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86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T010—1986
青海省油菜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1986-12-16发布1986-16-2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010—1986
前言
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公司、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仁昌王龙骧强中发徐平印
I
DB63/T010—1986
青海省油菜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从事油莱育种、品种比较试
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原(良)种生产时对品种的观察记载。
2类型
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
3品种名称及来源
品种名称:原代号、曾用名、现定名,国外引种原名、译名。
3.1种名
3.2品种来源
4记载项目和标准
4.1生育期
4.1.1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4.1.2出苗期:全田75%的苗出土,子叶平展的日期。
4.1.3第一真叶期;全田75%的幼苗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的日期。
4.1.4五叶期:全田50%植株第五片真叶展开的日期。
4.1.5现蕾期:全田50%植株揭开心叶,可见花蕾的日期。
4.1.6抽苔期:全田50%植株主茎伸长,顶端距子叶节的长度,甘蓝、芥菜型为10厘米,白菜型为
2~3厘米的日期。
4.1.7初花期:全田25%植株的主花序开始开花的日期。
4.1.8盛花期:全田75%植株花序开花的日期。
4.1.9花期:全80%植株花序的花瓣完全凋谢的日期。
4.1.10绿熟期:全田75%角果色泽由绿转黄的日期。
4.1.11成熟期:全田75%角果呈现本品种成熟特征的日期。
4.1.12收割期:实际收割的日期,并进行下述三种情况的记载,即收割在成熟前成熟后和成熟期一致。
4.2生育天数及积温
4.2.1播种期至出苗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4.2.2出苗期至五叶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4.2.3五叶期至始花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4.2.4始花期至终花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4.2.5终花期至成熟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4.2.6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4.2.7全生育期;播种至成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4.3属性
根据通过春化阶段所需温度条件,分为冬性、半冬性、春性三类。
1
DB63/T010—1986
4.4形态特征(本条各项除有专门要求者外,均取有代表性植株:甘蓝型、芥菜型10株以上,白菜
型25株以上作为观测材料,计平均值,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
4.4.1苗
4.4.1.1子叶形状:在2~3片真叶时观察,一般分心脏形、肾脏形和叉形三种。
4.4.1.2幼茎色泽:第一片真叶出现时观察下胚轴的色泽,分淡绿、绿、紫绿、紫红色。
4.4.1.3心叶色泽:观察3~4片真叶时,尚未展开的心叶色泽,分黄绿、绿、淡紫、紫色。
4.4.1.4刺毛:4~5片真叶时观察,指明刺毛着生部位,分多、少、无三种。
4.4.1.5生长习性:观察抽苔前的生长状态,分三种。
匐匍:叶片与地面夹角30度以下。
半直立:叶片与地面夹角30~60度。
直立:叶片与地面夹角60度以上。
4.4.2叶
4.4.2.1缩茎叶,伸长茎叶:甘蓝型和芥菜型于7~9片真叶至始花期观察,白菜型于2~5片真叶至
始花期观察。
(1)叶型:分以下三种。
完整叶:叶身完整无裂片,形状分椭圆形、匙形、卵圆形、倒卵圆形和披针形。
裂叶:着生在主茎中下部多为裂叶,它又分为浅裂叶和深裂叶两种。浅裂叶的叶片下部的缺刻不迭
中肋,未形成侧裂片,深裂叶的叶片下部有深至中肋的侧裂片,一般成对着生,对数不等。有的叶
身基
部两侧向下延伸包围茎部,形似耳状,又称叶翅。裂叶上部叶面积较大的称裂顶叶,形状分为长圆、
半椭圆等。
(1)花叶:叶片深裂至中肋,叶身呈不规则缺裂。
(2)叶色:分绿、淡绿、深绿、灰绿、黄绿、灰蓝、微紫、深紫色等。
(3)叶脉色泽:分白、淡绿、紫色。
(4)叶柄:分长、短、有、无四种。叶柄有裙边的,裙边宽于中肋者为无柄叶,窄于中肋者为有
柄叶。叶柄占全叶长1/3以下者为短柄叶,1/3以上者为长柄叶。
(5)叶缘:观察完整叶和裂顶叶边缘的形状,分全缘、波状、深波状、锯齿状、钝齿状、浅圆裂
状等。
(6)蜡粉:分多、少、无三种。
4.4.2.2苔茎叶
(1)叶形:一般分披针形、倒披针形、狭长三角形、长卵圆形、剑叶形,花叶形、心脏形等。
(2)着生状态:分有柄叶和无柄叶两种着生。有柄叶的:生有叶柄,以柄基着生在茎上,并量其
长度(厘米),无柄叶的:以叶基着生在茎上,其状态又分半抱茎和全抱茎。
4.4.3茎和分枝
4.4.3.1苔茎色泽:分淡绿、绿、深绿、淡紫、紫色五种。
4.4.3.2苔茎蜡粉:分多、少、无三种。
4.4.3.3苔茎刺毛:分多、少、无三种。
4.4.3.4根茎粗:抽苔期和成熟期分别测定近子叶节处的直径(厘米)。
4.4.3.5茎粗:成熟期测定主茎距子叶节10—15厘米处(白菜型),20—25厘米处(甘蓝型和芥菜
型)的直径(厘米)。
4.4.3.6有效分枝部位:测量主茎下最低一个第一次有效分枝着生处至子叶节的距离(厘米)。
4.4.3.7有效分枝:分以下几种。
(1)第一次有效分枝数:观测着生在主茎上的具有一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数。
(2)第二次有效分枝数:观测着生在第一次有效分枝上的具有一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数。
2
DB63/T010—1986
(3)第三、四次有效分枝数,依上法类推。
4.4.3.8分枝习性:终花期观察第一次分枝在主茎上着生的状态。集中着生于主茎上部的为上生分枝
型,集中着生于主茎下部的为下生分枝型,在茎上均匀分布的为匀生分枝型。
4.4.3.9株型:成熟期观察植株形态,分以下三种。
(1)筒型:主花序不发达、分枝多集中于下部,植株较矮,分枝顶端一般与主花序顶端相齐。
(2)扇型:主花序发达,分枝部位较低,分枝从上到下形成梯度。
(3)帚型:主花序发达,分枝多集中在主茎上部。
4.4.3.10主花序长度:成熟期测量主花序顶端至主花序基部叶节处的长度(厘米)。
4.4.3.11主花序有效长度:测量主花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2514.2-1993 冷冲模模板 矩形固定板 1993-03-29
- SJ/T 9550.30-1993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质量分等标准 1993-09-03
- HB 5553-1981 柱面接嘴 1980-01-01
- QJ 997.6-1986 铣床辅助工具 截短莫氏锥柄立铣刀夹头(尾锥7:24 40~50号,内锥莫氏3~4号) 1986-04-05
- HB 3911-1987 滚花圆头压紧螺钉 1987-04-08
- HB 2057-1974 游尺框架 1974-11-11
- GB/T 1952-1980 船用低压外螺纹青铜止回阀 1980-05-15
- JB/T 8774.1-1998 机床电气系统辅件 扎带 1998-07-17
- HB 3321-1980 压件 1980-06-04
- HB 5668-1982 无扩口管接头的螺纹部分 198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