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362-2000 FA旱地龙应用推广技术规范
DB63/T 362-2000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FA drought-resistant dragonfl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0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10880-2000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T362—2000
FA旱地龙应用推广技术规范
2000-06-20发布2000-08-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362—2000
FA旱地龙应用推广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FA”旱地龙技术,在应用推广中的赃,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海拔1800-3400米区域内的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果树林木、花卉以及牧草等FA
旱地龙的使用。
2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FA:黄腐植酸,即,溶水溶酸的腐植酸。
2.2FA旱地龙:多功能植物抗旱生长营养剂。
2.3抗逆性:是指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对不良环境的缓冲、适应能力。对土壤水份、养份、气温、光照、
病虫害等某一因素处于“过度”或“缺乏"状态时FA旱地龙的抗御能力。
3推广应用规划设计
3.1应用区域
FA旱地龙抗旱、节水、增产技术,在省内西宁、海东、海南、海西、黄南、海北等州(地、市)的海
拔1800~3400米的区域内水地、旱地作物及牧草上应用。
3.2适用的作物
麦(谷)类、油菜、豆类、马铃薯、蔬菜、果树林木、牧草、花卉等。
3.3推广应用技术的选择
FA旱地龙在规划应用区域内的各类植物中应用时,根据不同作物种类,选择拌、浸、啧、随水灌等
技术方法,按标准规定用量可单行使用或结合使用,均为有效。
4FA旱地龙产品质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4.1主要技术指标
4.1.1FA旱地龙中含有10余种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并含有15种氨基酸,每百克产品达0.5克;
旱地龙的主要指标以酸溶有机物、有效磷、水不溶物、PH值等进行检验测控。
4.1.2酸溶有机物。FA旱地龙的主要成份是溶酸性小分子量黄腐酸,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腐植酸有机
物含量浓缩值大于等于4%时为合格,大于8%时为优质品。
4.1.3有效磷指标。在FA旱地龙产品中,为植株生长发育提供有效的磷源含量指标大于2%。
4.1.4水不溶物。使用该产品时,沉淀形成的无效水不溶絮凝物百分含量小于2为合格。
4.1.55PH值指标。水溶性FA旱地龙对各种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参与反应过程的pH值以每毫升1%
水溶液计为1.5—3.5。
4.2产品质量指标检测
当供需双方在推广应用中,对旱地龙产品质量标准指标发生异议时,可按生产企业标准和国家有关
规定,在商定的仲裁单位进行检验。
5FA旱地龙作用机理和抗旱功能
见附录A。
1
DB63/T362—2000
6FA旱地龙技术对各类植物应用方法及用量
同附录B。
6.1小麦、青稞、谷类等
6.1.1拌(浸)种用量及方法。播前拌种:亩用“旱地龙”50。55克,溶于2公斤水中,搅拌均匀后即
可拌25公斤籽种;播前浸种:用“旱地龙"50克,溶于50公斤水中,搅拌均匀后浸籽种25公斤。
(a)拌种方法:先按规定的配合比配制拌种液,再均匀地浇拌在籽种上,然后堆闷30分钟至1小时,
摊开晾干播种。
(b)浸种方法:在水缸或水桶等容器中,按照规定配比配制浸种液,搅拌均匀后加入籽种泡l-3小
时,以完全浸没籽种为宜,浸后捞出晾干播种。
6.1.2喷施用量及方法。每亩每次用旱地龙70。80克(高海拔及酸性土壤取下限,反之取上限),溶于
50公斤水中,将溶液搅拌均匀,在作物生长的苗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啧一次,若遇严重旱情增加喷
施次数或增加喷施浓度至300倍,即:70克旱地龙兑水25公斤,每喷一次间隔l5天。
6.1.3随水浇灌。每亩用旱地龙300.500克,先在水桶中加水10公斤稀释后,随第二次(苗)水,在
进水口处滴灌,均匀溶于灌溉水中,最好在稀释液用完时,田间枢也刚好浇透。
6.2玉米
6.2.1拌种。播前拌种用旱地龙100克,兑水1.5公斤,搅拌均匀后可拌籽种25公斤,播种液要充
分拌湿拌匀种皮,拌后堆闷l一3小时,摊开晾干播种。
6.2.2浸种。播前浸种,用旱地龙100克兑水50公斤稀释后,加入25公斤籽种浸泡5。8小时,捞
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6.2.3叶面喷施。玉米等高杆作物叶喷,在蹲苗期及大喇叭口期喷施二次,喷施浓度以每亩每次用旱
地龙100克,兑水50公斤,若遇大旱时旱地龙用量增加到每亩150克。
6.2.4随水浇灌。玉米随水浇灌可根据植株大小选择用量,苗期每亩使用旱地龙300克,大喇叭口期
每亩用旱地龙500克,使用时只要在进水口处滴于灌溉水中即可。
6.3马铃薯、甜菜、萝卜、等
6.3.1拌(浸)种。在拌种和浸种两种方法中,马铃薯采用浸种,切块播种时应用,浸种亩用旱地龙70.90
克,溶于50公斤水中,浸种120一150公斤,浸泡时配液量以完签浸没种子泡1—2小时,捞出稍加晾
干即可播种。
6.3.2喷施。马铃薯、甜菜、罗卜、笋予等根、茎类作物,每亩每次用旱地龙loO。l50克,兑水50
公斤,在生长期内喷施2—3次,即苗期、花前或块茎、块根膨大期,喷施间隔天数以l5。20天为宜。
6.3.3随水浇灌。甜菜、罗卜等根、茎类作物随水浇灌旱地龙,每亩每次用量500克,稀释后分别在
苗期和块茎、块根膨大期均匀地随灌溉水浇灌。
6.4油菜
6.4.1拌(浸)种。油菜在拌种前用旱地龙进行拌(浸)种,拌种液配比为l克旱地龙兑水60克,拌籽种
O。5公斤,拌后堆闷半小时,摊开稍加晾干后即可播种;浸种时,旱地龙用量与拌种一致,只将稀释
浓度加大为1克旱地龙兑水0.5—0.8公斤、浸种0.5公斤,浸种l一2小时捞出晾干播种。
6.4.2叶面喷施。油菜在生长期内的五针叶、花前、花后期,每亩每次用旱地龙75一100克兑水50
公斤搅匀后喷叶。遇大旱可增加喷一次,间隔20天。
6.5叶菜类蔬菜(白菜、芹菜、菠菜、油白菜、生菜等)
6.5.1拌(浸)种的最佳浓度及方法。见6.4.1。
6.5.2喷施的最佳浓度及方法。将旱地龙稀释为500至700倍,即:每亩每次用药70—100克,兑水50
公斤,从苗期开始喷施或移栽后l0天喷施,以后每隔15天喷施一次,生育期内共喷2-3次。大白
菜在5叶期,芹菜在幼苗出土5厘米开始喷。
2
DB63/T362—2000
6.5.3随水浇灌。每亩每次最佳用量为200-800克,按浇灌的目的选择用量,单纯为刺激生长可选择
低剂量;既刺激生长,又要改良板结土壤,同时还要配合化肥增效时,可选高剂量。最佳浇灌期为苗水
期。韭菜可在前茬收完后浇灌。浇灌方法见6.1.3的步骤进行。
6.6果菜类蔬菜(黄瓜、茄子、西红柿、辣子、西瓜等)
6.6.1拌种、浸种。根据蔬菜的实际下种量计算最佳配比浓度,拌种用旱地龙的稀释比为1克旱地龙
兑水60克,可拌种0.5公斤;浸种用旱地龙的稀释比为l克旱地龙兑水500-800克,浸泡O.5公斤
种子。拌种方法见6~41;浸种时将种子完全浸泡在配好的浸种液后,泡1-2小时,捞出晾干后播种。
6.6.2叶面喷施。困菜类蔬菜叶面喷施最佳浓度为300-500倍,亩次用旱地龙100-150克兑水50公斤,
在生长期内每隔15-20天喷一次,共喷3次。分别在苗期(营养生长期),花蕾期和果实膨大期叶面喷
施。
6.6.3移苗蘸根(定根灌水)。移苗蘸根的最佳浓度及方法为,将旱地龙药液用800-1500倍浓度稀释,
1克旱地龙兑水1.5-0.8公斤,然后将移载的苗根浸入稀释液中2-5分钟即可移栽。如需带土移栽,可
在移苗后,浇灌缓苗水前,每株苗根部灌100克已配好的旱地稀释液定根水。
6.6.4果菜类随水浇灌。主要在缓苗期和果实膨大期浇灌,旱地龙用量及方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3/T 272.30-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30部分: 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及验收规范 2008-11-16
- DB53/T 272.33-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33部分: 烟叶生产管理规范 2008-11-16
- DB53/T 272.32-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32部分: 烤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规程 2008-11-16
- DB53/T 272.29-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29部分: 标准化烟叶收购站建设规范 2008-11-16
- DB53/T 272.28-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 烟叶入户预检管理规程 2008-11-16
- DB53/T 272.27-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27部分: 烟叶质量追踪 2008-11-16
- DB53/T 272.25-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25部分: 烟叶质量要求 2008-11-16
- DB53/T 272.34-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34部分: 烟叶收购管理规范 2008-11-16
- DB53/T 272.24-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24部分: 初烤烟叶分级扎把技术规程 2008-11-16
- DB53/T 272.31-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31部分: 烤烟科技档案管理规程 200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