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凉山州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指导服务中心、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凉山州林业草原科学研究院、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冕宁县利丰园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凉山州现代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罗成荣、吴万波、宋晓波、韩华柏、李丕军、胡定林、黄永强、马庆国、刘永安、周晔、李德荣、刘茂、杨佐忠、王江、王富林、张俊佩、杨志武、余凌帆、史洪洲、陈先富、毛毳、黄颜梅、陈善波、王丽华、金银春、杨皓宇、邢文曦、刘偲、杨柳璐、梁颇、刘均利、文明、郑崇兰、谢国斌、陈艳、罗慧、闵盛彪、杜娴、安晓龙、熊量、段星、金琳琳、王泽亮、胡刚发、吴泞孜、任波、李培、何诗梦、左杨、曹丽娟、杨凡、杨梅、李志超、陈月宁、苟雄才、荆亮、杨玉良、廖烊、王懋林、彭彦若、包月洪、罗春辉、董玉梁、袁世祥
- 出版信息:
- 页数:4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2986—2022
大凉山泡核桃高效培育技术规程
2022-12-27发布2023-02-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2986—2022
目次
前言............................................................................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名词与术语..........................................................................1
4专用型品种判定......................................................................7
5采穗圃营建技术......................................................................9
6苗木繁育技术.......................................................................13
7省力化丰产栽培.....................................................................16
8提质增效改造技术...................................................................20
9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23
10采收和采后处理....................................................................24
11坚果质量分级及检测................................................................26
12泡核桃现代产业基地建设............................................................30
附录A(规范性)大凉山泡核桃禁止使用的农药.......................................32
附录B(资料性)大凉山泡核桃推荐使用的农药.......................................33
附录C(资料性)大凉山泡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34
I
DB51/T298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凉山州现代林业
产业发展指导服务中心、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凉山州林业草原科学研究院、凉山州林
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冕宁县利丰园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凉山州现代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成荣、吴万波、宋晓波、韩华柏、李丕军、胡定林、黄永强、马庆国、刘永
安、周晔、李德荣、刘茂、杨佐忠、王江、王富林、张俊佩、杨志武、余凌帆、史洪洲、陈先富、毛毳、
黄颜梅、陈善波、王丽华、金银春、杨皓宇、邢文曦、刘偲、杨柳璐、梁颇、刘均利、文明、郑崇兰、
谢国斌、陈艳、罗慧、闵盛彪、杜娴、安晓龙、熊量、段星、金琳琳、王泽亮、胡刚发、吴泞孜、任波、
李培、何诗梦、左杨、曹丽娟、杨凡、杨梅、李志超、陈月宁、苟雄才、荆亮、杨玉良、廖烊、王懋林、
彭彦若、包月洪、罗春辉、董玉梁、袁世祥。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51/T2986—2022
大凉山泡核桃高效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泡核桃(JuglanssigillataDode)的名词与术语、专用型品种判定、采穗圃营建技
术、苗木繁育技术、省力化丰产栽培、提质增效改造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采收和采后处理、坚
果质量分级及检测、现代产业基地建设。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大凉山地区泡核桃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大凉山地区的核桃(JuglansregiaL.)
生产,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50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5009.2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5009.2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8946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T14071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930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
GB/T24904粮食包装麻袋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2290林木种苗标签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2624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
DB51/T2251主要林木品种审定规范
3术语和定义
1
DB51/T2986—202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凉山地区liangshanprefecture
本文件特指川西南山地区,包括凉山州全境、攀枝花全境及雅安市的汉源县、石棉县以及乐山市的
金口河区。
3.2
泡核桃juglanssigillata
又名铁核桃、深纹核桃,胡桃科胡桃属的一个种,可果用和材用,本文件特指以生产果品为主的泡
核桃。
3.3
自然生长大树naturallygrowingtree
栽植过后未进行整形修剪,并已达盛产期的泡核桃树。
3.4
省力化栽培efficientbreedingandcultivation
充分利用泡核桃的品种特点、生长特性和自然环境条件,采取便于生产、节约成本的栽培管理措施,
以实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收入的目的。
3.5
低效林inferiorqualitygrove
正常结实后坚果品质低劣或达盛果期后连续3年坚果产量低下的泡核桃林。其中,坚果品质低劣的
为低质低效林,盛果期内连续3年坚果平均产量<50kg/667㎡的为低产低效林。
3.6
高接换优topgrafting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对泡核桃低效林进行嫁接改造。
3.7
树势treevigour
泡核桃树的生长势,以50%以上新梢的长度来衡量,分为3级,1:弱(<20cm);2:中(20cm~
60cm);3:强(>60cm)。
3.8
丰产性yieldability
表达品种结果特性的产量特征,通常用盛果期连续3a平均单株冠投影面积干果的产量来衡量,分
为极丰产、丰产、较丰产和不丰产4个等级,≥400g/㎡为极丰产,300g/㎡~399g/㎡为丰产,200g/
㎡~299g/㎡为较丰产,<200g/㎡为不丰产。
3.9
稳产性yieldstability
盛果期内连续3a干果产量的稳定性状况,产量变幅≤20%为稳产性强,变幅21%~30%为稳产性
较强,变幅>30%为稳产性较差。
3.10
冠投影面积projectiveareaofcrown
树冠垂直投影到地面的面积(S),测定树冠南北(a)、东西(b)、长度(m),按椭圆形面积公式:
S=(π×a×b)/4计算。
2
DB51/T2986—2022
3.11
专用型品种specificbreedvariety
为某一或多种特异优良性状而培育或选育的品种。
3.12
鲜食型walnutcultivarsforfreshconsumption
鲜食口感较佳且种皮(仁皮)易剥离的品种类型。
3.13
干食型walnutcultivarsforconsumptionofnutwithshell
坚果干燥后口感较佳的品种类型。
3.14
加工型walnutcultivarsforkerneluse
指适宜机械取仁,并适宜以加工为目的的品种类型,如高油型、高蛋白型。
3.15
果材兼用型walnutcultivarsforfruitandtimberuse
既能生产较优质坚果,又能生产优良材质的品种类型。
3.16
早实earlybearing
实生苗3a内或嫁接后2a内开花结实的品种特性。
3.17
中实mediumbearing
实生苗4a~6a或嫁接后3a~4a可开花结实的品种特性。
3.18
晚实latebearing
实生苗6a以上或嫁接后5a以上才开始开花结实的品种特性。
3.19
早熟precocious
果实发育期≤120d的结实特征。在大凉山地区多表现为农历7月底前成熟,如绿玥、盐源早等品种。
3.20
晚熟serotinous
果实发育期≥150d的结实特征。在大凉山地区多表现为农历8月以后成熟,如陆佳、冬晚等品种。
3.21
雄先型protandroustype
雌雄花异熟,雄花先于雌花开花的称为雄先型。
3.22
雌先型protogynoustype
雌雄花异熟,雌花先于雄花开花的称为雌先型。
3.23
雌雄同熟homogamoustype
雄花和雌花几乎同时开花的特性。
3.24
萌芽期sproutingperiod
3
DB51/T2986—2022
芽体开始膨大、鳞片松动并绽开、露出绒毛的时期。
3.25
展叶期leafexpansionperiod
从幼叶伸出芽外到树冠上多数叶片集中展开的时期。
3.26
雄花初开期earlybloomingstageofmaleflowers
雄花花序萼片开裂、小花开始散粉的时期。
3.27
雌花初开期earlybloomingstageoffemaleflowers
4%~6%雌花柱头刚刚开始分叉的时期。
3.28
果实发育期fruitdevelopingperiod
果实自盛花座果至发育成熟所经历的时期。
3.29
果实成熟期fruitmaturationperiod
30%的青果皮颜色变黄或略有开裂、坚果发育到固有形状达到采收成熟度的时期。
3.30
落叶期defoliatingperiod
新梢上叶片正常脱落达20%~30%的时期。
3.31
短枝dwarfshoot
枝长<20cm的枝条,短枝易形成且多为结果母枝。
3.32
中枝mediumshoot
枝长20cm~40cm的枝条,中枝较易形成结果母枝。
3.33
长枝longshoot
枝长≥40cm的枝条。
3.34
发育枝vegetativeshoot
由上年叶芽萌发,生长较为充实健壮的营养枝。
3.35
成枝力budbranchingability
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成长枝的能力,以春季叶芽萌发抽生>30cm长枝数占总萌芽数的百分
率来判断,分为3级:1:弱(<30%);2:中(30%~50%);3:强(>50%)。
3.36
侧芽结果能力lateralbudbearingability
侧芽开花结实的能力,用侧生混合芽占侧芽的百分比来衡量,>60%为强,30%~60%为中等,<
30%为弱。
3.37
混合芽mixedbud
4
DB51/T2986—2022
既可抽生枝条、又可开花结实的芽。混合芽为既有叶原基和腋芽原基,又有花原基的芽。
3.38
顶花芽terminalflowerbud
着生在结果枝顶端的花芽,顶花芽均为混合芽。晚实核桃多为顶花芽结果。
3.39
腋花芽lateralflowerbud
着生在中长果枝或新梢的叶腋间的花芽。早实核桃腋花芽结果能力强。
3.40
二次花secondflowering
花芽当年形成并开花的现象。
3.41
二次果secondbearing
二次花结果的现象。一般二次果不能正常成熟。
3.42
主根primaryroot
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成的或嫁接繁殖的苗木生长若干年后,形成的直立向下生长的大根。
3.43
Ⅰ级侧根firstdegreelateralroot
直接从主根上长出的侧向生长的根。
3.44
实生苗seedling
用种子播种培育的苗木,一般指经1a~2a生长周期培育的苗木。
3.45
砧木stock
嫁接时承接接穗的繁殖材料。
3.46
子芽砧budseedlingstock
又称半年砧、芽苗砧,指秋季播种,用于次年春季嫁接的未木质化砧木。
3.47
实生砧seedlingstock
一般指经1a~2a完整生长周期培育,用于嫁接的实生苗。
3.48
地径caliper
实生苗为根颈处的直径,嫁接苗为嫁接口以上正常生长处的直径。
3.49
伤流exudate
从枝干断口或伤口溢出树液的现象。
3.50
放水bleeding
人为在树干(树枝、树根)上创造伤口或断口,让树液溢出的过程。
5
DB51/T2986—2022
3.51
露白exposexylemtotheair
嫁接过程中,接穗与砧木结合时,接穗削面露出砧木的现象。
3.52
抽水枝branchesforwatersupplying
在断枝或伐桩时预留在嫁接口中上部,用于保障水分和养分供给的枝条。
3.53
上水sapcirculation
树体结束休眠,树液开始流动的现象。
3.54
纵径verticaldiameter
坚果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m。
3.55
横径horizontaldiameter
坚果中部缝合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m。
3.56
侧径lateraldiameter
坚果中部胴部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m。
3.57
三径thethreediameters
坚果纵径、横径、侧径的统称。坚果大小可用三径平均值来度量,单位为mm。
3.58
内褶壁invaginatewall
坚果核壳(泡核桃果实的内果皮)内侧表面的皱褶状部分。
3.59
横隔膜septummembrane
横生在核桃仁之间的隔膜组织,又称分心木。
3.60
坚果均匀度nutuniformity
坚果大小、形状的差异程度。
3.61
坚果壳厚度nutshellthickness
坚果中部胴部处壳的厚度,单位为mm。
3.62
露仁exposedkernel
因坚果果壳发育不全或坚果果壳极薄,出现核桃仁肉眼可见的现象。
3.63
缝合线紧密度shellsealscale
坚果缝合线在受到挤压后开裂的难易程度,可分为紧密、较紧密、较松和松4个等级。
3.64
核桃仁饱满度kernelplumpness
6
DB51/T2986—2022
核桃仁紧实丰满的程度,可分为饱满、较饱满、较瘪和瘪4个等级。
3.65
仁色colorofendopleura
核桃坚果种皮的颜色,又称核桃仁的表皮颜色,可分为白、黄白、浅黄、黄、黄褐、褐、紫、紫红、
红及其它。
3.66
出仁率kernelpercentage
坚果(干果)中核桃仁重量占坚果重量的比率,用百分数表示。
3.67
过氧化值peroxidevalue
核桃仁中油脂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以1kg油脂中过氧化物的mmol数表示。
3.68
洁净果cleannut
表面光洁、呈现果壳正常色泽的坚果。
3.69
黑斑果stainednut
坚果外壳上出现黑斑的坚果。
3.70
破损果damagednut
外壳破裂的坚果。
3.71
瘪果fullyshriveledkernelnut
核桃仁干瘪部位≥1/2体积的坚果。
3.72
虫果insectborednut
果实表面或内部存在活虫或虫体活动痕迹的坚果。
3.73
出油果oiloozingnut
核壳或核桃仁颜色变深、表面出现渗油现象的坚果。
3.74
酸败果ranciditynut
即哈败果,核桃仁中油脂发生氧化、颜色变深并产生不良气味或不良味道的坚果。
3.75
霉变果moldynut
核壳或核桃仁出现霉点或霉斑的坚果。
4专用型品种判定
4.1判定指标
应具有良种特性,或具有一种或多种特异用途性状的品种,包括国家级或省级审(认)定良种、农
家优良品种、果材兼用型等。
7
DB51/T2986—2022
泡核桃良种的审(认)定申报,按GB/T14071或DB51/T2251的规定执行,农家优良品种与果材兼
用型品种判定指标按表1要求执行。
表1农家优良品种与果材兼用型品种判定指标
项目判定指标
树龄20a以上且正常盛产的母树,连续3a冠投影面积产量、平均产
丰产性状
坚果≥0.3kg/m2,或产仁≥0.15kg/m2
外观性状(坚果)果面美观,均匀度较高,缝合线较紧密,无露仁现象
农家优良品种
易取整仁或半仁,仁饱满,出仁率45%以上,仁色浅、较浅或紫仁、
品质性状(核桃仁)
红仁等特异仁色,干食无涩味
理化性状(核桃仁)脂肪含量≥65%,或蛋白质含量≥20%
果材兼用型品种主干高度达≥5m,以生产优质木材为主,兼具生产优良坚果的品种
4.2专用型品种坚果判定标准
专用型品种(坚果)分类及其判定指标按表2要求执行。
表2专用型品种(坚果)分类及判定指标
类型
性状
鲜食型干食型油脂加工型蛋白加工型多用型品种
外观—美观——较美观
壳面—光滑——较光滑
缝合线紧密度较紧紧紧紧较紧
平均果重/g≥10—≥10≥10≥10
壳厚/mm≤1.3≤1.61.0~1.61.0~1.6≤1.6
出仁率/%≥50≥50≥45≥45≥45
取仁难易易/极易易/极易易于机械取仁易于机械取仁易/极易
核桃仁颜色色浅或异色色浅或异色——色浅或异色
核桃仁饱满度饱满饱满饱满饱满较饱满
蛋白质含量/%≥14.0≥14.0—≥20.0≥14.0
脂肪含量/%≥60.0≥60.0≥65—≥60.0
鲜食核桃仁易撕
种皮;鲜食不去皮
核桃仁味香、无
特别判定口感无苦涩味;或——核桃仁味香、无苦涩
苦涩味
去皮口感带浓郁香味
味、香甜味为佳
8
DB51/T2986—2022
5采穗圃营建技术
5.1采穗圃分类
采穗圃按用途分为专用型和兼用型,按建设方式分为新建和改建。
5.2采穗圃选址
新建采穗圃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山地坡度≤15°、土层深厚、灌溉便利、排水良好、地下
水位在2m以下的沙壤土、砂质壤土或壤土。要求pH值在6.0~8.5,交通运输方便,集中连片,便于管
理和采穗的地块。
改建采穗圃宜选择长势良好、林相整齐、密度适中的泡核桃园,树龄3a~15a为宜。改建采穗圃
每667㎡有效株数宜在22株~56株。
5.3品种选择
选择国家级或省级审(认)定良种或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农家优良品种。引进品种需经引种试验成
功后方可推广应用。
5.4新建采穗圃
5.4.1圃地整理
采用穴状整地,规格80cm×80cm×80cm,整地挖出的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于穴边。
5.4.2苗木要求
按5.3的品种选择要求,采用嫁接苗进行定植,嫁接苗规格应符合本文件6.9.1表4、表5中特级苗或
Ⅰ级苗的要求。
5.4.3种植密度
依品种和建圃地势而定,一般每667㎡种植44株~74株。在坡地定植株行距宜为3m×3m、3m×4
m,在平缓地株行距宜为3m×4m、3m×5m。
采穗圃在无需采穗后,可按丰产园要求,调整改造为泡核桃丰产园。
5.4.4基肥
每个定植穴施有机肥5kg~10kg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厩肥、堆草、渣肥等)10kg~20kg及磷
肥0.5kg~1.0kg。肥料与同表土充分混合后,回填到栽植穴中下部,再在其上覆盖10cm~20cm的土
壤,以免造成“烧根”危害。
5.4.5苗木处理
栽植前先修剪伤根、烂根和过长的主侧根。定植前,宜进行苗木根系消毒并浸蘸促进苗木生根的药
液。
5.4.6定植
9
DB51/T2986—2022
在萌动前进行定植。定植时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分层填土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
密结合,浇足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填一层细土。栽植深度一般以超过苗木根颈原土痕处2cm~5cm
为宜,注意覆土不要埋住嫁接口。定植后及时覆膜保墒,秋季定植宜涂白越冬。
5.4.7树形培育
5.4.7.1定干
定干高度60cm~80cm。定干发芽后,应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
5.4.7.2整形
在定干后的主干上,选留3个~5个不同方向的新梢作为骨干枝,其余全部疏除,培养成开心形树形。
5.4.8树体管理
5.4.8.1树体培育
当骨干枝上萌芽生长达10cm左右时,在不同方位选留3个~4个生长健壮、上下相距10cm左右的新
枝作主枝培养。当主枝长到60cm时摘心促发分枝。随着树龄的增长,一般留三层主枝后即可控制树高。
5.4.8.2摘心
当主枝上萌发的枝条生长到30cm以上时(5月下旬~6月中旬),对选留的培育枝及时摘心,促进
侧芽萌发以增加分枝,提高当年新梢生长量和穗条产量。
5.4.8.3短截
穗条采集后,剪除过密枝、交叉枝、病弱枝等,留2个~3个芽进行短截,促进次年穗条的生长。
5.4.8.4除花去果
若采穗圃中有开花结果现象,应及时人工摘除。
5.5改建采穗圃
5.5.1改接树处理
地径5cm以下生长健壮的核桃幼树(改接树),在树高50cm左右处锯断;地径5cm以上的视其分
枝情况,分不同方位选留3个~4个健壮枝。
立春前后(2月~3月))树木开始“上水”时,对要嫁接的改接树(枝)作断枝、伐桩的放水处理,
并在树体上部预留部分“抽水枝”。
5.5.2改接方式
分枝接和芽接两种方式。大凉山地区的改建采穗圃,宜采用“春季枝接为主+夏季方块芽接为辅”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5.5.3枝接
5.5.3.1嫁接时间
10
DB51/T2986—2022
春季砧木萌动后、树皮易剥离时嫁接。
5.5.3.2嫁接方法
5.5.3.2.1枝接采用插皮接和切接2种方法。
5.5.3.2.2插皮接以如下方法操作:
——嫁接对象:砧木断面直径>5cm,宜采用插皮接;
——接穗处理:将接穗下端削成5cm~8cm长的马耳形削面,斜面切削皮时先将刀深入木质部二
分之一处,再向前切削至先端,在接穗背面再削一个小削面,并把下端削尖,削面光滑,再
将削面两侧的皮层少削去一部分,以露出新皮为度,前端削出嫩皮;
——砧木处理:选择砧木树干(枝)平直光滑处,将上端截去,然后用利刀将断面削平。纵向开
一放水槽,长5cm~8cm,至木质部;
——嫁接方法:将已削好的马耳形接穗,沿砧木的月牙切口向下慢慢插入皮层与木质部之间,插
入深度以结合牢固和少露接穗切口为宜,嫁接后用嫁接专用薄膜将接口扎牢。
5.5.3.2.3切接以如下方法操作:
——嫁接对象:砧木断面直径<5cm,宜采用切接;
——接穗处理:接穗的正面削上一刀,长约3cm~5cm,不要过髓心,背面削一马蹄形小切面,
长约1cm,留1个~2个芽,接穗长6cm~8cm,削面平滑,力求一刀而成;
——砧木处理:在距地约6cm~10cm处截断,选砧木平滑的一侧先将砧木截断。用刀垂直切一
口子,切口宽度与接穗直径相等或相近,长度约3cm~5cm,切口要求带木不见木;
——嫁接方法:将接穗大削面向砧木内侧插入切口,注意不要全部插入,“露白”3mm~5mm。
若接穗削面宽度与切口相同,两侧的形成层要对齐,若接穗削口宽度小于砧木切口,务使一
侧的形成层与砧木的一侧形成层对接整齐。嫁接后使用嫁接专用薄膜将接口扎牢。
5.5.4芽接
5.5.4.1芽接时间
根据当年生营养枝的生长状况,在芽易剥落时进行,一般在夏季5月至7月之间进行,注意雨天不宜
嫁接。
5.5.4.2芽接方法
采用方块芽接进行,因在夏季进行,又称夏季方块芽接。
嫁接时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作为穗条。嫁接时先取下饱满芽片,测量砧木和接穗切口的长度,
用刀刻好记号,而后上下左右各切一刀,深至木质部,再用刀尖挑出芽片并剥去砧木皮。将芽片放入砧
木切口中,使它的上、下、左都与砧木切口正好结合,右边划破一放水口至包扎膜外。
嫁接后使用塑料条将接口绑起来,捆绑时需露出芽和叶柄,接口处留一放水槽至包扎膜外。
5.5.5嫁接后管理
5.5.5.1去除抽水枝
接穗新梢生长到10cm后,应及时去除“抽水枝”。
5.5.5.2除萌与绑缚
11
DB51/T2986—2022
接穗新梢生长到30cm左右时,除去砧木上的萌芽,注意不宜一次除净,应多次少量。同时,在砧
木上部绑缚一根撑杆,以防接口处风折。
若嫁接未成活或接穗新梢受损,应保留砧木上生长健壮的萌芽,培育为夏季方块芽接的营养枝或翌
年春季枝接的改接枝。
5.5.5.3解除嫁接膜
接穗新梢生长到30cm以上,结合抹芽除萌用刀片划破嫁接绑缚膜,之后约半个月后全部去除,并
作无害化回收处理。
5.5.6树体管理
按开心形树形进行培育,树体管理参照按本文件5.4.8的要求执行。
5.6采穗圃管理
5.6.1土壤管理
幼树定植2a~3a后,逐步向外深翻扩大栽植穴,直到植株间全部翻遍为止。幼树期翻耕深度20cm
左右,随后逐年可加深至不超过50cm,深翻时可结合施入有机肥或腐烂的杂草等粗质农家肥料。
5.6.2中耕除草
按照除早、除小的原则,及时中耕除草,幼树期可结合土壤翻耕进行,全年可进行2次~4次。
5.6.3肥料管理
5.6.3.1追肥
视树龄大小,在2月下旬~3月底,每株施用0.2kg~1kg高氮型复合肥,在7月~8月,每株施用高
钾型复合肥0.2kg~0.5kg。施肥后及时浇水或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
5.6.3.2基肥
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基肥需深施,每年秋季9月~10月施入效果较好,每株施肥10kg~20kg。
从夏末秋初开始,注意控制肥水,防止枝条徒长并控制二次枝。
5.6.4水分管理
树体萌动前浇透水1次,新梢生长旺盛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雨季来临,要提前修挖排水沟,防止圃地积水。
5.6.5冬季管理
秋末冬初进行清园和树干涂白管理。
5.7穗条生产
5.7.1采集时间
枝接穗条应在休眠后到次年萌动前一个月进行采集。夏季方块芽接应随采随接。
12
DB51/T2986—2022
5.7.2穗条质量
5.7.2.1枝接穗条
选择充实健壮、髓心较小、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枝条粗度在0.8cm~2.0cm、可利用芽不低于3
个的一年生发育枝或徒长枝。采下的接穗要及时修剪,修剪时注意基部剪口要在芽5cm以下,顶部剪口
在芽1.5cm以上。
5.7.2.2芽接穗条
选择粗度在0.8cm以上、无病虫害的当年半木质化的嫩枝,其上易剥离的饱满芽应有3个以上。
5.7.3穗条处理及保存
5.7.3.1接穗的裁剪
采集好的接穗放在阴凉处进行及时裁剪,裁剪长度以便于封蜡和打捆为准。
5.7.3.2蜡封处理
将接穗放入蜡液中蘸一下迅速拿起,蜡液温度控制在105℃左右,甩掉多余的蜡液。若接穗较长,
可先蘸一头,再蘸另一头。刚封好蜡的穗条,晾冷后按30枝~50枝打捆。装箱或保存时,须挂贴标签,
标签按LY/T2290的规定执行。
5.7.3.3穗条保存
枝接穗条应埋到遮荫处5℃以下的地沟内,或存放到湿度90%左右、温度2℃~5℃的冷库中,可
保存3个月~4个月。亦可在低温状态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31100-2016 电励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技术条件 2016-08-16
- NB/T 31102.2-2016 风力发电机组 发电机用烧结电磁线 第2部分:试验方法 2016-08-16
- NB/T 42079-2016 小水电机组励磁功率单元技术条件 2016-08-16
- NB/T 42073-2016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 2016-08-16
- NB/T 42084-2016 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016-08-16
- NB/T 34032-2016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售后服务规范 2016-08-16
- NB/T 31101.2-2016 风力发电机组 板式冷却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 2016-08-16
- NB/T 51064-2016 煤炭建设其他费用规定 2016-08-16
- NB/T 34036-2016 小型生物质锅炉试验方法 2016-08-16
- NB/T 51058-2016 煤炭建设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办法 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