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754-2017 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报告编制规范

DB62/T 2754-2017 Report on the Specification for the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Drawing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s

甘肃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2/T 2754-2017
标准类型
甘肃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4-10
实施日期
2017-05-10
发布单位/组织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754—2017

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报告编制规范

Preparationcodefortechnicalevaluationreportofconstrutiondrawingsforlighting

protectionsystem

2017-04-10发布2017-05-10实施

发布

DB62/T2754—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3

5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内容及要求......................................................................................................4

6技术评价报告编制要求..............................................................................................................................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接闪器设计技术评价要求....................................................................................8

附录B(规范性附录)引下线设计技术评价要求...................................................................................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接地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要求................................................................................11

附录D(规范性附录)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设计技术评价要求......................................................12

附录E(规范性附录)屏蔽与布线设计技术评价要求...........................................................................13

附录F(规范性附录)浪涌保护器设计技术评价要求...........................................................................14

附录G(资料性附录)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技术评价报告模板..........................................................17

I

DB62/T275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防雷中心、甘肃永安现代防雷科技有限公司、庆阳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晶晶、丁旦、李永红、刘积林、潘卓卓、黄鹏程、柴晓玲、王琦、金建辉、

李磊、陈勇伟、李韦霖。

II

DB62/T2754—2017

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报告编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的程序、内容、报告编制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报告编制。

本标准不适用于车辆、船舶、飞机及离岸装置、高压管线、电力线、危化场所的防雷装置施工图技

术评价报告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895.22-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

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IEC60364-5-53:2001A1:2002)

GB18802.1-2011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EC61643-1:

1998)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1431-2015、GB50057-2010、GB50343-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

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21431-2015、GB50057-2010、GB50343-201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50057-2010,定义2.0.5]

3.2

接闪器air-terminationsystem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GB50057-2010,定义2.0.8]

3.3

引下线down-conductorsystem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GB50057-2010,定义2.0.9]

3.4

1

DB62/T2754—2017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GB50057-2010,定义2.0.10]

3.5

接地体earthelectrode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GB50057-2010,定义2.0.11]

3.6

接地线earthingconductor

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

[GB50057-2010,定义2.0.12]

3.7

共用接地系统commonearthingsystem

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或连接带、

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功能性接地等连接在一起构成共用的接地系统。

[GB50343-2012,定义2.0.6]

3.8

自然接地体naturalearthingelectrode

兼有接地功能、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混凝

土中的钢筋等的统称。

[GB50343-2012,定义2.0.7]

3.9

人工接地体artificialearthelectrode

为接地需要而埋设的接地体。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

[GB/T21431-2015,定义3.5]

3.10

防雷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

花板作为区界面。

[GB50057-2010,定义2.0.24]

3.11

雷电流lightningcurrent

流经雷击点的电流。

[GB50057-2010,定义2.0.4]

3.12

标称放电电流nominaldischargecurrent(In)

流过电涌保护器8/20μs电流波的峰值。

[GB50057-2010,定义2.0.32]

3.13

等电位连接网络bondingnetwork(BN)

将建(构)筑物和建(构)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

[GB50057-2010,定义2.0.22]

2

DB62/T2754—2017

3.14

浪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又称电涌保护器。

[GB50343-2012,定义2.0.16]

3.15

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technicalexaminationofconstructiondrawingsforlightning

protectionsystem

按照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的达标情况而进行的记录、查对、计算及信息综

合分析处理全过程。

3.16

四置距离foursetdistance

建筑物地面所处位置[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与相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

4一般规定

4.1评价范围

4.1.1GB50057-2010中第3章规定的防雷建筑物。

4.1.2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

游、游乐场所等社会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以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

4.1.3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4.2技术评价流程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的流程见图1所示。

3

DB62/T2754—2017

用户与技术服务机构签订《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委托书(合同)》

用户提供技术评价所需资料

制定评价方案

分析、评价、是向用户出具《补充

否符合技术标准否设计通知书》

用户通知设计单位

编制评价报告进行补充设计

报告发放用户将补充设计送达

防雷技术服务机构

资料存档

用户与技术服务机构签订《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委托书(合同)》

用户提供技术评价所需资料

制定评价方案

分析、评价、是向用户出具《补充

否符合技术标准否设计通知书》

用户通知设计单位

编制评价报告进行补充设计

报告发放用户将补充设计送达

防雷技术服务机构

资料存档

图1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流程图

4.3技术评价所需资料

在进行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时,需收集以下资料:

——项目所在地雷暴日;

——工程总平面图,含建筑物的四置距离;

——建(构)筑物建筑施工图;

4

DB62/T2754—2017

——建(构)筑物结构施工图;

——建(构)筑物电气施工图;

——其他相关资料。

4.4技术评价报告编制准则

4.4.1技术评价报告应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情况。

4.4.2技术评价过程中获取的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数据与资料均应录入报告,不应遗漏。

4.4.3技术评价报告编制应使用标准规定的术语、单位、数据、符号。

5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内容及要求

5.1防雷分类与防雷区划分

5.1.1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按照GB50057-2010第3章及第4.5.1条规定执行,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

数按照GB50057-2010附录A计算。

5.1.2建筑物防雷区的划分,按照GB50057-2010第6.2条执行。

5.1.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的划分,按照GB50343-2012第4章执行。

5.2接闪器

5.2.1评价接闪器的材质、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长度)。接闪器的材质、规格应符合附

录A中表A.1的要求。

5.2.2评价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及其与保护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与保护物之间的安

全距离应符合附录A中表A.2的要求。

5.2.3评价接闪器的安装方式。接闪器的安装分为明敷和暗敷两种方式。高层建筑物、人员密集场所

建筑物接闪器的安装必须采取明敷方式。

当接闪器明敷时:

——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表1的规定,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宜小于150mm;

——过伸缩缝时应采取弧形跨接;

——接闪带应沿女儿墙外侧边缘敷设,与边缘距离不宜大于100mm;

——接闪带的安装高度应大于女儿墙宽度的1/2,同时不小于接闪带到女儿墙外侧边缘的水平距离。

表1明敷接闪导体和引下线固定支架的间距

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

布置方式

mmmm

安装于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5001000

安装于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5001000

安装于从地面至高20m垂直面上的垂直导体10001000

安装在高于20m垂直面上的垂直导体5001000

5.2.4评价接闪网格的设计。接闪网格的设计要求应符合附录A中表A.2的要求。

5.2.5专用接闪杆应能承受0.7kN/m2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大于11级大风的地区,宜增大接闪杆

的尺寸。

5.2.6评价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物体(如铁爬梯、水管、透气管等)的防雷设计。应符合GB50057-2010

中第4.5.7条规定。

5

DB62/T2754—2017

5.2.7评价建筑物防侧击雷措施。防侧击雷的接闪器敷设要求应符合GB50057-2010中第4.2.4条第7

款、第4.3.9条及第4.4.8条的规定。

5.3引下线

5.3.1评价引下线的材质、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材质、规格符合附录B中表B.1的要

求。

5.3.2评价引下线间距及引下线的数量。引下线间距及数量应符合附录B中表B.2的要求。

5.3.3当利用柱筋作为引下线时:

——应选用结构柱外侧柱筋;

——当柱筋直径大于等于16mm时,柱筋利用数量不应少于2根;

——当柱筋直径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16mm时,柱筋利用数量不应少于4根;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周边结构柱设置。

5.3.4评价引下线的防腐措施。防腐措施应符合GB50057-2010第5.2.9条要求。

5.3.5当引下线明敷时,固定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本规范表1的规定。

5.3.6评价各类信号线路、电源线路与引下线之间距离。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0m,交叉净距不应小于

0.3m。

5.3.7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距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宜小于3m。

5.3.8评价引下线冲击接地电阻值。冲击接地电阻值应符合附录B中表B.2的要求。

5.4接地装置

5.4.1评价自然接地体材质、规格、预埋深度,计算自然接地体的表面积。应符合附录C中表C.1的

要求。

5.4.2评价人工接地体材质、取材规格、截面积、厚度、长度、间距、预埋深度。应符合附录C中表

C.2及表C.3的要求。

5.4.3评价接地电阻值。各类防雷建筑物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GB50057-2010中第4章的要

求。其他行业有关标准规定的设计要求值应符合GB/T21431-2015中表3。

5.4.4评价开关柜、配电屏(箱)、电力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及各种用电设备、因绝缘破损而可能

带电的金属外壳、电气用的独立安装的金属支架及传动机构、电缆的金属外皮、插座的接地孔,应采用

专用接地(或接零)支线,与接地(或接零)干线可靠相连。当采用单独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不

大于4Ω。

5.4.5所有正常情况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包括配电箱金属外壳、插座接地孔、荧光灯支架等)

应与保护地线可靠连接。

5.4.6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

接地体。

5.4.7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或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与被保护物及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

物之间的间隔距离应按照GB50057-2010中第4.2.1条计算,且不得小于3m。

5.5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

5.5.1评价等电位连接。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0B)与第一防护区(LPZ1)

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MEB),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

每层楼宜设置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FEB);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LEB)。

6

DB62/T2754—2017

5.5.2穿过各防雷区界面的金属物和建筑物内系统,以及在一个防雷区内部的金属物和建筑物内系统,

其等电位连接符合GB50057-2010第6.3.4条规定。

5.5.3各电源PE线应连接到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上。

5.5.4电气装置的接地干线应连接到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上。

5.5.5以下金属部分不适合当作等电位连接线:

——金属水管;

——输送爆炸气体或液体的金属管道;

——正常情况下承受机械压力的结构部分;

——易弯曲的金属部分;

——钢索配线的钢索。

5.5.6电子信息系统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设计应符合附录D中表D.1要求。

5.5.7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应符合附录D中表D.2的要求。

5.5.8第一、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内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

5.5.9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

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5.6屏蔽与布线

5.6.1金属导体,电线屏蔽层及金属线槽(架)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