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955-2017 瓜蒌叶枯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

DB34/T 2955-2017 Pathoge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cedures for Gualou leaf blight disease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955-2017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9-15
实施日期
2017-10-15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瓜蒌叶枯病的病原检测方法和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瓜蒌叶枯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有余跨越瓜蒌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潜山县植保站、凤台县植 保植检站、凤台县农科所
起草人:
张立新、檀根甲、汪章勋、程有余、吴彩铃、徐劲峰、孙友武、胡学友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65.020

B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955—2017

瓜蒌叶枯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

Pathogendetectionandstandardizingcontroltechniqueofleafblightdiseaseon

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9-15发布2017-10-1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955—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有余跨越瓜蒌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潜山县植保站、凤台县植

保植检站、凤台县农科所。

本标准起草人:张立新、檀根甲、汪章勋、程有余、吴彩铃、徐劲峰、孙友武、胡学友。

I

DB34/T2955—2017

瓜蒌叶枯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瓜蒌叶枯病的病原检测方法和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瓜蒌叶枯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34/T882食用栝楼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瓜蒌叶枯病LeafblightdiseaseonTrichosanthes

由链格孢属的致病性菌株引起瓜蒌叶片枯萎的一种真菌性新病害,其田间症状及发生特点见附录

B.1。

3.2

链格孢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

引起该病害的病原为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

4病原检测方法

4.1保湿培养

采集田间瓜蒌疑似症状病叶,将其置于95~100%RH的高湿环境下25℃培养2~3d,观察病叶

部位是否有霉状物出现,镜检霉状物是否有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并观察其形态。

4.2形态学识别

将约3~5mm的病叶组织经75%乙醇表面消毒、无菌水冲洗后,移到PDA培养基平板上25℃孵

育3~5d,可获得真菌分离物。

1

DB34/T2955—2017

链格孢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初期灰白色,后期逐渐变为黑褐色。在PCA培养基上生长5~7天后,

可观察到菌丝中分布有分生孢子梗和大量的分生孢子。

培养基成分及配制方法见附录A,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形态见附录B.2。

4.3分子鉴定

采用CTAB法提取链格孢菌丝体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