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116-2014 板栗膏药病防治技术规程
DB34/T 2116-2014 Chestnut ointment medicinal preparati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参加起草单位为安徽农业大学、舒城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六安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金安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裕安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宁国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起草人:
- 郭树林、束庆龙、孙倩、翟田俊、梅跃进、余益胜、张克莉、杨圣冬、徐文、曹志华、王士娟、陈名君、刘洪剑。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B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116—2014
板栗膏药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integratedcontrolofSeptobasidiumfeltofChestnut
文稿版次选择
2014-06-01发布2014-07-01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11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为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参加起草单位为安徽农业大学、舒城县林
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六安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金安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裕安区林
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宁国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树林、束庆龙、孙倩、翟田俊、梅跃进、余益胜、张克莉、杨圣冬、徐文、
曹志华、王士娟、陈名君、刘洪剑。
I
DB34/T2116—2014
板栗膏药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板栗膏药病发生程度、病情监测、防治策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地区板栗等阔叶树膏药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4/T1267-2010造林技术规程
DB34/T2054-2014凡士林防治板栗膏药病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板栗膏药病SeptobasidiumfeltofChestnut
板栗膏药病由茂物隔担耳(SeptobasidiumbogoriensePat.)、田中隔担耳(S.tanakae(Miybe)
Boed.)等所引起。植株受害后由于枝干皮层干燥坏死,造成树势衰退、严重时枝干枯死。其发病规律见
附录A。
3.2
栎霉盾蚧Aonidiellasp.
栎霉盾蚧属于半翅目、盾蚧科,与膏药病菌是共生关系,其虫体分泌物为病菌提供养料,在繁殖时
传播病原。
3.3
共生Symbiosis
共生关系是指植物与微生物两者均可从对方获得利益的关系。在本病中,病菌以蚧虫的分泌物为养
料,并通过蚧类爬行而传播蔓延;而蚧虫则受到菌膜覆盖得到保护。
4寄主、分布与诊断技术
4.1寄主
1
DB34/T2116—2014
板栗(Castaneamollissima)、油茶(Camelliaoleifera)、茶(Camelliasinensis)、油桐
(Aleuritesfordii)、芒果(Mangiferaindica)、核桃(Juglansregia)、梨(Pyrussp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09/T 186-2016 谷子旱地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6-09-23
- DB1309/T 198-2017 沧州传统面食专用优质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2017-10-17
- DB1309/T 174-2015 青县菜瓜生产技术规程 2015-12-21
- DB1309/T 192-2017 春花生等行距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2017-05-12
- DB1309/T 188-2016 盐碱地苜蓿玉米套种技术规程 2016-11-08
- DB1309/T 195-2017 捷麦19生产技术规程 2017-10-17
- DB1309/T 193-2017 冬小麦微喷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7-05-12
- DB1309/T 175-2016 规模蛋鸡场标准化建设与管理规范 2016-05-30
- DB1309/T 200-2017 玉米苗期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2017-10-17
- DB1309/T 189-2016 玉米硅肥施用技术规程 201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