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821-2020 公路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范
DB32/T 3821-2020 Road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drainage asphalt pav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发布历史
-
2020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吴赞平、曹东伟、徐海虹、江瑞龄、茅荃、李明亮、赵明方、范勇军、李洪刚、平树江、周金强、朱新春、宋江春、许斌、王景荣、陆海珠、郑俊秋、李俊、刘帆、卢传忠、杨振海、段宝东、朱连照、符适
- 出版信息:
- 页数:44页 | 字数:7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3.080
P66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821—2020
公路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PorousAsphaltPavementforHighwayMaintenance
Engineering
2020-07-14发布2020-08-14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821—2020
目次
前言.................................................................................IV
1范围................................................................................5
2规范性引用文件......................................................................5
3术语定义和符号......................................................................5
3.1排水沥青路面....................................................................5
3.2排水沥青混合料..................................................................6
3.3双层排水沥青路面................................................................6
3.4高黏度添加剂....................................................................6
3.5高黏度改性沥青..................................................................6
3.6玄武岩光斑现象..................................................................6
3.7渗水系数........................................................................6
3.8渗透系数........................................................................6
4设计................................................................................6
4.1一般规定........................................................................7
4.2既有路面调查....................................................................7
4.3排水沥青路面面层设计............................................................8
4.4防水黏结层......................................................................9
4.5结构验算........................................................................9
4.6排水设计........................................................................9
4.7标线设计.......................................................................10
5材料...............................................................................10
5.1一般规定.......................................................................10
5.2沥青...........................................................................11
5.3粗集料.........................................................................12
5.4细集料.........................................................................13
5.5填料...........................................................................13
5.6纤维稳定剂.....................................................................14
I
DB32/T3821—2020
5.7防水黏结层材料.................................................................15
5.8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层间结合材料...................................................16
5.9渗透性树脂.....................................................................16
6配合比设计.........................................................................16
6.1一般规定.......................................................................16
6.2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16
6.3目标配合比设计.................................................................18
6.4生产配合比设计.................................................................18
6.5生产配合比验证.................................................................18
7施工...............................................................................19
7.1一般规定.......................................................................19
7.2施工准备.......................................................................19
7.3既有路面病害处治...............................................................19
7.4防水黏结层施工.................................................................19
7.5混合料的拌制...................................................................20
7.6混合料的运输...................................................................20
7.7混合料的摊铺...................................................................21
7.8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21
7.9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施工...........................................................21
7.10接缝..........................................................................21
7.11透水标线施工..................................................................22
7.12交通控制......................................................................22
8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22
8.1一般规定.......................................................................22
8.2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22
8.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23
9交工检查与验收.....................................................................27
9.1一般规定.......................................................................27
9.2交工阶段排水沥青路面的质量检查与验收...........................................2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排水沥青层厚度设计..............................................29
附录B(规范性附录)高黏度改性沥青的室内制备方法....................................31
附录C(规范性附录)玄武岩光斑现象试验方法..........................................32
II
DB32/T3821—2020
附录D(规范性附录)排水沥青混合料真空塑封密度试验方法..............................35
附录E(规范性附录)自动式电子渗水仪渗水系数测定方法................................37
附录F(规范性附录)排水沥青路面层间拉拔强度试验方法................................38
III
DB32/T382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交
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赞平,曹东伟,徐海虹,江瑞龄,茅荃,李明亮,赵明方,范勇军,
李洪刚,平树江,周金强,朱新春,宋江春,许斌,王景荣,陆海珠,郑俊秋,李俊,刘帆,
卢传忠,杨振海,段宝东,朱连照,符适。
IV
DB32/T3821—2020
公路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面层的设计、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施工质量控
制与检查和交工检查与验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82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514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G521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542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TD3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T860.2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2部分:高黏度添加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排水沥青路面porousasphaltpavement
表面层为压实后空隙率18%以上的排水沥青层(porousasphaltcourse,PAC)、路表水可渗
入排水沥青层并横向排出的路面类型。
5
DB32/T3821—2020
3.2
排水沥青混合料porousasphaltmixture(PA)
压实后空隙率在18%以上,能够在混合料内部形成排水通道的沥青混合料,它是一种以粗
集料按照嵌挤机理形成的具有骨架-空隙结构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3.3
双层排水沥青路面two-layerporousasphaltpavement
排水沥青层由上、下两层排水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的路面,通常上层相比下层厚度较薄,
公称最大粒径较小。
3.4
高黏度添加剂highviscosityadditive(HVA)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为提高沥青绝对黏度、增强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结性能为目
的,经过一定工艺合成并制备成为均匀颗粒状的改性材料。
3.5
高黏度改性沥青highviscositymodifiedasphalt(HVMA)
通过掺加高分子材料制备,具有较高动力黏度,满足排水沥青混合料强度、抗飞散、抗水
损害等性能要求的改性沥青。
3.6
玄武岩光斑现象Sonnenbrandofbasalt
反映玄武岩在自然条件作用下的风化、变质状况。其表象为长时间高温加热后,石料表面
出现斑点和裂纹,进一步变化会产生表层石料剥落,严重时会出现较大的裂纹和骨料断裂。也
称作光照剥离现象。
3.7
渗水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t
在规定的初始水头压力下,单位时间内渗入排水沥青路面规定面积的水的体积,以ml/min
计。
3.8
渗透系数permeationcoefficient
在常水头压力下,单位时间内透过规定面积的水流的速度,以cm/s计。
4设计
6
DB32/T3821—2020
4.1一般规定
4.1.1排水沥青路面适用于年平均降雨量大于600mm的地区,以及对路面排水或降低噪声有
特殊需求的高速公路、控制出入条件好的其他等级公路。
4.1.2排水沥青路面可用于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和修复养护。预防养护和修复养护工程排水
沥青路面连续长度不宜低于1km。
4.1.3对于易积水、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或者存在交通噪声污染的路段,可使用排水沥青路
面进行专项养护。专项养护路段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1.4双层排水沥青路面适用于年平均降雨量大于1000mm的地区,或者对降低交通噪声有较
高需求的路段。
4.1.5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一般由排水沥青层、防水黏结层和下承层组成。下承层应具有较
强的抗车辙、抗开裂、抗疲劳和抗水损害性能。
4.1.6对于功能性修复工程,可采用直接加铺排水沥青面层或表面层铣刨、回铺排水沥青层的
结构形式。对于结构性修复工程,应在既有路面面层或基层处治后,加铺排水沥青层。
(a)直接加铺排水沥青层(b)铣刨既有路面上面层,回铺排水沥青层
图1功能性修复养护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示例
(a)铣刨重铺既有路面上面层,(b)铣刨重铺既有路面中面层,
加铺排水沥青层加铺排水沥青层
图2结构性修复养护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示例
4.1.7预防养护宜采用PAC-10罩面或经过试验验证的其它细粒式薄层排水沥青罩面。
4.2既有路面调查
4.2.1依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5421)及江苏省相关地方标准、规定开展既
有路面病害调查、状况评估和原因分析,初步判断养护工程类型。
7
DB32/T3821—2020
4.2.2对于结构性修复养护,应在充分进行病害诊断之后,依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542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进行既有路面结构养护对策设计。
可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既有沥青路面性能评价:
整体结构性能:采用弯沉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诊断既有路面整体结构稳定性。当路面弯沉盆
测试指标D20-D60大于22.3μm,且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11MPa时,应进行基层处治设计。
其中,D20为距离弯沉中心点20cm位置处测点的竖向变形量,D60为距离弯沉中心点60cm位
置处测点竖向变形量。
高温性能:采用小型公路路面芯样加速加载(MMLS3)、动态蠕变等试验方法,结合交通
量情况,判断既有路面高温稳定性,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当既有路面不满足对应交通量下的
任意一种评价标准时,应进行沥青面层处治设计,可根据车辙贡献率和变形率计算、汉堡车辙、
多序列动态蠕变试验等方法综合判断处治深度。
表1高温稳定性评价标准
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评价指标评价标准适应的交通量
6.0mm3~10×106ESAL
加速加载试验65℃浸水,加载10万次后变6
5.0mm10~30×10ESAL
(MMLS3)0.7MPa形量
4.0mm≥30×106ESAL
533~10×106ESAL
动态蠕变试验54℃,0.7MPa流变指数19010~30×106ESAL
740≥30×106ESAL
横向裂缝病害及抗开裂性能:采用横缝间距计算、半圆弯曲试验等方法判断既有路面横向
裂缝病害状态及抗开裂性能。当存在以下条件之一时,应进行沥青面层处治设计,可根据裂缝
发生和发展层位设计处治深度:
横向裂缝间距小于20m。计算方法如下:
评价路段长度
横向裂缝间距TCS…………(1)
横缝条数
25℃预切缝半圆弯曲试验的临界应变能小于0.3kJ/m2。
4.2.3对于功能性修复养护,应进行局部病害处治设计。
对网裂、龟裂、重度裂缝、坑槽等病害宜采用铣刨、重铺路面的方案;
对于车辙深度小于8mm的路面,可直接加铺排水沥青面层;对于车辙深度大于8mm的路
面,宜采用铣刨既有路面沥青面层的方式处理,并根据车辙深度确定铣刨深度;
除以上病害之外的路面损坏,应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的规定
进行处治。
4.3排水沥青路面面层设计
4.3.1单层排水沥青路面宜采用PAC-13排水沥青层结构,厚度宜为40mm~50mm。
4.3.2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的排水沥青层宜由集料最大粒径较小的上排水层和集料最大粒
径较大的下排水层组成。常用的结构组合形式为PAC-10/PAC-16、PAC-10/PAC-13和
PAC-13/PAC-20。应根据结构组合形式选择路面厚度,上排水层厚度宜为20~40mm,下排水层
厚度宜为35~60mm。
8
DB32/T3821—2020
4.3.3对于预防养护工程,排水沥青层厚度不宜大于25mm。
4.3.4对路面排水性能有特殊需求的路段,可按照附录A进行排水沥青层厚度设计。
4.4防水黏结层
4.4.1在排水沥青层和下承层之间应设置防水黏结层,防水黏结层宜采用热洒改性沥青类材料,
厚度宜为5~10mm。
4.4.2应急车道直接加铺排水沥青面层时可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类材料。
4.4.3热洒改性沥青洒布量宜为1.5~2.2kg/m2,并撒布集料粒径为3~5mm或5~10mm的预
裹覆沥青碎石,预裹覆沥青碎石的覆盖率应不低于60%,预裹覆沥青碎石的用油量为0.2%~0.6%。
4.4.4改性乳化沥青类材料的洒布量宜为0.3~0.6kg/m2(以纯沥青计)。
4.5结构验算
4.5.1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的材料参数确定、结构验算应依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542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有关规定执行。
4.5.2排水沥青混合料20℃、10Hz的动态模量宜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20)T0738“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的方法实测确定,也可参照
3000MPa~6000MPa范围取值。空隙率为设计上限时,动态模量可取下限值;空隙率为设计下限
时,动态模量可取上限值。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泊松比取为0.4。
4.5.3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应综合考虑交通状况、路面使用性能、养护目标等
因素进行选择,作为路面结构验算的计算参数。设计使用年限应参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
规范》(JTG5421)有关规定选用,有特殊要求时可适当调整。
4.6排水设计
4.6.1排水沥青路面的路面排水系统由排水沥青层和边缘排水设施组成。水文与水力计算可参
考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
4.6.2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边缘排水设施应充分利用现有排水系统。
4.6.3双向六车道以上(含六车道)路面、变坡点和长陡坡路段应按照附录A中A.2.3和A.2.4
的方法验算饱和入渗强度、临界水膜厚度及轮迹带水膜厚度。如果轮迹带水膜厚度大于临界水
膜厚度,应通过增加排水沥青层厚度或采用双层排水路面结构等方式提高排水性能。
4.6.4当采用铣刨重铺、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等结构形式,排水沥青层底面标高低于土路肩表面
标高时,应在应急车道外侧设置纵向导水槽,土路肩设置喇叭状横向汇流口。导水槽及汇流口
深度应与排水沥青层厚度相同。导水槽宽度不宜小于10cm。汇流口间距不宜大于20m,喇叭口
首端宽度宜为75cm,末端宽度宜为20cm。导水槽与汇流口底面、侧壁应进行防水处治。
图3土路肩排水设施示意图4土路肩汇流口
9
DB32/T3821—2020
4.6.5桥面铺筑排水沥青路面,应充分利用现有排水系统。桥头伸缩缝与墙式护栏交接处,可
在高程较低一侧设置横向泄水口。
图5伸缩缝与墙式护栏交接处泄水口
4.6.6桥面与路基段路面或排水沥青层与既有路面交接处因高程过渡设置顺坡段时,应在顺坡
段应急车道外侧设置纵向导水槽,在顺坡段中部及末端土路肩设置喇叭状横向汇流口。喇叭口
尺寸要求与4.6.4相同。
图6顺坡段排水设施示意
4.7标线设计
4.7.1排水沥青路面标线类型可分为点状透水标线、絮状透水标线和普通热熔标线。
4.7.2左侧车行道边缘线可采用热熔标线或者透水标线,其它车道标线宜采用透水标线。
5材料
5.1一般规定
5.1.1路面材料应在经过料源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宜就地取材;开采时应注意环境保护。
10
DB32/T3821—2020
5.1.2排水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应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
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5.2沥青
5.2.1排水沥青路面应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高黏度改性沥青应符合表2的技术要求。
表2高黏度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0.1mm≥40T0604
软化点(TR&B),℃≥90T0606
延度(5℃,5cm/min),cm≥30T0605
溶解度,%≥99T0607
布氏黏度(170℃),Pa·s≤3T0625
中等及轻设计交通荷载等级5×104~106
动力黏度(60℃),Pa·sT0620
重设计交通荷载等级及以上2×105~106
黏韧性(25℃)1,N·m≥25T0624
韧性(25℃)1,N·m≥20T0624
弹性恢复(25℃),%≥95T0662
贮存稳定性离析2,48h软化点差,℃≤2.5T0661
闪点,℃≥230T0611
相对密度(25℃)实测记录T0603
RTFOT后残留物3
T0609
质量变化,%≤±1.0
残留针入度比(25℃),%≥65T0604
残留延度(5℃),cm≥20T0605
注1:由于测试方法等问题,目前黏韧性和韧性作为选择性指标进行检测;
注2:本指标仅适用于成品高黏度改性沥青;
注3:老化试验以RTFOT为标准,也可以由TFOT代替。
5.2.2采用高黏度改性添加剂直投法拌制排水沥青混合料时,可采用A级70号沥青、A级90
号沥青或SBS改性沥青I-C级、I-D级作为基质沥青。选择适宜的高黏度改性添加剂掺加比例,
按照附录B的规定制备高黏度改性沥青,所制备的高黏度改性沥青应符合表2的技术要求。
11
DB32/T3821—2020
5.2.3制备成品高黏度改性沥青时,应选择与改性剂配伍性良好的基质沥青,基质沥青宜采用
A级70号沥青或A级90号沥青。
5.2.4高黏度添加剂应符合《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2部分:高黏度添加剂》(JT/T860.2)
的技术要求。所制备的高黏度改性沥青或高黏度改性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本规范规定。
5.3粗集料
5.3.1粗集料宜选用玄武岩或辉绿岩;粗集料应均匀、洁净、干燥;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要求。
表3排水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无灰色/白色星型斑点或
块石光斑现象
放射型发丝状细裂缝
光斑现象1集料质量损失,%≤1.0附录C
冲击值损失增加,%≤5.0
磨耗值损失增加,%≤8.0
软石含量,%≤1.0T0320
坚固性,%≤8T0314
压碎值,%≤18T0316
高温压碎值2,%≤20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20T0323
潮湿区≥42
磨光值(PSV)T0321
湿润区≥40
沥青黏附性5级T0654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1T0310
表观相对密度≥2.70T0304
毛体积相对密度≥2.60T0304
吸水率,%≤2.0T0307
混合料,%≤12T0312
针片状含量其中粒径大于9.5mm,%≤10T0312
其中粒径小于9.5mm,%≤12T0312
注1:试验项目可选择块石光斑现象、集料质量损失、冲击值损失、磨耗值损失其中一项进行。采用玄
武岩石料作为排水沥青路面粗集料,应进行光斑现象的检测;采用其它类型石料时,也宜进行光斑现象检测。
注2:将装有试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3/T 275-1996 苦荞榆621品种 1996-12-03
- DB63/T 261-1996 西芹嫩脆品种 1996-12-03
- DB63/T 264-1996 乐都绿萝卜品种 1996-12-03
- DB63/T 301.3-1998 水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1998-10-30
- DB63/T 259-1996 大叶落葵品种 1996-12-03
- DB63/T 269-1996 春小麦青春570品种 1996-12-03
- DB63/T 270-1996 春小麦青春254品种 1996-12-03
- DB63/T 262-1996 紫甘蓝早红品种 1996-12-03
- DB63/T 271-1996 冬小麦京437品种 1996-12-03
- DB63/T 301.4-1998 浅山、脑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199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