6388
GB9078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ㅤㅤㅤㅤ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9286
/标牌
GBT13306
/建筑用砂
GBT14684
GB50017结构设计规范
/工程机械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5936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5943
/工程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BT5945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5946
/水泥工业用回转烘干机
JCT335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含水率moisturecontent
,。
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物料中水的含量以试样的烘前质量与烘干质量的差对烘前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3.2
产量outut
p
,/。
多回程干砂滚筒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含水率合格的干砂质量单位为吨小时
1
/—
SBT107422012
3.3
干燥换热量uantitofheat
qy
,。
在热传递过程中载热介质与砂之间的热交换量
:、、。
注包括砂升温耗热量蒸发水分耗热量残留水分升温耗热量和10%的热损
3.4
对流换热convectiveheattransfer
流体流经固体时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
3.5
辐射换热radiationheattransfer
互不接触且温度不同的物体或介质之间通过电磁波进行的换热。
3.6
干燥强度drinintensit
ygy
干燥器的每立方米有效容积每小时蒸发的水量。
3.7
单位容积传热系数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unitvolume
,,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设定滚筒进出口气体温差为摄氏度小时通过立方米干燥器有效容积传
111
递的热量。
:。
注该热量含热损
3.8
填充率fillfactor
滚筒内物料的体积与滚筒有效容积之比。
3.9
热效率thermalefficiencㅤㅤㅤㅤ
y
干燥换热量与滚筒输入热量之比。
3.10
露点dewoint
p
湿度达到饱和时的气体温度。
、
4产品型式和结构产品型号与基本参数
4.1产品型式和结构
:。
4.1.1产品按结构可分为两种型式两回程干砂滚筒和三回程干砂滚筒
、、、、、、、
4.1.2产品结构主要由进料装置出料装置驱动装置托轮装置挡轮装置滚筒筒体滚筒底座密封
装置等组成。
4.2产品型号
4.2.1产品型号标识方法见图1。
GTL□□
。、、……;
改进设计顺序代号依次用ABC表示
。,/;
主参数用干砂滚筒理论设计产量表示吨小时
。,;
结构代号表示两回程干砂滚筒表示三回程干砂滚筒
LS
。。
产品代号表示干砂滚筒
图产品型号标识方法
1
2
/—
SBT107422012
4.2.2产品型号示例:
———产量为/的两回程干砂滚筒首次设计型号为:。
50thGTL50
———/,:。
产量为50th经过第一次改进设计的三回程干砂滚筒型号为GTS50A
4.3基本参数
多回程干砂滚筒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4.3.11
其他特殊规格和基本参数应参照表执行。
4.3.21
表1多回程干砂滚筒的基本参数表
产量干燥换热量出料温度出料含水率干燥强度热效率噪声
型号
//3()
thkJh℃%/(·)%dBA
kgmh
()
GTLS10102628100
()
GTLS20205256200
()
GTLS30307884300
()
GTLS404010512000
()
GTLS505013140000≤65≤0.5≥80≥65≤90
()808021025000
GTLS
()
GTLS10010026281000
()
GTLS11011028909000
()
GTLS12012031537000
ㅤㅤㅤㅤ
烘干对象应为符合/的建筑用砂。
GBT14684
:,。
注以上干砂滚筒产量和干燥换热量为环境温度15℃湿砂含水率7%时的理论设计数据
1
:“”。
注2本表中干燥换热量的数值供参考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
5.1.1滚筒所用外购件外协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筒体倾斜角度应为。
5.1.20°~8°
筒体转速应为//。
5.1.35rmin~10rmin
5.1.4筒体填充率应≤25%。
5.2结构要求
5.2.1进料装置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物料经进料装置进入滚筒导料区;
a
)结构上应保证进料的时候不会出现堵料和漏料现象。
b
5.2.2出料装置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a)干燥后的物料经出料装置卸出;
b)出料装置与筒体连接处应密封。
5.2.3托轮装置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3
/—
SBT107422012
)托轮承受整个回转部分的荷载;
a
)托轮正常使用寿命应不小于。
b10000h
5.2.4挡轮装置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挡轮起限制筒体轴向窜动的作用;
a
)挡轮正常使用寿命应不小于。
b10000h
5.2.5滚筒筒体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
a筒体内部结构按功能分为进料区对流换热区出料区如燃烧器火焰在筒体内应设置含料
叶片;
),,;
b对流换热区的叶片应使筒体每转一次时物料尽可能多次被抄起和洒落形成均匀料帘
)、。
c筒体滚圈正常使用寿命应不低于50000h
5.2.6滚筒底座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
a滚筒的结构支撑部件安装平面度≤2mm
)滚筒底座应符合的规定。
bGB50017
5.2.7密封装置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筒体回转部位和固定装置的连接处应设立密封装置;
a
)、、;
b密封装置可采用接触式密封迷宫式密封复合式密封等型式
)、、,。
c密封装置应密封性能好磨损小结构可靠能耐高温和腐蚀
5.2.8驱动装置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
a驱动装置应有足够的传动功率先进而简洁的传动系统
),。
b驱动装置应运行可靠维修方便
5.3制造质量ㅤㅤㅤㅤ
,,
5.3.1滚筒主要零部件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材料规定的标准且应有质量合格证书不应任意代
替使用。
/,/。
5.3.2滚筒焊缝应符合GBT985的规定焊接质量应符合JBT5943的规定
滚筒筒体制造应符合/的规定。
5.3.3JCT335
滚筒部件机械加工件应符合/的规定。
5.3.4JBT5936
、/。
5.3.5对托轮挡轮等重要铸钢件的缺陷焊补处理应符合JCT335有关规定
,。
5.3.6与滚筒配套使用的电气设备质量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5.4安装要求
滚筒装配应符合/的规定。
5.4.1JBT5945
,。
5.4.2筒体组装后滚圈端面圆跳动应不大于2mm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1mm
,。
5.4.3滚筒镶嵌安装后内外筒体间的同轴度误差应不大于ϕ5mm
5.4.4四个托轮顶部中心点对角线长度差应不大于2mm。
,。
5.4.5与同一滚圈接触的两托轮中心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允差不超过0.5mm
,。
5.4.6所有托轮轴线应互相平行平行度允差应小于每米0.2mm
5.4.7两挡轮和滚圈端面间隙之和应小于8mm。
5.5外观质量
,、、。
5.5.1产品外观表面应光洁不应有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损伤
、。
5.5.2外露的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和锈蚀
。,。
5.5.3外露的焊缝呈光滑的或均匀的鳞片状波纹表面表面溅沫应清理干净并打磨平整
4
/—
SBT107422012
产品涂装应符合/的规定。
5.5.4JBT5946
5.6技术性能
,、、、。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滚筒的产量出料温度出料含水率噪声应符合表的规定
5.6.11
、。
5.6.2设备各传动机构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
、,。
5.6.3润滑部位应密封防尘可靠不应有渗漏现象
,,。
5.6.4设备运行中滚动轴承温升应不大于45℃最高温度应不高于70℃
,。
5.6.5正常工作时设备负载功率应不超过电机额定功率
、
5.7安全环保要求
5.7.1滚筒传动系统中的裸露转动件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
5.7.2滚筒底座低端高于1.2m时应配备检修平台
,。
5.7.3滚筒尾气排放应符合GB9078的规定尾气排放温度应大于露点20℃以上
5.7.4电气设备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6试验方法
,,
6.1滚筒发货前应进行空载试验筒体运行应平稳轴承部位表面温度用等级不低于1.5级的温度计
测量。
,/。
6.2空载运行时按GBT3768的方法对滚筒噪声进行测定
,。
6.3空载运行时滚圈和托轮的接触宽度应不少于其工作宽度的75%
ㅤㅤㅤㅤ
,。,。
6.4空载运行时检测挡轮的受力程度用木棍抵住挡轮时挡轮应停止转动
,。
6.5空载运行时检查滚筒与进出料装置之间是否干涉
漆膜附着力试验方法按/的规定执行。
6.6GBT9286
7检验规则
滚筒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出厂检验
,。
7.1.1滚筒应经制造厂产品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能出厂
,,、、、
7.1.2每台滚筒均须进行出厂检验即进行不少于连续4h的空载运行试验并按5.2.65.35.45.5
要求进行检测。
,。
7.1.3出厂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则产品为不合格
7.2型式检验
,:
7.2.1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a
)、、,;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产品停产三年或三年以上再生产时;
c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e
,
产品的型式检验应包括第章的全部内容即从出厂检验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台被检验对象
7.2.251
5
/—
SBT107422012
,。
作为样机补足除出厂检验内容外的其他应检内容
,,,,
7.2.3型式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应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进行复验该项如仍有不合格项则不予
验收。
、、
8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8.1标志
,、。
8.1.1标志应设置在易于观察的位置文字内容图案提示应易于识别
8.1.2产品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商标;
a
)、;
b产品名称型号
)(、、);
c产品主要参数额定产量转速外形尺寸和装机功率
)制造日期;
d
)出厂编号;
e
)制造企业名称。
f
标牌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的规定。
8.1.3GBT13306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和/的规定。
8.1.4GBT6388GBT191
8.2包装
、、。
8.2.1产品的驱动装置应采取防潮防雨防尘等措施
8.2.2产品随机文件应包括:
ㅤㅤㅤㅤ
)(、);
a装箱单含随机备件工具清单
)产品合格证书;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产品安装图;
d
随机文件应装入不透水的塑料袋内保存。
8.3运输
,、
8.3.1产品的运输方式和措施应能保证设备及其包装不致发生损伤产品在运输中应装有防松垫托
,。、。
等以便保证零部件在运输途中不致松脱运输中应有防雨防震动措施
,,。
8.3.2产品及其重量较大的部件应设有便于吊运的设施比如起吊孔吊环等
8.4贮存
、、。
8.4.1产品贮存场地应平整干燥通风
,。
8.4.2长期存放时每隔三个月应定期检查存放情况
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4/T 3441-2025 电机绝缘系统热应力仿真分析技术规范 2025-05-07
- DB14/T 3440-2025 电机流场温度场仿真分析技术规范 2025-05-07
- DB14/T 3443-2025 人工智能 汉语框架语义技术标注规范 第2部分:句子语义标注 2025-05-07
- DB14/T 3444-2025 物联网 超高频速率自适应技术指南 2025-05-07
- DB14/T 3442-2025 人工智能 汉语框架语义技术标注规范 第1部分:框架构建 2025-05-07
- DB14/T 3437-2025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质量通用要求 2025-05-07
- DB14/T 3445-2025 人工智能 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预测技术应用指南 2025-05-07
- DB14/T 3439-2025 消防安全标识使用管理规范 2025-05-07
- DB14/T 3446-2025 煤气化渣分离炭梯级利用技术规范 2025-05-07
- DB14/T 3438-2025 气凝胶灭火装置应用指南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