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208-2001 氟斑牙临床诊断标准

WS/T 208-2001 Clinical diagnostic standard for dental fluorosis

行业标准-卫生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WS/T 208-200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卫生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1-11-14
实施日期
2002-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地氟病研究所、河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起草人:
陈志、王景占、牛玉梅、王丽华、于晶晶
出版信息:
页数:5页 | 字数: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208-2001

氟斑牙临床诊断标准

Clinicaldiagnosticstandardfordentalfluorosis

2001『11-14发布200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WS/T208-2001

氟斑牙是机体牙袖质发育时期摄氟量过多的一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与外环境的关系,

现已证实氟斑牙的流行强度、牙轴质的病损程度与机体摄氟量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随着我国地氟病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为统一氟斑牙诊断标准,1981年国内曾推荐用三型丸

度法,1991年推荐使用Dean民法,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方法。本标准取消了分型,只依据病

变占牙面积大小和病损的严重程度而分为八度。因为抽质着色表现并非是自重病理损害的加重,而是在

袖质发生疏松自辈改变的基础上内外游、性色素在袖柱间质中的吸附或沉积.是一种继发性改变。所在本

标准将自主、着色表现归为一类考虑U~4度)。并将秸质缺损分为四级(5~8度),以便充分体现利用剂

量F效应关系。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全国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z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地氟病研究所、向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哈尔滨医科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志、王景占、牛玉梅、玉丽华、于晶晶。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

WS/T2os~-2001

氟斑牙临床诊断标准

Clinicaldiagnosticstandardfordentalfluorosi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氟斑牙临床诊断分类指征。

本标准适用于人类恒齿,乳齿氟斑牙的临床分类诊断,预防效果判定.环境标准制定,氟化物中毒的

其他研究工作等等。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氟斑牙

在牙齿发育形成期间由于机体摄氟过多而引起的牙齿轴质矿化不全或松网样改变,临床上肉眼可

见牙袖盾表面失去正常光泽,出现自里、着色、缺损样表现D

3氟斑牙的临床表现

3.1铀面光泽度表现

袖面失去光?萃,透明度减弱或不透明,可见白色线条、斑点、斑块、牙尖部雪帽、直至白主样变布满整

个牙齿。

3.2袖面着色

轴面出现浅黄、黄色、黄褐色.褐色或黑色不同程度的颜色改变。着色区域可为条纹、斑点、斑块,乃

至布满大部分袖面或整个轴面。着色是白墓病变的继发伴随现象。

3.3舶质缺损

表现为袖面细小的凹痕,较大凹窝,乃至浅层袖质较大面积的剥脱。咬合面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4氟斑牙的诊断

牙齿具有第3章的临床表现者即可诊断为氟斑牙。

5诊断要求

5.1诊断检查时自然光线要充足,要用酒精棉球擦去牙齿唇颊面的外污染物,并使牙面保持干燥。

5.2检查牙齿唇颊面牙轴质损害状况,选两颗病损最重的牙依其轴面最重损害诊断分类。

5.3乳齿、恒齿氟斑牙应分开记录。恒齿、乳齿同时存在时只查恒齿氟斑牙。

6诊断分类标准

6.11度z轴质表面有白细条纹或点状,片状白里病变,病变范围不超过牙面的四分之一。

6.22度:袖质表面出现小斑点状,片状不透明白色区域不规则地分布于牙面,个别牙面可有条纹着

色,病变范围不超过牙面的二分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1-14批准2002-05-01实施

WS/T208-2001

3

6.3

4

/

3

0

4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