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867-2019 大粒青蚕豆人工春化及栽培技术规程

DB35/T 1867-2019 Artificial vernaliza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large-grain green soybean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1867-2019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9-11
实施日期
2019-12-11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种大粒青蚕豆的产地环境、人工春化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冬种蚕豆区大粒青蚕豆标准化春化种植。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起草人:
郑开斌、李爱萍、徐晓俞、滕振勇、林碧英、陈象新、吴凌云、吴思逢、李程勋、郑海梅、黄旭旻。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867—2019

大粒青蚕豆人工春化及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rtificialvernalizationandcultivationoflarge-graingreen

broadbean

2019-09-11发布2019-12-11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1867—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环境..........................................................................1

5人工春化技术......................................................................1

6栽培技术..........................................................................2

7病虫害防治........................................................................3

8采收..............................................................................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青蚕豆病虫害防治常用化学药剂和使用方法..........................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产中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7

I

DB35/T186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开斌、李爱萍、徐晓俞、滕振勇、林碧英、陈象新、吴凌云、吴思逢、

李程勋、郑海梅、黄旭旻。

II

DB35/T1867—2019

大粒青蚕豆人工春化及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种大粒青蚕豆的产地环境、人工春化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冬种蚕豆区大粒青蚕豆标准化春化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2—2010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工春化技术thetechnologyofartificialvernalization

发芽蚕豆的人工低温处理技术。

3.2

大粒青蚕豆large-graingreenbroadbean

干种籽百粒重在160g以上的采青蚕豆。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2016的规定。

5人工春化技术

5.1品种选择

选择干籽百粒重在160g以上,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品质好、商品性好、高产、适合福建省冬季

种植的品种。目前常用的品种有:陵西一寸、大朋一寸、慈蚕1号、通蚕鲜6号等。

5.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达到GB4404.2—2010规定的要求。

1

DB35/T1867—2019

5.3浸种处理

根据播种和春化时间确定浸种时间,提前15d~25d浸种。浸种前晒种1d~2d。配制有效成分浓

度0.2%~0.3%“多菌灵”溶液,用于浸泡种子,浸泡液超出种子平面为准,在室温下浸泡8h~10h,

期间翻动种子1~2次。捞出种子,清水清洗后用清水继续浸泡8h~10h,期间换水1~2次。

5.4拌种处理

浸种后捞出种子,沥干,并使用杀菌剂拌种。使用2.5%氟咯菌腈(商品名: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或

6.5%精甲咯菌腈(商品名:亮盾)拌种,每10kg种子使用适乐时或亮盾20mL稀释成40mL~50mL溶液

拌种。

5.5催芽处理

拌种后将种子倒入塑料筐于室内催芽,塑料筐规格为(40cm~50cm)×(20cm~40cm)×(10cm~

20cm)。催芽温度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控制在90%,催芽2d~3d蚕豆种子90%露白后进行

春化。

5.6低温春化

挑去不发芽或霉烂的种子,将消毒过的塑料筐垫上纱布,用纯净水湿润纱布,倒入催芽后的蚕豆,

种子厚度不超过20cm,种子上覆盖黑色薄膜,置于2℃~4℃冷库中低温春化。

5.7春化时间

应根据开花期的提前量需要进行调节,一般为14d~21d,春化14天可提前20天开花,春化21天可

提前30天开花。

6栽培技术

6.1整地盖膜

播种或移栽前一周田间进行土壤撒施石灰处理,土壤pH值为5~6,石灰每亩适宜用量为粘土地

70kg~120kg,壤土地45kg~70kg,砂土地25kg~50kg。深耕翻晒起畦,整成畦宽1m~1.2m(带

沟)、畦高30cm~35cm的深沟高畦,四周挖好排水沟。每畦中央开沟,施入基肥,盖土整平。整畦后

覆盖黑色地膜,按种植穴距打孔,播种或定植。

6.2播种

6.2.1播种时间

根据豆荚上市时间计划和当地冬季气温情况,合理调节播种时间。福建省大部分地区适宜播种(或

育苗)时间为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闽东南适宜播种(或育苗)时间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6.2.2播种方式

6.2.2.1直播

每畦单行种植,穴距30cm~50cm,每穴1~2粒。播种前浇足底水,将经过春化的种子播于穴内,

播种后覆细土3cm~5cm。

2

DB35/T1867—2019

6.2.2.2育苗

用32孔穴盘育苗,育苗基质使用蔬菜专用育苗基质或菜园土1000kg添加12%钙镁磷50kg拌匀并进

行消毒。将经过春化的蚕豆种子播于穴盘内,每穴1粒,约1cm深,盖上基质土用水浇透。视基质干湿

情况浇水,一般每天傍晚浇水1次为宜。育苗期20d~25d,4~5张叶片时可移至大田种植。

6.2.3种植密度

播种或移栽每亩密度1800~2000株。

6.3田间管理

6.3.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