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931-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DB33/T 931-2014 Yulan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931—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seedingcultivationforSubgen.Yulania
2014-08-04发布2014-09-04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93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嵊州市景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嵊州市林业技术推广
中心、浙江省花协绿化苗木分会、浙江省花卉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民亮、钱亚南、何云芳、施玲玲、骆文坚、陈奔、马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3/T931—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兰属(Magnolia)玉兰亚属(Subgen.Yulania)的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
重瓣白玉兰(M.denudata‘Multitepal’)、红运玉兰(M.×soulangeana‘RedLucky’)、丹馨玉兰
(M.×soulangeana‘FragrantCloud’)、飞黄玉兰(M.denudata‘YellowRiver’)等种及栽培品种育苗的
术语和定义、砧木培育、嫁接苗和移植苗的生产、苗木分级和出圃、质量检测、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培育供园林绿化的木兰属玉兰亚属苗木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3/T821.1花灌木育苗技术规程第1部分:红叶石楠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苗龄
苗木的年龄。从嫁接至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1个年生长周期作为1个苗龄单位。苗
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嫁接苗在嫁接后未移植前培育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1次移
植后培育的年数,第3个数字表示第2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
的年龄,称几年生苗。如:
a)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嫁接苗;
b)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嫁接苗;
c)1(2)-2表示3年干4年根移植一次的嫁接苗;
d)1(2)-3表示4年干5年根移植一次的嫁接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嫁接苗在嫁接时砧木的年龄。
3.2
地径
嫁接苗为接口以上5cm处正常粗度处的直径,用D表示。
3.3
干径
1
DB33/T931—2014
离地面50cm高处的直径,用Φ表示。
4砧木培育
4.1树种选择
选用望春玉兰(M.biondii)为砧木苗,也可选用天目木兰(M.amoena)、黄山木兰(M.cylindrica)
等作砧木。
4.2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微酸性壤土,pH值5.5~7.0。连作地不宜
选作苗圃。
4.3苗床准备
4.3.1整地做床
秋冬季深翻25cm~30cm,碎土,捡去草根、石块等杂物,耙平做床,床宽100cm~120cm,床高
25cm~35cm,床间步道宽30cm~40cm。圃地四周开设一条宽40cm、深30cm~40cm环通排水沟。
4.3.2土壤消毒和杀虫
宜采用浓度1%~3%硫酸亚铁水溶液,按2kg/m2用量于播种前7d均匀地浇在土壤中,或75%五氯硝基
苯粉剂按2g/m2~4g/m2用量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中;同时用50%辛硫磷乳油按3g/m2用量混拌适量细
土撒于土壤表面杀虫。
4.4播种
4.4.1种子处理
4.4.1.1种子消毒
采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捞出密封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或用0.5%~1.0%的
硫酸亚铁溶液浸种2h,捞出用清水冲洗后阴干,或用80%退菌特粉剂800倍液浸种15min后沥干。
4.4.1.2种子催芽
在低温通气的室内,底层铺10cm湿沙,湿度以手捏能成团,放开即散为宜,然后将种子和沙按1:3
体积比例混合,均匀散在沙层上,高度不超过40cm,上覆2cm~3cm厚的湿沙;每隔1m放置一个通气
笼。10d~15d检查、翻拌一次,保持通气和沙的湿度。
4.4.2播种
4.4.2.1播种时间
宜在立春前,当裂嘴种子达三成以上时,即可播种。
4.4.2.2播种方法
2
DB33/T931—2014
采用撒播,用种量以50kg/667m2为宜,播后用过筛的黄心土覆盖,覆土厚度为种子横径的1倍为
宜,用水浇透苗床;若用本土覆盖,覆土后用除草剂50%丁草胺乳油25mL~30mL加清水14kg,搅拌均
匀后喷雾于苗床表面,用量为42kg/667m2~56kg/667m2。
4.4.2.3搭小拱棚
用两端削尖的长200cm、宽3cm毛竹条或直径4mm钢筋,插入床两侧,间距以100cm为宜,扦插完浇
透水,喷药后将插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压实、密封。
4.4.3播后管理
4.4.3.1覆土除草
播后30d左右,当种子暴露时要及时覆土,人工拔除杂草。
4.4.3.2通风揭膜
出苗期若气温超过25℃,白天要两头揭膜通风;当50%以上幼苗出土后,可于阴天或傍晚揭去薄膜,
早、晚洒水保湿。
4.4.3.3防病
揭膜后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敌克松)可
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防治立枯病,每隔7d~10d轮换浇灌,连续3次~4次。
4.4.4芽苗移栽
4.4.4.1移栽时间
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当芽苗长至5cm~8cm高、两叶一芽时,选择傍晚或阴天移栽。
4.4.4.2移栽密度
株行距30cm×35cm,每667m2以5000株为宜。
4.4.4.3移栽方法
起苗前2h浇透水,分期分批进行。晴天高度时应于傍晚前后种植,栽后浇定根水。栽后3d~6d
内若遇天气干旱,应早、晚各浇水一次。
4.4.5播种苗管理
4.4.5.1水分管理
根据气候和苗床干湿度,适时排灌水,浇水应在早、晚进行。
4.4.5.2松土除草
松土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深度宜5cm以内。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原则。
4.4.5.3施肥
3
DB33/T931—2014
施肥结合松土除草同时进行,移栽成活后每隔10d~15d施肥一次。5月前,可施10%的稀人粪尿液,
促使幼苗发根;6月~7月初可施0.5%尿素水溶液;7月~8月高温季节不宜施肥;8月~9月上旬,可施氮
磷钾为21-6-13的复合肥1%水溶液。
4.4.5.4病虫害防治
4月中下旬,可用20%氰戊菊酯1500倍液~2000倍液于早、晚浇灌,防治金龟子、蛴螬、蝼蛄等
地下害虫。防治立枯病,于4月~6月结合施肥时,加入70%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敌克松)可湿
性粉剂或5%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配成500倍液~1000倍液浇灌,10d1次,连续3次。
5嫁接苗培育
5.1砧木选择
选用地径0.8cm以上、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当年播种苗。
5.2接穗选择
采用生长发育正常、健壮母树上当年春季萌发的枝条。剪下枝条,去叶留叶柄,叶柄与芽等长或稍
长;芽饱满,接穗应随采随用。
5.3嫁接
5.3.1嫁接时间
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进行。
5.3.2嫁接方法
采用嵌芽接法。具体步骤为:
——削接穗芽:先在接芽上方0.5cm处向下向内斜削一刀,带木质部1/4~1/3,长2.5cm~3.5cm,
然后在芽的下方1cm~1.5cm处斜切呈30°角到第一刀口底部,取下芽片。见图1。
图1
——削砧木:距地面5cm左右,选择光滑一侧削去带木质部1/4~1/3,长2.5cm~3.5cm砧木
皮部,呈一个斜切面,切面长度略长于芽片。见图2。
图2
4
DB33/T931—2014
——接穗芽片:将接穗芽片插入砧木的斜切面,注意一侧的形成层对齐,芽片上端露出2mm~3mm
削过的砧木皮层。见图3。
图3
——包扎薄膜带:用宽约1cm塑料薄膜带由下而上捆绑砧木,封住砧木上剪口,露出接穗的叶柄
和芽。见图4。
图4
5.4接后管理
5.4.1补接
嫁接后10d~15d检查接芽成活状况,芽片新鲜、碰触芽片上的叶柄能自动脱落者为已成活,芽片
干瘪、碰触叶柄不能脱落者未成活,需补接。
5.4.2剪砧与抹芽
翌春接芽萌动前,在接芽以上2cm处剪去砧木,待接芽抽梢长到10cm时,再次在接芽上部0.5cm
处剪砧。剪砧后,及时抹去萌发的砧芽;接穗芽萌发后保留一个健壮芽,及时抹去多余芽。
5.4.3解绑薄膜带
次年5月份,当嫁接苗接芽抽梢长至30cm~40cm,在接芽的反方向砧木部薄膜绑带上用刀片纵向
割一刀,解除薄膜绑带。
5.5嫁接苗管理
5.5.1水分管理
苗木速生期及夏季高温期间,遇干旱时要及时进行灌溉。高温季节晴天灌溉应在早、晚进行,白露
以后应停止灌溉。灌溉时做到水到苗床中心稍湿时即排水。降雨或灌溉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并对苗床清
沟培土。
5.5.2施肥
全年追肥3次。2月中旬、4月中下旬水施或干施尿素15kg/667m2~20kg/667m2,8月下旬~9月
初水施或干施氮磷钾为14-16-15的复合肥25kg/667m2~40kg/667m2。化肥不宜在高温三伏天干施,
白露以后停止施肥。
5.5.3中耕除草
5
DB33/T931—2014
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原则,以人工除草为主,结合松土进行。
5.5.4整形修剪
当年生嫁接苗,于苗高1m~1.2m处截去主干,将苗高50cm以下侧枝全部剪除,其余侧枝保留2个~
3个芽。
5.5.5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原则。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化学药剂防治要正确选用农药种类、剂型、浓度、用量和施用方法,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本标准附录
A。
6移植苗培育
6.1基本要求
培育2年生以上嫁接苗,应经过移植。
6.2苗木移植
6.2.1移植时间
冬季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进行,以2月中下旬为佳。
6.2.2移植密度
不同年龄的玉兰苗木移植密度见表1。
表1嫁接玉兰粗度与移植密度
密度规格
φ1.5
φ1.2
cm~2cm
c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5/T 10028-2007 水稻品种 新稻10号 2007-07-01
- DB65/T 10041-2007 西甜瓜品种 西域金黄1号 2007-07-01
- DB65/T 10037-2007 西甜瓜品种 新蜜36号 2007-07-01
- DB65/T 10032-2007 甜菜品种 新甜饲1号 2007-07-01
- DB65/T 10036-2007 甜菜品种 新引KWS2409 2007-07-01
- DB65/T 10035-2007 甜菜品种 新引H10135 2007-07-01
- DB65/T 10033-2007 甜菜品种 新引BETA218 2007-07-01
- DB65/T 10008-2007 棉花品种 新彩棉8号 2007-07-01
- DB65/T 10024-2007 棉花品种 新陆中22号 2007-07-01
- DB65/T 10002-2007 大豆品种 新大豆4号 200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