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227-2002 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

WS/T 227-2002 Requirement for the technical procedure manual in clinical laboratory

行业标准-卫生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WS/T 227-2024 |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WS/T 227-200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卫生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2-04-20
实施日期
2002-07-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起草人:
冯仁丰、胡晓波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1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C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227一2002

04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

Requirementforthetechnicalprocedure

manualinclinicallaboratory

2002一04一20发布2002一07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wS/T227-2002

前言

为了使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规范化,确保检验人员严格按规程进行常规操作,保证检验质量,特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2002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政司提出。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仁丰、胡晓波。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ir1h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ws/T227一2002

Requirementforthetechnicalprocedure

manualinclinicallaboratory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计、制定和使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编写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也适用于临床检验产品厂商编写产

品使用方法说明。

2总则

2.1操作规程是检测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临床检验的技术档案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必须内容。

2-2操作规程应是指导检验人员正确操作的依据。但操作规程不能用来弥补检验方法设计上的缺陷。

2.3操作规程必须含有质量管理内容,包括进行检验的说明,明确质量控制和纠正作用系统等。这些书

面文件是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必须组成部分。

2.4操作规程由主任或主管技术人员负责编写,编写内容含义必须明确(无疑义)、完整。要确保每个检

验人员能理解,并严格按操作规程的精确说明进行操作。

3操作规程的内容要求

每个检验项目都必须具有明确而完整的操作规程资料以及精确的叙述。应具备下列内容:

3门实验原理和/或检验目的(概述);可包括临床应用和/或实用性。

3.2使用的标本种类和收集方法、病人准备要求、标本容器的要求、拒收标本的规定、标本处理方法、标

本储存规定、标本外送规定等。

13使用的试剂、校准品、控制品、培养基以及其他所需物品。所有材料都须写明厂商名、产品号、包装

量、配制要求、使用和储存要求等

3.4使用的仪器厂商名、型号,本项目仪器使用具体要求和校准程序

I5每步操作步骤,直至报告结果。

3.6控制品使用水平和频率,允许限的纠正措施。

3.7计算方法。

3.8参考值范围。

I9操作性能的概要。如:精密度、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方法学比较等。

3.10对超出可报告范围的结果的处理

3门1对检验结果为病危报警值的处理

3.12方法局限性(如干扰物和/或注意事项)。

3门3参考文献

3.14其他必须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04一20批准2002-07-01实施

I

WS/T227一2002

4规程式样和内容

根据实验室的大小和功能,操作规程的格式也应有不同。在小型(单一)实验室中,有一本包括所有

内容的操作规程即可。在大型综合的、多部门的实验室,应有不同专业和内容的操作规程,分放于各个专

业室组。整套汇集的操作规程存放于科室负责人或相应场所。

4-,操作规程手册的式样应按实验室要求和结构来确定。但都须包括质量管理内容,以及汇集有关检

验项目操作规程。每个规程须包括第3章中叙述的内容。规程手册可设计成活页本形式,便于补充和修

改。

4.1门每个项目规程均应从第I页起,自成一册,便于更换。

4.1.2尽可能使用图表或表格形式,便于查阅。

4.1.3使用编号系统,便于查阅。

4-1-4可做一些查阅卡、流程图、厂商产品索引等为规程附录,反映最新动态

4门.5鼓励使用电脑编写规程,简化编辑和修订程序。

4.2规程的使用对象

4.2.1行政和业务主管人员依据规程具体要求,进行质量管理。规程也反映实验室开展检验技术水平。

4.2_2熟练检验人员应随时对照操作规程,检查实际操作状况,保证检验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

正。在进行不熟悉的项目检验时,按规程进行。实现无人指导完成不熟悉的检验。

4.2.3新的检验人员和进修人员可从规程中学到详细内容,并严格按规程进行实际操作。

5以产品说明书直接作为规程的要求

5.1厂商一般都提供了详细的产品使用说明。但是实验室只有确实完全按照厂商要求,使用指定牌号

和型号的仪器、指定的试剂、指定校准品(包括厂商和品种的一致)以及指定具体每一步操作步骤,而且

定期对仪器做保养和校准,实验室才可直接采用厂商产品说明书作为自己的操作规程。

5.2实验室对厂商规程要求有任何变动和修改的,则产品说明书不能直接作为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5.3直接引用的产品说明书必须是中文的使用说明,不可用外文说明。必须包括第3章中叙述的内容。

6操作规程的格式要求

在实验室中各种类型、各个项目、各个操作方法的规程应确定统一格式。

U1每个项目、每个方法的操作规程的第1页页首,要注明:

k

U1.1操作规程项目名称。

目1.2操作规程的单位及部门。

n

U1.3文件编号。

幽‘

U1.4版本

U15页序和总页数

匕1.6批准实施日期。

01了规程有效期,以及复审计划。

︺,.8规程分发部门和/或个人。

G19规程编写者、审批者,以及保管者

︺1.10规程修订记录。

C,

曰L在以后各页的眉首均有操作规程字样及文件编号,并印有横线。在每页的右下脚印有页序。

口在定期复审或发现问题时,需要作部分修改的或更新的,应注明新确认的年月及版本。并由主任或

主管签名认可。

2

wS/T227一2002

7操作规程的修改

7.1在使用和复审中,需要对规程作修改或更新时,应有充分的实验资料证明确有修改的必要,并明确

须修改的具体内容。

了.2编写者完成修改后,由实验室主任审核,经审核同意,修改稿以新版本形式更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