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182-2014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DB34/T 2182-2014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rmite prevention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4/T 2182-2025 | 页数:3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182-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9-23
实施日期
2014-10-23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白蚁防治设计、检查、预防、灭治、施工、验收、回访复查、药物和器械管理、档案管理、附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水土保持林木、苗圃的白蚁防治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滁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滁州市水利局、滁州市南谯区白蚁防治所、广德县水务局。
起草人:
刘向阳、何翠敏、肖承宏、夏汇彬、彭忠涛、赵永利、王久方、陈亮、尹立志、曹岱、李素海、李静晓。
出版信息:
页数: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20.99

P09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182—2014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TermiteControlforWaterConservancyProject

文稿版次选择

2014–09-23发布2014-10-23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182—2014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白蚁防治设计......................................................................2

5.1一般规定......................................................................2

5.2设计要求......................................................................2

6检查..............................................................................2

6.1检查范围......................................................................2

6.2检查分类......................................................................3

6.3检查内容......................................................................3

6.4检查方法......................................................................3

6.5危害等级......................................................................3

6.6检查记录与报告................................................................4

6.7应急处置......................................................................4

7预防..............................................................................4

7.1化学屏障......................................................................4

7.2物理屏障......................................................................5

8灭治..............................................................................5

8.1诱杀..........................................................................5

8.2喷粉..........................................................................5

8.3挖巢..........................................................................6

8.4灌浆..........................................................................6

8.5监测-控制.....................................................................7

9施工..............................................................................9

9.1一般规定......................................................................9

9.2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9

9.3施工安全......................................................................9

10验收............................................................................10

10.1维修、养护水利工程白蚁防治验收标准..........................................10

10.2基建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程验收................................................10

I

DB34/T2182—2014

10.3验收资料.....................................................................10

11回访复查.........................................................................11

12药物和器械管理...................................................................11

12.1一般要求.....................................................................11

12.2药物的选用...................................................................11

12.3药物仓储与运输...............................................................11

13档案管理.........................................................................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查用表.......................................................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例图示.......................................................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报告要求.......................................................16

附录D(规范性附录)防治工程用表...................................................17

附录E(规范性附录)回访复查用表...................................................25

II

DB34/T218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水利管理处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水利厅。

本标准起草单位:滁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滁州市水利局、滁州市南谯区白蚁防治所、广德县水务

局。

本标准起草人:刘向阳、何翠敏、肖承宏、夏汇彬、彭忠涛、赵永利、王久方、陈亮、尹立志、曹

岱、李素海、李静晓。

III

DB34/T2182—2014

引言

白蚁危害是水利工程的重要隐患之一,目前尚无行业和地方标准。为规范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

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安徽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现状,借鉴省内外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成果,

依据相关标准制定。

本标准征求了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白蚁防治单位的意见,经省内外专家审查修改完善后,由安徽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V

DB34/T2182—2014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白蚁防治设计、检查、预防、灭治、施工、

验收、回访复查、药物和器械管理、档案管理、附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水土保持林木、苗圃的白蚁防治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768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50768中界定的术语,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termitecontrolforwaterconservancyproject

对满足规程适用范围的水利工程主体及周边区域的白蚁危害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从而预防和控制

白蚁对水利工程造成危害的行为。

3.2

蚁患区termiteinfestingarea

受白蚁危害的水利工程主体及其周边区域。

3.3

蚁源区termitesourcearea

在蚁患区范围之外一定范围内存在白蚁危害,且可能转移危害到水利工程主体的区域。

3.4

泥线mudtube

白蚁在危害物外表或地表所筑的条状遮蔽物。

3.5

泥被mudshelter

1

DB34/T2182—2014

白蚁在危害物外表或地表所筑的片状遮蔽物。

3.6

菌圃fungusgarden

质轻、多孔海绵状的疏松组织,由菌丝、泥土和大量植物残体的白蚁排泄物组成,颜色灰白至深褐

色,表面结构如核桃,是白蚁培养真菌的基质,也是蚁巢的重要组成部分。

4总则

4.1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提倡使用环保型白蚁防

治技术,减少化学药物使用的理念。

4.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白蚁防治应纳入建设项目内容,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管理。

4.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制定年度白蚁防治计划,落实专项防治经费。

4.4承担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施工的单位应具备白蚁防治专业和水利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防治人员必

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白蚁防治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新建、改建、扩建和除险加固水利工程应对白蚁危害作出评价。

5.1.2评价内容应包括白蚁危害和检查情况,分析历次蚁患发生时间、防治方法、防治效果,结合专

项检查情况,综合评估危害等级。

5.1.3新建水利工程,应查明水利工程的基础、土料场和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白蚁,有白蚁发生的地方

应查明白蚁活动情况,确定白蚁种类、种群密度和危害程度,提出白蚁防治设计方案。

5.1.4改建、扩建、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的水利工程,应对蚁患区和蚁源区进行白蚁危害检查,提出

白蚁防治设计方案。

5.1.5水利工程主体项目施工前,必须对工程进行基础清理和药物处理,对周边环境白蚁危害进行灭

治。

5.2设计要求

白蚁防治设计应含下列内容:

a)工程主体概况。

b)白蚁专项检查情况。

c)白蚁防治技术方案。

d)白蚁防治经费概算。

6检查

6.1检查范围

6.1.1蚁患区。水库工程为距大坝两端及坝脚线各50m范围以内,堤防工程为距堤脚线30m范围

以内,高填方渠道为距堤脚线10m范围以内。

2

DB34/T2182—2014

6.1.2蚁源区。水库工程为距大坝两端及坝脚线50m~200m范围内,堤防工程为距堤脚线30m~

100m范围内,高填方渠道为距堤脚线10m~50m范围内。

6.2检查分类

6.2.1白蚁检查分日常检查,定期普查和专项检查。

6.2.2日常检查。由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承担,一般结合工程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进行,重点

检查曾经发生蚁害的部位。

6.2.3定期普查。由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承担(或委托给白蚁防治单位),一般每年开展2次,可

选择每年春季和秋季,春季普查时间为4月至6月,秋季普查时间为9月至11月。

6.2.4专项检查。由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牵头,白蚁防治单位参加,对水利工程进行专

项检查。

6.3检查内容

6.3.1依据水利工程主体是否有散浸、漏水、跌窝等现象,辨析是否因白蚁危害引起。

6.3.2水库大坝、堤防迎水面浪渣中是否有白蚁蛀蚀痕迹。

6.3.3工程表面泥被、泥线的分布密度、分飞孔数量和真菌指示物等。

6.3.4蚁患区、蚁源区范围内树木和植被上泥被泥线分布情况。

6.3.5借助仪器设备探测水利工程主体是否有白蚁巢穴。

6.4检查方法

6.4.1人工法

——目测法。在蚁患区及蚁源区根据白蚁活动时留下的地表迹象和真菌指示物来判断是否有白蚁危

害。

——锹铲法。在白蚁经常活动的部位,用铁锹或挖锄将白蚁喜食的植物根部翻开,或在白蚁活动部

位开挖探测沟,查看是否有白蚁活动迹象。

6.4.2引诱法

——引诱坑。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和渠堤内外坡挖长0.5m、宽0.4m、深0.3m的坑,坑内放

置饵料,坑间距3m,行间距3m,呈梅花状排列。

——引诱堆。把饵料直接放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内外坡的表面,用土块或石块压好。堆间距3m,

行间距3m,呈梅花状排列。

——引诱桩。把白蚁喜食的带皮干松木桩一端削尖,直接插入工程土体内。桩间距2m,行间距2

m,呈梅花状排列。

6.4.3仪器探测法

应用探地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等仪器探测白蚁巢穴。

6.5危害等级

6.5.1等级分类

白蚁危害等级分重大危害、严重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6.5.2等级判定

3

DB34/T2182—2014

a)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为重大危害。

——蚁巢处于成年巢期,巢龄10年以上;

——空腔容积达5m3以上;

——工程主体有贯穿性蚁道;

——因白蚁活动造成漏洞、跌窝等危害水利工程安全的重大险情;

——成片水保林木(含苗木)80%以上存在白蚁危害。

b)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为严重危害。

——蚁巢进入成熟巢期,巢龄5年以上;

——工程主体上发现有分飞孔;

——因白蚁危害造成散浸、湿坡等危害水利工程安全的一般性险情;

——成片水保林木(含苗木)60%以上存在白蚁危害。

c)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为中度危害。

——蚁巢尚处幼年巢期,巢龄5年以下;

——堤防或渠道1000m长度内白蚁活动痕迹多于5处;

——大坝100m长度内白蚁活动痕迹多于5处;

——成片水保林木(含苗木)30%以上存在白蚁危害。

d)有白蚁活动痕迹或白蚁活体,但尚未达到中度危害程度的为轻度危害。

6.6检查记录与报告

6.6.1对白蚁地表活动痕迹或仪器探测到有白蚁隐患位置应在水利工程白蚁普查登记表(见附录A)

中绘制分布示意图。

6.6.2示意图按照附录B绘制。

6.6.3及时编写检查报告(见附录C)。检查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普查情况和防治建议。

6.6.4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白蚁检查结果。

6.6.5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逐年将白蚁检查、防治资料收录整编,建立白蚁防治档案。

6.7应急处置

6.7.1发生重大危害蚁情时,应启动白蚁防治应急预案。

6.7.2发生严重危害蚁情时,应安排专人进行观测,并尽快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6.7.3发生中度危害及发生大面积突发性白蚁活动时,应立即标识和用防蚁沟封闭白蚁危害区域,进

行灭杀,加强观测、做好记录。

6.7.4汛期或高水位期间,由蚁害导致工程出现散浸、漏水、跌窝等险情时,按照“先抢险后治蚁”

的原则进行应急抢险,水位退至安全水位以下再进行白蚁危害处置。

7预防

7.1化学屏障

7.1.1一般规定

a)化学屏障采用的药物应根据周围环境和土壤性质进行选择。

b)化学屏障应设置在堤(坝)背水坡草皮下或0.1m土层下,或坝两端与山体相连部位,或堤

(坝)防渗墙部位。化学屏障设置应具有连续性。

c)新建、改建、扩建以及除险加固水利工程,化学屏障设置应结合主体工程施工同时完成。

4

DB34/T2182—2014

7.1.2化学屏障设置

a)化学防蚁阻隔层。设置在堤(坝)背水坡草皮下或0.1m土层下,厚度不少于0.2m,按规

定配制药液,使用剂量为3L/㎡~5L/㎡。

b)化学防蚁阻隔沟。设置在堤(坝)蚁害较重部位与较轻部位之间,或大坝两端与山体相连部位。

防蚁阻隔沟深度为1.2m~1.5m、宽度为0.7m~0.9m。按规定配制药液,使用剂量应为2

L/㎡~3L/㎡。

c)化学防蚁防渗墙。防渗墙施工时,在浆液中或回填体中加入白蚁防治药物,形成防蚁防渗墙。

按规定配制药液,使用剂量应为25L/m3~30L/m3。

7.1.3施工方法

a)化学防蚁阻隔层。在背水坡坡面整平后,草皮栽植前,低压喷洒白蚁防治药液,坡面土壤板结

时应疏松0.2m厚土层,再喷洒药液。喷洒药液后应立即铺盖草皮或覆盖0.2m厚工程原土

料。

b)化学防蚁阻隔沟。防蚁阻隔沟开挖完成后,先在沟的底部和沟壁喷洒药液,回填0.3m土层

后,在回填土上喷洒药液,逐层回填、喷药、夯实,直至填平。

c)化学防蚁防渗墙。防渗墙施工时,将白蚁防治药物加入浆液或回填体中,搅拌均匀,随浆液或

回填体注入堤(坝)体内。

7.2物理屏障

7.2.1物理防蚁阻隔层

采用粒径2mm~4mm的煤渣或粗砂在坝迎水坡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坡脚以上,或堤防迎水坡

设防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坡脚以上部位设置0.2m厚的防蚁阻隔层。

7.2.2物理防蚁阻隔沟

采用1:9比例的石灰土在坝两端与山坡连接处,从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坡脚以上部位设置深

1.5m、宽0.7m~0.9m的防蚁阻隔沟。防蚁阻隔沟回填按每0.5m为一层回填、夯实。

8灭治

8.1诱杀

8.1.1诱饵剂诱杀

把白蚁喜食的植物与药物混合制成饵剂,投放到白蚁经常活动的泥被、泥线、蚁道、分飞孔内或投

放到诱杀堆、诱杀坑内诱使白蚁取食,杀灭白蚁。

8.1.2灯光诱杀

白蚁繁殖分飞季节的傍晚,在距蚁患区80m以外的地点和蚁源区安置灯光设施,并在灯光下设置

面积大于3㎡的药水池,通过灯光诱集繁殖蚁,落水灭杀。也可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