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415-2023 多功能智能杆系统测试与验收技术规范
DB4403/T 415-2023 Multifunctional Smart Pillar System Test and Acceptan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深圳市智慧杆产业促进会、鼎铉商用密码测评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海能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深圳英飞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联诚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灯智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利亚德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来智慧交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无线电检测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宇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市遐域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粤大明智慧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真如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联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安邦智慧杆产业标准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安邦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张文平、温标荣、游柳锋、陈铎航、陈政浩、胡智勇、黄正育、丛培玉、王海龙、胡之斐、林洺锋、万永泉、彭林艳、陈晓宁、马龙彪、曹小兵、谢诗漫、 李超、白莹杰、王先峰、周罗红、李小叶、曾晶、赵子龙、龙平芳、农华斌、信怀鸿、许海平、张庭炎、陈柯、王如、张廷琦、马超、杨兵、余康、张景峰、姜国栋、曾卫民、李信强、兰国梁、李锋、姚卓宏。
- 出版信息:
- 页数:7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
CCSL70
DDDBBB44444400033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415—2023
多功能智能杆系统测试与验收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estingandacceptanceofmulti-function
smartpolesystem
2023-12-19发布2024-01-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3/T415—2023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3
4缩略语..............................................................................3
5测试验收内容........................................................................5
5.1编码标识........................................................................5
5.2杆体设备........................................................................5
5.3智能网关........................................................................9
5.4传输通信网络...................................................................12
5.5管理平台.......................................................................21
5.6安全测试.......................................................................31
5.7电磁兼容.......................................................................35
5.8可靠性.........................................................................39
5.9电气和防雷.....................................................................43
5.10整体功能......................................................................44
5.11工程验收标准..................................................................47
附录A(规范性)测试结果判断表.......................................................50
参考文献..............................................................................67
I
DB4403/T41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智慧杆产业促进会、鼎铉商用密码测评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洲
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能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深圳英飞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深
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联诚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灯智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利亚德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来智慧交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无线
电检测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宇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市遐域技术有
限公司、深圳市粤大明智慧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真如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
公司、深圳联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安邦智慧杆产业标准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安邦科技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文平、温标荣、游柳锋、陈铎航、陈政浩、胡智勇、黄正育、丛培玉、王海
龙、胡之斐、林洺锋、万永泉、彭林艳、陈晓宁、马龙彪、曹小兵、谢诗漫、李超、白莹杰、王先峰、
周罗红、李小叶、曾晶、赵子龙、龙平芳、农华斌、信怀鸿、许海平、张庭炎、陈柯、王如、张廷琦、
马超、杨兵、余康、张景峰、姜国栋、曾卫民、李信强、兰国梁、李锋、姚卓宏。
II
DB4403/T415—2023
多功能智能杆系统测试与验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多功能智能杆系统的测试验收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新建和改建多功能智能杆系统的测试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2423.4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风压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829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RCD)的一般要求
GB8898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T9254.2—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2部分:抗扰度要求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14887道路交通信号灯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 A)
GB/T17625.2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 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
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Z17625.3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 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
和闪烁的限制
GB/Z17625.6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电流的限
制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
1
DB4403/T415—2023
的抗扰度试验
GB/T17743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85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浸镀铝技术条件
GB/T18595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
GB/T2026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2028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5000.1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部分:SQuaRE指南
GB/T25000.51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
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B25280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
GB/T25919.1Modbus测试规范第1部分:Modbus串行链路一致性测试规范
GB/T25919.2Modbus测试规范第2部分:Modbus串行链路互操作测试规范
GB/T32401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GB/T33697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施技术要求
GB/T36073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GB/T39786—202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GB50057建筑物防设计规范
GB50260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526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5103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DL/T475—2017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GM/T0028密码模块安全技术要求
JG/T495钢门窗粉末静电喷涂涂层技术条件
QB/T1551灯具油漆涂层
SJ/T11141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通用规范
SL651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
YD/T1141—2022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
YD/T1312.1—2015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YD/T1628—2007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安全测试方法
YD/T2346通信用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器技术条件
YD/T2378通信用240 V直流供电系统
YD/T3089通信用336 V直流供电系统
YD5102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21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5123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YD5125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2
DB4403/T415—2023
YD/T5126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YD5201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DB44/T2110电子政务数据资源开放数据技术规范
DB4403/T30—2019多功能智能杆系统设计与工程建设规范
DB4403/T294—2022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建设规范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通用的标准(WirelessLocalAreaNetwork)
IEC63024:2017家用和类似用途断路器、RCBOs和RCCBs的自动重合闸装置(ARDs)要求
(Requirementsforautomaticreclosingdevices(ARDs)forcircuit-breakers,RCBOsandRCCBs
forhouseholdandsimilaruses)
3术语和定义
DB4403/T30—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传输时延propagationdelay
数据包从发送端口(地址)到目的地址(地址)所需经历的时间。
3.2
链路传输速率linktransmissionrate
多功能智能杆设备间通过网络传输数字信息的速率。
3.3
吞吐率throughput
空载网络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被测网络链路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包转发速率。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交流(AlternatingCurrent)
ACL:访问控制列表(AccessControlList)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AO:模拟数字(AnalogDigital)
AP:无线接入点(AccessPoint)
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
BACNET: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网络(BuildingAutomationandControlNetwork)
CAN: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AreaNetwork)
CLI:命令行界面(CommandLineInterface)
COAP:受限应用协议(ConstrainedApplicationProtocol)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
CRT:阴极摄像管(CathodeRayTube)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
DC:直流(DirectCurrent)
DI:数字输入(DigitalInput)
DO:数字输出(DigitalOutput)
DoS:拒绝服务攻击(DenialofServiceAttack)
3
DB4403/T415—2023
EPS:企业绩效管理(EnterprisePerformanceManagement)
EUT:被测设备(EquipmentUnderTest)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HTT: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Technology)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
ID:身份标识(Identitydocument)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
IPC:工业过程控制(IndustrialProcessControl)
IPSEC:互联网安全协议(InternetProtocolSecurity)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
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l)
Modbus:施耐德总线(ModiconBUS)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
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
OF:开放流(OpenFlow)
OM:操作维护(OperationandMaintenance)
ONVIF:开放网络视频接口(OpenNetworkVideoInterface)
OPC: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与嵌入(OLEforProcessControl)
OS: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
OTDR: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ter)
OTN:光传送网(OpticalTransportNetwork)
PDH:准同步数字层次结构(PlesiochronousDigitalHierarchy)
PM: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
PoE:以太网供电(PoweroverEthernet)
PTP: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TimeProtocol)
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
RestfulAPI:表述性状态转移应用程序接口(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
RS:推荐性标准(RecommendedStandard)
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RapidSpanningTreeProtocol)
SDH:同步数字层次结构(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DevelopmentKit)
SINR: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
SM:状态机(StateMachine)
SNMPv: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版本(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version)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
SSH:安全壳层(SecureShell)
SSL:安全套接字层(SecureSocketsLayer)
STP: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Protocol)
TN-S:三相五线制系统(ThreePhaseFiveWireSystem)
4
DB4403/T415—2023
TT:保护接地(TechnicalTerm)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
WEB:互联网(WorldWideWeb)
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
5测试验收内容
5.1编码标识
多功能智能杆的杆体及各挂载设备应具有专属并唯一的标识和编码,结合GIS地图进行准确定位、
识别。编码满足下列要求:
a)在全网和整体系统中应具有唯一性,杆体编码应支持坐标定位;
b)应具备简洁实用性、易识别性、可读性和可听性;
c)应采用全市统一的编码方式统筹管理;
d)多功能智能杆的杆体和各功能模块的编码之间应具有关联性和逻辑性,各类设施应增加对种类、
管理单位及责任人等信息的标识。标识满足下列要求:
1)应在方便阅读的位置进行设置,便于各类使用人员查找和阅读;
2)杆体印制或者粘贴的编码应具备可识别性和高的可见度;
3)应美观大方,与市容市貌相协调;
4)应耐腐蚀、日晒和雨淋,不褪色、不污损。
e)多功能智能杆上若需要挂载或卸载警用设备,警用设备的编码由该设备的管理单位提供或处理。
5.2杆体设备
5.2.1概述
杆体涉及智能照明、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充电桩、显示屏、一键求助、公众广播、供电和通讯等
设备子系统。支持云化部署和集约化管理,管理平台分为设备管理平台和业务管理平台,平台搭建可采
用分级模式,根据建设模式和管理权限,建设总控管理平台和系统子平台,总平台和子平台数据统一,
权限分立。多功能智能杆系统及各子系统运行可靠、安全、操作简单、易维护、开放性好、兼容性好,
能实现和其他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5.2.2智能照明
系统状态监测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道路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应具有系统运行状态自动监测功能,应包括:
a)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
b)时段用电量、总用电量等能耗数据;
c)通信异常、电力线路异常、单灯故障等故障信息;
d)RSRP、SINR、无线信号覆盖等级等无线信号质量数据;
e)光照度等环境参数。
系统功能测试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道路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应从智能调光、灯具故障告警、灯光技术性能数据监测
和智能分析等功能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应包括:
5
DB4403/T415—2023
a)多种调光控制方式测试;
b)异常故障告警功能测试;
c)控制器和灯具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采集、监测及存储功能测试;
d)能耗数据统计功能测试。
5.2.3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子系统
视频监控子系统提供视频安防监控功能,应符合GB50395的相关规定。
系统功能测试
系统功能测试要求如下:
a)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对需要进行监控的主要公共场所、重要的路段和路口等区域进行有效的视
频探测与监视,图像显示、记录与回放;
b)前端设备的最大视频(音频)探测范围应满足现场监视覆盖范围的要求,摄像机灵敏度应与环
境照度相适应,监视和记录图像效果应满足有效识别目标的要求,安装效果宜与环境相协调;
c)系统的信号传输应保证图像质量、数据的安全性和控制信号的准确性;
d)系统监视或回放的图像应清晰、稳定,显示方式应满足安全管理要求。显示画面上应有图像编
号或地址、时间、日期等;
e)系统应能手动或自动操作,对摄像机、云台、镜头、防护罩等各种功能进行遥控,控制效果平
稳、可靠;
f)系统应能手动切换或编程自动切换,对视频输入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
切换图像显示重建时间应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g)系统应具有与其他系统联动的接口;
h)辅助照明联动应与相应联动摄像机的图像显示协调同步。前端设备对控制终端的控制响应和图
像传输的实时性应满足安全管理要求。
5.2.4环境监测
监测城市环境类别
通过气体、声音传感器监测城市环境参数,如PM2.5、PM10、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噪声、扬尘、臭
氧、光照强度等。
系统功能测试
.1系统数据处理应保证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的反映监测结果。不应利用数据有效性规则,
达到不正当的目的;不应选择性的舍弃不利数据,人为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
.2系统监测结果的显示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5.2.5气象监测
监测城市气象类别
通过气体、声音传感器监测城市气象参数,如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降雨量、光照强
度等。
系统功能测试
6
DB4403/T415—2023
.1系统数据处理应保证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的反映监测结果。不应利用数据有效性规则,
达到不正当的目的;不应选择性的舍弃不利数据,人为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
.2系统监测结果的显示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5.2.6充电桩
充电桩充电子系统可以为电动机动车和电动非机动车提供充电服务,其网络架构、传输方式由相应
运营机构提供。充电桩参照GB/T18487.1、GB/T20234.1、GB/T20234.2、GB/T20234.3和GB/T27930
的相关规定。
5.2.7信息发布显示屏
信息系统屏
宜采用LED双基色或三基色低功率显示屏,显示屏子系统支持同步或异步控制方式,显示内容由平
台集中管理。通过技术、管理方式,监控管理显示屏发布内容,及时发现内容被篡改的情况(如使用摄
像头采集显示屏内容,回传到管理平台,判断内容的正确性)。
系统性能测试
.1显示屏的光学特性及电学特性的测试方法可参照SJ/T11281的相关规定。
.2显示屏的可靠性测试,可参照GB/T11463的规定对显示模组(不少于1024像素)进行显
示屏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测试。
5.2.8一键求助
一键式紧急呼叫设备,可进行用户与管理平台值班人员之间的双向通话,快速传递报警信息。
5.2.9公共广播
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可按区域和功能提供音频广播,可远程控制播放内容,如政府公告、应急指挥信息等。
系统功能测试
.1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实时发布语声广播,且应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
.2当有多个信号源对同一广播分区进行广播时,优先级别高的信号应能自动覆盖优先级别低
的信号。
.3当公共广播系统有多种用途时,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在
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10 s内,向相关广播去播放警示(含警笛)、警报语声文件或实时指挥语声。
.4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12 dB。
.5紧急广播系统设备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或具有定时自检和故障自动告警功能。
.6当需要手动发布紧急广播时,应设置一键到位功能。
.7单台广播设备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系统失效。
.8单台广播设备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分区失效。
系统电声性能测试
测量结果应包括应备声压级、声场不均匀度、传输频率特性、漏出声衰减、扩声系统语音传输指数、
系统设备信噪比等测量数据,可参照GB/T50526的相关规定。
7
DB4403/T415—2023
5.2.10公共WLAN
公共WLAN系统性能测试项目应包括关联测试、切换测试、信号强度测试、信噪比、网络联通性测试、
传输速率、吞吐量、丢包率、往返时延、接入认证、非法接入测试等指标,可参照IEEE802.11的相关
规定。
5.2.11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系统显示测试应包括机动车、方向指示、掉头、非机动车、人行横道、车道、道口等信
号灯组合形式及灯色转换,应符合GB14886的相关规定。
5.2.12传感器
传感器的设计和制造应使其作为智能路灯的一部分,保证其在具体使用场所的工作条件(温度、湿
度、腐蚀性等)下正常工作的同时,应满足相关的安全要求、性能要求、安装要求、电磁兼容等要求。
5.2.13测试结果判断
杆体设备完成安装施工后,应进行完整的验收流程,确保杆体设备安全性、功能、性能等指标符合
工程需求方的要求,符合相关产品规范要求,同时杆体设备安装检测结果应满足表A.9、表A.10和表
A.11的要求。
5.2.14验收准备
文件验收
验收前,杆体设备施工方应提供表1中的必选文件,可选文件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表1杆体设备施工方文件清单
文件名必选/可选
产品型号必选
产品重量/尺寸必选
包装及外观必选
产品安装指导书必选
产品所获安全认证必选
产品所获电磁兼容性认证必选
产品所获环境适应性认证必选
产品功率与供电方式必选
产品操作说明书必选
产品远程管理配置说明书可选(如有远程管理功能则为必选)
8
DB4403/T415—2023
安装验收
杆体设备完成安装后,应通过验收,安装方式符合第8章的规定。杆体设备安装验收检测结果应符
合表A.9的要求。
供电验收
.1杆体设备供电包括供电方式、电压范围和最大功率等。杆体设备供电应符合产品说明书,
并与多功能智能杆提供的供电模式保持一致。
.2当部分杆体设备供电验收需要专门设备或在特殊供电条件下才能完成,实际工程施工不具
备验收环境时,设备提供方应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结构认证证书,工程需求方可以以设备提供方提供的
认证证书作为验收依据。
.3杆体设备供电测试结果应符合表A.10的要求。
功能验收
.1杆体设备应提供与产品描述、产品规格书和说明书一致的功能。在杆体设备寿命期内,以
及在杆体设备允许的工作条件下,杆体设备的功能应保持一致;多次启动或关断后,功能应具备可重复
性;设备功能不应因安装位置或安装方式不同而发生变化。
.2设备提供方应提供杆体设备所遵循的产品标准及功能验收方法。
注:本文件只规定在不同条件下验证产品的验收方法,而对涉及产品特有的功能验收方法不予规定。
.3当部分杆体设备功能验收内容需要特定条件才能完成,实际工程施工时不具备验收环境时,
设备提供方应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结构认证证书,工程需求方可以以设备提供方提供的认证证书作为验
收依据。
.4杆体设备功能测试结果应符合表A.11的要求。
5.3智能网关
5.3.1一般原则
智能网关宜采用SSLVPN或IPSECVPN实现数据安全传输,产品安全等级可参照GM/T0028、GM/T0039
中的测试要求。
5.3.2功能测试
电源输入和供电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g),DI/DO接口支持干湿节点转换及多路电源输出口,以太网电
口支持PoE供电。
有线通信
.1以太网光口
参照YD/T1141—2022中5.1.2和5.1.3规定的方法测试,并符合规定的测试结果。
.2以太网电口
参照YD/T1141—2022中5.1.1和5.1.4规定的方法测试,并符合规定的测试结果。
.3其他接口
9
DB4403/T415—2023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g),支持4路RS485/RS232接口,支持AI/AO接口、DI/DO接口、PWM、
USB接口和CAN总线接口。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r),宜有外接GPS/北斗天线接口。
无线通信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p),支持扩展和兼容无线通信终端模组。支持多种无线模式实现
无线组网和链路备份,包括AP模式和网桥模式。
挂载设备接入控制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c)、4.6.4o),具有对挂载设备接入控制功能。
挂载设备实时监测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a),具有对挂载设备实时监测功能。
挂载设备集中管理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b),具有对挂载设备集中管理功能。
NTP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f),支持时钟获取、保持和校时功能。从NTP或者PTPIEEE1588
获取网络时钟源,可支持GPS、北斗卫星时钟源;具备时钟保持功能,时钟电池后备时间不应少于3年;
支持远程重启、自动和手动校时功能。
自治管理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k),具备本地网络管理功能,能去中心化后独立管理单根杆或多
根杆的所有挂载设备,实现挂载设备间互联互通、事件联动、离线规则管理;智能网关之间可自协商主
备管理、数据冗余热备、离线规则及事件联动。
运维管理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l),具备完备的操作日志保存和日志管理功能,对智能网关的设
置、修改、资料删除等进行完整记录;日志不应修改、删除,保存时间不少于6个月。按照YD/T1141
—2022中5.3和5.7规定的方法测试,符合规定的测试结果。
0本地存储和边缘计算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q),具备本地存储功能和本地计算功能,本地存储容量不小于256
兆,CPU配置不低于主频800 MHz;去中心化后能独立存储和处理所有挂载设备至少7天的相关数据,数
据类型包括配置数据、告警数据、状态数据、业务应用数据(除视频)、事件录像和音视频节目内容。
5.3.3性能检测
交换传输性能
交换传输性能按照YD/T1141—2022中第6章规定的方法测试,符合表2的相关要求。
10
DB4403/T415—2023
表2交换传输性能测试表
吞吐量100%*端口数
帧丢失率0%
背靠背2 s/50次/0丢包
时延小于10 us
时延抖动小于1 us
地址缓存能力与芯片规格匹配
地址学习速率≥1000帧/s
线端阻塞不影响阻塞端口
错误帧过滤正常过滤错误帧
长时间转发数据丢帧量帧丢失为0
MAC地址冲突运行正常
WLAN性能
WLAN应覆盖临近灯杆,且在临近杆体距离的点位吞吐量大于杆体总流量。
PoE性能
PoE性能支持IEEE802.3at(25.5W)、IEEE802.3af(15.4W)PoE供电条件。
5.3.4协议一致性测试
参照DB4403/T30—2019中4.6.4h),北向接口应支持HTTP、SOAP、MQTT、COAP等主流协议,南
向接口应支持Modbus、OPC、BACNET、MQTT、HTTP、ONVIF等主流协议方式。其中Modbus的测试遵循下
列要求:
a)按照GB/T25919.1的要求,测试协议一致性;
b)按照GB/T25919.2的要求,测试互操作性。
5.3.5安全测试
数据平面安全
.1数据平面安全参照YD/T1627—2007中第6章的技术要求,按照YD/T1628—2007第6章
规定的方法测试,符合规定的测试结果。
.2测试内容包括DoS攻击、ACL、流量控制、802.3ad链路聚合、802.1x、MAC地址限制和绑
定、端口镜像和广播风暴抑制。
控制平面安全
.1控制平面安全参照YD/T1627—2007中第7章的技术要求,按照YD/T1628—2007中第7
章中规定的方法测试,符合规定的测试结果。
.2测试内容包括VLAN安全测试、STP/RSTP测试、IGMP嗅探器(Snooping)测试和DHCP
Snooping测试。
11
DB4403/T415—2023
管理平面安全
.1管理平面安全参照YD/T1627—2007中第8章的技术要求,按照YD/T1628—2007中第8
章规定的方法测试,符合规定的测试结果。
.2测试内容包括用户访问控制、远程登录协议(Telnet)、WEB管理功能、SSH、SNMPv3和安
全审计。
5.3.6测试结果判断
智能网关测试结果应符合表A.4的要求。
5.4传输通信网络
5.4.1测试预审
测试验收前应核查资料的完整性,资料包含验收测试范围及要求、项目合同及附件、设备进场验收
记录、软硬件设备清单(包括变更清单)、系统施工设计图和系统拓扑图等,测试预审表见表3。
表3测试预审表
测试验收内容文档名称
测试验收范围及要求
推荐标准
- DB4114/T 220-2024 夏玉米免耕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2024-08-09
- DB4114/T 226-2024 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净化技术规范 2024-08-09
- DB4114/T 223-2024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指南 2024-08-09
- DB42/T 1207-2024 荆山玉 鉴定 2024-07-29
- DB15/T 3630-2024 高掺比沥青路面回收料温拌再生技术规范 2024-08-08
- DB15/T 3631-2024 沥青路面回收料精细化分离技术规程 2024-08-08
- DB4114/T 221-2024 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2024-08-09
- DB4114/T 224-2024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服务规范 2024-08-09
- DB15/T 3629-2024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规范 2024-08-08
- DB4114/T 222-2024 小麦玉米轮作区耕地质量提升与修复集成技术规范 2024-08-09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 1DB4403/T 414-2023 多功能智能杆系统接地与防雷技术规范
- 2DB4403/T 368-2023 多功能智能杆系统施工技术规范
- 3DB4403/T 280-2022 多功能智能杆 管理系统编码技术规范
- 4DB4403/T 319-2023 多功能智能杆 管理与运维技术规范
- 5DB4403/T 30-2019 多功能智能杆系统设计与工程建设规范
- 6T/CASME 797-2023 多功能智慧路灯杆系统技术规范
- 7DB4403/T 437-2024 多功能智能杆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范
- 8DB4403/T 294-2022 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建设规范
- 9DB4403/T 455-2024 多功能智能杆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规范
- 10DB64/T 1915-2023 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