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991-2021 自然资源卫片执法监测规范

DB63/T 1991-2021 Natural resource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satellite imagery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991-2021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1-12-17
实施日期
2022-01-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CCSA77

备案号:85507-2021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991—2021

自然资源卫片执法监测规范

2021-12-01发布2022-01-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1991—2021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总则..............................................................................2

6资料收集与整理....................................................................4

7DOM制作...........................................................................5

8监测图斑提取......................................................................6

9监测图斑合法性判定................................................................7

10外业调查.........................................................................7

11质量控制.........................................................................7

12成果汇总.........................................................................8

附录A(资料性)相关数据格式、命名规则表.........................................10

附录B(资料性)DOM元数据属性结构...............................................11

附录C(资料性)监测图斑属性结构.................................................12

附录D(资料性)监测图斑类型分析表...............................................13

I

DB63/T199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办公室、青海省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青海省地

理信息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青海省自然资源遥感中心、青海省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晓丽、南炳君、周敬平、许长军、马旭燕、杨鸿海、林东、杨炯、张云红、

祝可娟、于晓晶、王琳、张富玲、李启发、赵闯姓、李红英、王转、王永明、李龙、张理黎、薛琳。

本文件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监督实施。

II

DB63/T1991—2021

引言

自然资源卫片执法监测是构建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新格局的重要环节,对实现自然资源违法的整

体监管,提升自然资源执法的反应和处置能力有重要作用,制定自然资源卫片执法监测的规范,用于规

范我省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中各类生产数据的数学基础、精度指标、组织结构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III

DB63/T1991—2021

自然资源卫片执法监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资源卫片执法监测的内容、方法、要求、成果整理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自然资源卫片执法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4950-2009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TD/T1010-2015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卫星像片图(卫片)satelliteimagemap

通过卫星摄影获取的光学像片,按一定的几何精度要求处理的数字正射影像图,镶嵌形成的影像图,

并叠加监测信息及有关要素后形成的专题影像图片。

[GB/T14950—2009,改写6.59]

3.2

监测图斑monitoringpolygon

通过不同时相数字正射影像图对比,提取地表变化信息,勾绘的单一地类封闭图斑。

3.3

图斑编号thenumberofpolygon

对监测单元内图斑编定的唯一序号。

3.4

合法性审查legalityreview

将监测图斑与各类规划审批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对其合法性进行预判。

3.5

1

DB63/T1991—2021

疑似违法图斑uspectedillegalpatternandspots

对监测图斑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存在疑似违法信息的图斑。

3.6

采样间隔samplinginterval

指处理后的数字正射影像图相邻像素中心点间的空间距离。

[GB/T14950—2009,改写5.159]

3.7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orthophotomap

经过正射投影改正的影像数据集。

[GB/T14950—2009,成果6.26]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EMDigitalElevationModel(数字高程模型)

——DOMDigitalOrthophotoMap(数字正射影像图)

5总则

5.1数学基础

5.1.1坐标系统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5.1.2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5.1.3投影方式

釆用高斯一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釆用3°分带;当监测单元跨带时,应进行换带处理,以

面积较大的区域为基准,统一到一个分带之中。

5.2图斑类型

参照自然资源部下发图斑类型。

5.3精度指标

5.3.1DOM精度

5.3.1.1控制点残差

2

DB63/T1991—2021

纠正控制点或配准控制点残差的中误差不应大于表1的要求,特殊地区可放宽0.5倍(特殊地区指大

范围林区、水域、阴影覆盖区、冰雪覆盖区、冰川、常年积雪、沙漠、沼泽或滩涂等)。取中误差的两

倍为其限差。

表1控制点残差中误差

单位为像素

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

中误差1.02.0

5.3.1.2DOM平面精度和接边限差

DOM平面精度不应大于表2的要求。在特殊困难地区(大面积水域、沙漠、戈壁以及地形起伏剧烈等)

正射影像生产精度要求可适当放宽。

表2DOM平面精度和接边限差

单位为像素

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

平面精度2.03.0

县域内接边限差2.04.0

县域间接边限差2.04.0

5.3.2影像分辨率

影像分辨率根据卫片执法监测的要求和基础影像数据源的情况确定,宜采用优于2米的多源卫星遥

感数据。

5.3.3影像色彩模式及像素位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色彩模式为RGB彩色,像素位为8位(比特)/通道。

5.3.4最小监测图斑面积

依据卫星影像分辨率确定最小监测图斑面积,具体要求见表3,特定目标监测可根据遥感影像分辨

率与实际应用需求调整。

表3影像空间分辨率与最小监测图斑面积对应关系表

影像空间分辨率/m最小监测图斑面积/㎡

≤0.550

≤1200

≤2330

5.3.5监测图斑采集平面精度

采集的地物界线和位置与影像上地物的边界和位置的对应程度。影像上分界明显的监测图斑分类界

线以及定位点的采集精度应控制在1个像素以内。特殊情况下,如高层建筑物遮挡、阴影等,采集精度

原则上应控制在2个像素以内。

3

DB63/T1991—2021

5.4数据格式

5.4.1DOM

DOM成果由数字正射影像文件、记录影像坐标信息的影像信息文件、记录影像投影信息的投影信息

文件和元数据文件组成。具体命名和格式参见附录A。

5.4.2监测图斑

包括不同图斑分类信息的数据集。具体命名和格式参见附录A。

5.4.3疑似违法图斑小影像

监测时段内不同时相影像叠加疑似违法图斑数据制作的影像底图。具体命名和格式参见附录A。

5.5监测单元

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监测单元。

5.6计量单位

5.6.1图斑数量

采用“个”。

5.6.2监测面积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