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809-2019 气象服务数据接口规范

DB41/T 1809-2019 Meteorological service data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1809-2019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3-19
实施日期
2019-06-19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809—2019

气象服务数据接口规范

2019-03-19发布2019-06-19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80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婉、郭学峰、武鹏、徐鹏、冯杉、杜明哲、刘玉珠、董艳新、俆延锋、张九

营、李宁、徐慈远。

I

DB41/T1809—2019

气象服务数据接口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服务数据接口的术语和定义、访问方法、授权机制、效能要求和接口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服务数据接口的设计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服务数据

在公众、行业等气象服务中向用户提供的气象数据。

4访问方法

4.1访问地址

气象服务数据接口访问地址应采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URL中的服务器地址宜采用域名,不宜

采用IP地址。

4.2访问步骤

气象服务数据接口按以下步骤访问:

a)用户应通过气象服务数据接口单位提供的气象服务数据系统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申请注

册用户名和密码。或应由气象服务数据接口单位给用户在平台上创建用户名和密码;

b)用户应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平台,申请气象服务数据接口访问账号APPid和气象服务数据接

口访问密钥Key(Key应具有有效期,有效期内用户可重复使用,超过有效期系统为用户重新

生成Key值);

c)用户应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平台,获取气象服务数据接口资源访问地址;

d)用户应在气象服务数据资源地址中加入APPid和Key,形式为“&appid=<APPid>&key=<Key>”,

生成服务资源请求地址;

e)用户应采用HTTP协议中的POST方法调用气象服务数据资源请求地址,获取返回结果。

4.3服务请求

1

DB41/T1809—2019

4.3.1服务请求字符串编码

服务请求字符串编码宜采用UTF-8字符集。

4.3.2服务请求参数

位置参数

位置参数可采用下列五种编码之一:

a)按GB/T2260—2007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所有行政区划的位置参数应为12

位,如果是省、市、县、乡镇等不足12位的用数字“0”补全(河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见附录A表A.1);

b)气象台站区站号(河南省气象台站区站号见附录A表A.2);

c)气象台站字母代号编码(河南省气象台站字母代号编码见附录A表A.3);

d)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经纬度信息;

e)其它约定的位置信息。

时间参数

时间参数宜采用YYYYMMDDHHmmSS的格式。

其中,YYYY表示年(4位),MM表示月(2位),DD表示日(2位),HH表示小时(2位,24小时制),

mm表示分钟(2位),SS表示秒(2位)。

如无特殊说明,时间应为UTC时间。

4.3.3请求字符串的组成

服务请求字符串应包含服务请求参数、访问密钥等信息,不应包含明文密码等敏感信息。

4.4服务响应

4.4.1返回格式

气象服务数据接口宜以JSON格式返回结果(JSON格式示例见附录B)。

返回结果应包括响应代码、响应消息和数据体三部分。其中:

a)响应代码resCode格式宜为整数型(响应代码见附录C);

b)响应消息resMsg格式宜为字符型,返回内容应为响应代码resCode的详细说明(响应消息见

附录C);

c)数据体data格式宜为数组型,返回内容应为气象服务数据的具体描述。

4.4.2返回结果编码

返回结果编码宜采用UTF-8字符集。

5授权机制

5.1用户授权要求

气象服务数据接口宜通过加密算法对用户进行授权。

5.2用户授权算法

2

DB41/T1809—2019

宜将接口请求参数按照顺序拼接成字符串,加上时间戳(格式为YYYYMMDD)形成新的字符串,对新

字符串做MD5消息摘要算法的32位加密,形成Key值。

其中,YYYY表示年(4位),MM表示月(2位),DD表示日(2位)。

6效能要求

6.1并行性

气象服务数据接口应提供多用户并行访问支持。

6.2响应时间

气象服务数据接口响应时间应小于500ms。

7接口说明

气象服务数据接口单位应提供接口说明,并应与气象服务数据接口一起提交用户使用。

接口说明应包括气象服务数据接口描述、调用请求方式、参数说明、常用参数代码等内容,并给出

数据接口调用示例代码(数据接口说明示例见附录D)。

3

DB41/T1809—2019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位置参数编码

A.1河南省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见表A.1。

表A.1河南省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单位名称行政区划单位名称行政区划单位名称行政区划

河南省410000000000内黄县410527000000南阳市411300000000

郑州市410100000000林州市410581000000宛城区411302000000

中原区410102000000鹤壁市410600000000卧龙区411303000000

二七区410103000000鹤山区410602000000南召县411321000000

管城回族区410104000000山城区410603000000方城县411322000000

金水区410105000000淇滨区410611000000西峡县411323000000

上街区410106000000浚县410621000000镇平县411324000000

惠济区410108000000淇县410622000000内乡县411325000000

中牟县410122000000新乡市410700000000淅川县411326000000

巩义市410181000000红旗区410702000000社旗县411327000000

荥阳市410182000000卫滨区410703000000唐河县411328000000

新密市410183000000凤泉区410704000000新野县411329000000

新郑市410184000000牧野区410711000000桐柏县411330000000

登封市410185000000新乡县410721000000邓州市411381000000

开封市410200000000获嘉县410724000000商丘市411400000000

龙亭区410202000000原阳县410725000000梁园区411402000000

顺河回族区410203000000延津县410726000000睢阳区411403000000

鼓楼区410204000000封丘县410727000000民权县411421000000

禹王台区410205000000长垣县410728000000睢县411422000000

祥符区410212000000卫辉市410781000000宁陵县411423000000

杞县410221000000辉县市410782000000柘城县411424000000

通许县410222000000焦作市410800000000虞城县411425000000

尉氏县410223000000解放区410802000000夏邑县411426000000

兰考县410225000000中站区410803000000永城市411481000000

洛阳市410300000000马村区410804000000信阳市411500000000

老城区410302000000山阳区410811000000浉河区411502000000

西工区410303000000修武县410821000000平桥区411503000000

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