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762-2019 郑稻19栽培技术规程
DB41/T 1762-2019 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Zhengdao 19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762—2019
郑稻19栽培技术规程
2019-02-13发布2019-05-13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76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开封市祥符区农业
科学研究所、罗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付华、王越涛、王亚、杨文博、薛华政、白涛、姜军、王生轩、尹海庆、陈
献功、姜明波、史庆玲、刘艳丽、李晓丽、马晓妹、冯艳萍。
I
DB41/T1762—2019
郑稻19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郑稻19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大田环境条件、群体及产量结构、育秧、本田管理、收
获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郑稻19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1.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郑稻19
郑稻19是河南省2008年审定的中晚熟粳稻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沿黄稻区和南部籼改粳稻区种植。沿
黄稻区全生育期163d,穗长16.3cm,每穗总粒数131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4.6g;豫南稻区
种植全生育期152d,穗长14.2cm,每穗总粒数115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5.1g。
3.2
沿黄稻区
黄河沿岸新乡、开封、濮阳、郑州、洛阳、焦作等水稻种植区域。
3.3
豫南稻区
河南南部信阳、南阳、驻马店水稻种植区域。
4大田环境条件
土地平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基础肥力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种植产地环境条件符合
NY/T5010的规定。
1
DB41/T1762—2019
5群体及产量结构
群体结构:本田移栽密度每667m2栽插穴数1.6万~1.8万、基本苗5万~7万、最高分蘖35万~38
万,成穗率70%以上。
产量结构指标:每667m2有效穗24万~26万,每穗总粒数120粒~140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
24.5g~25.0g,每667m2目标产量600kg以上。
6育秧
机插秧采用盘育秧,人工插秧采用湿润育秧。
6.1豫南稻区盘育秧
6.1.1秧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做秧田,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为1∶80~1∶100。
6.1.2秧盘选择
选择软盘或硬盘育秧,秧盘规格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1/ 122-2000 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0-08-23
- DB34/T 185.2-1999 脱毒甘薯生产技术规程栽培技术规程 1999-12-01
- DB11/ 120-2000 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0-08-23
- DB34/ 183-1999 图像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1999-06-07
- DB34/ 182-1999 图像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 1999-06-07
- DB34/T 197-1999 杂交水稻及其亲本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的基因指纹鉴定法 1999-12-30
- DB34/T 185.1-1999 脱毒甘薯生产技术规程良种繁育规程 1999-12-01
- DB34/T 190-1999 室内空气中三氯乙烯卫生检验方法 1999-12-08
- DB11/ 121-2000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 2000-08-23
- DB31/ 207-2000 非碳酸饮料 200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