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T 903-2002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表面电镀层

XB/T 903-2002 Materials of sintered neodymium iron boron permanent magnets—Electroplating coatings

行业标准-稀土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XB/T 903-200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稀土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2-04-26
实施日期
2002-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稀土办公室
归口单位
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起草人:
谢锐兵、张华、程浩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x65

中华人民共和国稀土行业标准

xB/T903-2002

烧结钦铁硼永磁材料表面电镀层

Materialsofsinteredneodymiumironboron

permanentmagnets-Electroplatingcoatings

2002一04一26发布2002门2一01实施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稀土办公室发布

xB/T903-2002

前言

本标准目前尚无对应的国际标准;本标准是在依据国内现行生产使用情况及国内外技术资料的基

础上,结合我国行业特点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锐兵、张华、程浩。

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xB/T903-2002

烧结教铁硼永磁材料表面电镀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烧结饮铁硼永磁材料表面上镍电镀层和锌电镀层,以及铜、镍为底层,镍、锡、银和金

为面层的组合镀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仅适用于烧结钦铁硼永磁材料表面上的防护与装饰性电镀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138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与有关过程术语(neqISO2079)

GB/T4955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idtISO2177)

GB/T527。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eqvISO2819)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eqvISO9227)

GB/T12334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eqvISO2064)

GB/T12609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eqvISO4519)

GB/T13560-2000烧结钦铁硼永磁材料

GB/T13911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QB/T3814-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

术语和定义

GB/T3138和GB/T12334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需方应向表面处理加工方提供的资料

4.1必要资料

a)本标准编号;

b)使用镀层的类别代号;

c)表面处理前的尺寸公差范围和表面处理后的尺寸公差要求;

d)基体的牌号、表面粗糙度和密度;

e)对镀层外观的要求

4.2补充资料

a)必要时,提供作参照对比的样品;

b)特殊镀层的抽样检验要求及方法;

c)表面处理全过程中任何特殊要求或限制。

XB/T903-2002

5对基体的要求和镀前准备

5.1基体材料的组织应细小、均匀、致密,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面不得有裂纹和肉眼可见的针孔。

其密度应符合GB/T13560附录A(资料性附录)中的典型值,当密度达不到该要求时,应由供需双方协

商确认。

5.2表面处理的工件可以是各种形状,其尺寸公差、形位偏差应为验收合格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应满足

后续加工的精度要求。

形状和尺寸的差异可导致镀层的质量及尺寸公差要求的不同。特殊形状和不同方向尺寸差异过大

的工件,其验收要求应由供需双方商定。

5.3表面剩磁的大小会影响电镀层质量,供需双方在电镀加工前应事先约定。

5.4为保证电镀时的电流均匀分布,防止因零件滚动相互碰撞而缺损,应在电镀前进行倒角(见附录

B.1).

倒角后曲率半径应在。.1mm-0.5mm范围在不影响产品的尺寸配合与最终使用要求的前提

下,曲率半径应尽量的大。倒角后不应出现缺角、划伤和过度磨蚀。

5.5镀件电镀前应按要求进行除油(见附录B.2)、酸洗(见附录B.3)等处理。

6镀层代号

镀层的类别和特征表示顺序为:

}镀层类另。一镀层厚度一镀层特征一后处理代号一

a)镀层类别,用化学符号表示金属镀层的类别;

b)镀层厚度,用数字表示镀层的厚度,单位um,应紧接镀层的化学符号之后;

:)镀层特征,用b表示光亮镀层,s表示半光亮镀层(其余符号见GB/T13911);

d)后处理代号,紧接一个黑点后,用CIA表示锌镀层蓝白钝化,C2C表示锌镀层彩色钝化,At表

示银和锡镀层的防变色处理。

例1:Zn8·CIA

表示烧结钦铁硼材料上电镀8pm的锌层,蓝白钝化处理。

例2:Ni3Cu2Ni156

表示烧结钦铁硼材料上电镀3;am的镍层,和2vm的铜层,表面电镀15um的光亮镍。

7镀层性能及要求

7.1外观

镀层应色泽均匀,呈光亮或亚光外观,表面洁净无锈斑、黄印、水溃等不良痕迹,锌镀层表面的铬酸

钝化膜应完整,不允许有粘连露白现象,金镀层表面不应出现发雾、泛白现象。在工件的主要表面上,不

应有明显的镀层缺陷,如起泡、孔隙、边角毛刺、表面粗糙、镀层裂纹或局部无镀层及镀层脱落等肉眼可

见的镀层缺陷。

挂镀时,允许非主要表面上有肉眼可见、无法避免的挂具导电接触痕迹2至3处,但此接触痕迹不

应暴露出基体和不影响产品整体防护性能。

7.2厚度

在典型使用环境条件下的各镀层最小局部厚度要求见表1,镀层厚度是提供足够的耐蚀性所必需

的,随着使用环境的严酷性增加,镀层厚度也要相应增加

))基体材料的稳定性可以遵照附录A中的方法进行试验。

xB/T903-2002

表1典型使用环境条件下各镀层最小局部厚度

镀层类别最小局部厚度/Pm

Ni10

Zn8

CuNi

NiSn12

NiAg

NiAu10

注1典型使用环境通常指无凝露的室内环境;

注2:最小局部厚度是指在主要表面上能被直径为20mm球接触的部分的镀层厚度;

注3:本标准未规定镍镀层的最大镀层厚度(镀层的最大厚度由供需双方商定),镀层的最大厚度应不影响工件

最终的尺寸公差要求,同时应注意镍电镀层为良好的导磁材料,过厚的镍镀层会产生屏蔽作用而损失磁性

能;

注4:组合镀层的最小局p",厚度指组合后的各分镀层的总厚度·

7.3耐蚀性

各种镀层开始出现腐蚀迹象的时间应大于表2中的规定。在表2规定的时间内,允许镀层有轻微变

色、发黑变暗,锌镀层钝化膜退色、轻微变色发暗;不允许出现锈迹,起泡、裂纹、脱落、粉化等现象。

表2各种镀层开始出现腐蚀的时间

开始出现腐蚀的时间//h

镀层类别后处理代号

中性盐雾试验湿热试脸压力容器试验

Nl4830072

CIA24

Zn

C2C72

CuNi7250096

NiSn7250096

NiAg7250096

NiAu7250096

注:锌镀层不做湿热试验(8.3.2)和压力容器试验(8.3.3),

了.4结合强度

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不应出现任何形式的分离。

8试验方法

8.1外观

镀层外观检查按QB/T3814的规定进行。

8.2厚度

镀层厚度的测定按GB/T4955中规定的阳极溶解库仑法进行。

8.3耐蚀性试验

8.3.1中性盐雾试验

镀层的中性盐雾试验按GB/T10125中的规定进行。采用24h连续喷雾试验方式。在表2规定的

时间内不得出现腐蚀现象。

XB/'r903-2002

8.3.2湿热试验

将试样放人恒温恒湿试验箱内,升温到80C+2C,并恒温30min,用pH6.7--pH7.2的蒸馏水或

去离子水喷雾加湿,相对湿度控制在90%士3%。在表3规定的时间内不得出现腐蚀现象。

B-3.3压力容器试验

将试样放人盛有pH6.7-pH7.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压力容器内,升温到120C士3C,使蒸汽压

力为0.20MPa-0.24MPa,保持该温度以恒定压力。在表3规定的时间内不得出现腐蚀现象。

8.4结合强度

8.4.1镍电镀层和铜、镍作底层的组合镀层的结合强度应按GB/T527。中规定的热震试验方法进行,

加温至250'C,保温1h,放人冷水中骤冷。

8.4.2锌电镀层的结合强度,可用一刃口磨成30。锐角的硬质钢刀,划边长为1mm的正方形格子,观

察格子内的镀层是否从基体上剥落。

9检验规则

9.1检查与验收

9门.1产品由供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符合本标准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9.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应在自收到之

日起,一个月内向供方提出,有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可委托双方认可的单位进行,并在需方共

同取样。

9.2组批

每批应由同一生产工艺,同一规格的产品组成。

9.3检验项目

每批产品应进行外观、厚度、中性盐雾、压力容器试验项目的检验;湿热试验及结合强度项目的检验

则在产品有争议时或定期质量抽检时进行。

9.4取样

按供需双方商定的抽样方案抽样,如需方未提出具体的抽样方案,则按GB/T12609的规定进行。

9.5检验结果判定

95.1镀层的外观,厚度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判单件产品不合格,允许逐件检验,合格者交货。

9.5.2镀层的耐蚀性,结合强度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则从该批产品中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

验,若仍有一项结果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10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10.1标志

在检验合格的电镀产品上应有如下内容的标签:

a)供方名称和地址;

b)供方质检部门印记;

c)供方检验日期。

10.2包装

电镀产品应用洁净的软质材料包装,妥善保管。包装材料不应影响镀层的性能。

10.3运输、储存

包装后的产品存放在干燥并远离腐蚀性环境,应防潮及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接曝晒。运输过程中

应小心轻放。

x$/T903-2002

10.4质f证明书

每批产品应附质量证明书,注明:

a)供方名称;

b)产品名称;

c)批号,件数;

d)各项分析检验结果和技术监督部门印记;

e)本标准编号;

f)检验日期;

R)出厂日期。

XB/T903-200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加速失重试验

A.1制样

将钦铁硼工件加工成势10mmX10mm的试样,测量其尺寸,准确至0.01mme

A.2试验条件

A.2门压力容器内蒸汽压力为。.20MPa-0.24MPa,温度为120C士3C.

A.2.2压力容器内使用pH6.7-pH7.2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作为汽化水。

A.3步骤

A.3门将试样用有机溶剂(如汽油)洗净,干燥后称重,准确至。.001g,

A.3.2放人压力容器内,升温使压力达到设定值,并保持该温度以恒定压力。

A.3.3试验24h后,停止加温,从泄压阀排出蒸汽,再打开压力容器,取出试样。

A.3.4用有机溶剂洗净表面腐蚀物,如腐蚀较严重,应浸泡于有机溶剂用超声波清洗3min-5min,

然后彻底干燥。

A.3.5称重,准确至。.001Ro

A.4分析结果表述

失重率按下式计算:

m。一m,

R(%)=/100

mXS

式中:

R—失重率,单位为百分比每平方厘米(0o/Cm-);

rno—试验前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9);

m,—试验后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K).

S—试验前试样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

xB/T903-200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工艺选择指南

烧结钦铁硼永磁材料是一种高度活性的粉末冶金材料,易发生腐蚀,故对其进行表面电镀时,应慎

重选择适当的前处理及电镀工艺。

烧结铰铁硼永磁材料电镀前,须经过倒角、除油、酸洗、超声波清洗和其它能够得到稳定化清洁表面

的工序,以得到结合良好、孔隙率低、耐蚀性持久的镀层。

在选择电镀工艺时,既要考虑工艺的防护性和生产实用性,也必须注意电镀排放物会对环境造成的

影响和破坏程度。各电镀层的使用环境条件见表B.to

表B.1各电镀层使用环境条件

镀层类别后处理代号使用环境条件的说明

暴露于室内可能产生凝露的大气环境中,并要求保证外观与内在性能的长期稳定和

Nl

较长的使用寿命

ClA使用十轻微腐蚀条件抗短期污染变色的有限耐蚀性场合

Zn

C2A使用于较为苛刻的气氛环境中,如有机腐蚀气氛;要求较高的耐蚀性场合。

暴露于室内可能产生凝露的大气环境中,并要求保证外观与内在性能的长期稳定和

CuNi

较长的使用寿命

Nis.外观和可焊性好,用于表面可焊和电气接触的场合。

NiAg外观和可焊性好、接触电阻小表面抗变色力差,用于表面可焊和电气接触的场合

装饰性佳,表面不易变色,接触电阻小成本较高,用于电气接触等高可靠电子设备

NiAu

以及高档装饰品。

B.1倒角

小零件倒角可以采用离心光饰机,较大零件可以采用砂轮机磨过棱边后再用螺旋式振动或离心式

漩涡光饰机倒角。倒角应在中性或偏弱碱性的介质中进行,切忌使用含酸性或有腐蚀性的介质倒角。

B.2除油

宜在中性和弱碱性的除油剂中进行,为避免氧化或渗氢,最好不进行阳极或阴极电解处理。

B.3酸洗

使用稀硝酸溶液或弱有机酸短时间酸洗,但不应在强卤素酸中酸洗,切忌在高浓度的强酸中酸洗,

否则,材料表面急剧粗化乃至粉化

B.q超声波清洗

在每道处理工序后应进行超声波清洗,以保证清洗效果和防止污染下道工序

B.5电镀

电镀宜采用低腐蚀性镀液,最好使用多层的组合镀层来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必要时可以作后处

理,以进一步提高耐蚀性。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