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658-2020 克氏原螯虾池塘双季养殖技术规程

DB34/T 3658-2020 DB34/T 3658-2020 Double cropp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reshwater crayfish pond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658-2020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8-03
实施日期
2020-09-03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658—2020

克氏原螯虾池塘双季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operatingspecificationfordouble-seasoncultureoffreshwatercrayfishin

pond

文稿版次选择

2020-08-03发布2020-09-03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65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熙岸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宣城市阳江生

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当涂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太湖县渔业服务中心、

亳州市蕉城区张店乡畜牧兽医站、安徽科技学院、舒城县羽泉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定远县锦鸿种养殖专

业合作社、安庆市大观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宣城市渔业渔政局、安徽润秋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光同、蒋业林、陶红革、张孝根、张伟、叶庆娟、王芬、凌武海、崔峰、麻

嘉浩、王美娟、王承坤、杨传萍、陈海平、王廷文、叶圣陶、王自胜。

I

DB34/T3658—2020

克氏原螯虾池塘双季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以下简称小龙虾)池塘双季养殖的环境条件、

池塘条件、第一季养殖、第二季养殖、疾病防治、巡塘、捕捞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克氏原螯虾池塘双季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DB34/T1516河蟹养殖池塘双季套养青虾技术规程

3环境条件

3.1产地环境

环境符合NY/T5361的要求。

3.2水源水质

水量充足,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殖水质符合NY5051的

要求。

4池塘条件

4.1池塘改造

长方形,东西走向,长宽比(1.5~4):1。面积小于6670m2,改造成平底塘结构,要求埂坡比1:

(2.5~3),塘深1.5m左右;面积大于6670m2,改造为“环沟+平台”结构,具体改造方法参照

DB34/T1516的规定,示意图参见附录A。土质以壤土为好,底泥厚10cm~15cm。

4.2防逃设施

1

DB34/T3658—2020

沿池塘四周设置防逃设施,防逃材料可选用厚塑料薄膜等光滑材料,基部入土10cm~15cm,顶

端高出埂面30cm~40cm,防逃墙与塘埂垂直,每隔1m~2m,在防逃墙外侧利用竹片或木棍支撑,

拐角处呈弧形。

4.3进排水口设施

进水口套设一个长5m~8m、网目为80目~100目及直径30cm左右的双层筛绢网袋,防止野杂

鱼及敌害进入池塘;排水口建造排水涵闸和双套控水站管。涵闸排水口设置网目20目~40目的过滤拦

网。

5第一季养殖

5.1养殖准备

5.1.1冻晒

冬闲,彻底排干池水,冻晒20天~30天,使得池底呈龟裂状。

5.1.2清塘

塘晒好后,进水5cm~10cm,用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泼洒,不留死角,每667m2用量为75kg~

100kg。

5.1.3施肥

消毒后3天,每667m2施入50kg~100kg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水草移栽后,视水

草及水体肥度,适时追施生物肥,促进水草快速生长。

5.1.4种草

5.1.4.1品种

选择伊乐藻、菹草。

5.1.4.2移栽方法

消毒后7天,平底塘,离埂4m,按照株行距8m×10m;“环沟+平台”塘,按照株行距4m

×10m,环沟每隔15m移栽一团;每团水草直径20cm~40cm;水草覆盖面积占20%左右;水草营

养体用10g/m3的漂白粉浸泡消毒10分钟,洗净后移栽。

5.1.4.3水草维护

随着水草生长,逐渐加深水位,水草长势不好,可以适当施肥,促进水草生长;水草覆盖面积达

30%~40%,可以放养虾苗;后期水草疯长,可割头疏密,覆盖面积控制在50%以内。

5.2虾苗选购

5.2.1放养时间

3月初~4月初。

5.2.2虾苗来源

2

DB34/T3658—2020

虾苗来源以自有专池繁育虾苗为宜,或者就近从小龙虾繁育场选购。

5.2.3质量

虾苗要求色泽光亮、体色淡青色、活力强、附肢齐全、无病无伤,规格为160尾/kg~300尾/kg,

体长3cm~5cm。

5.2.4运输

5.2.4.1运输车辆

选择密封性较好厢式货车、面包车等。

5.2.4.2装载工具

利用专用虾框装载虾苗,规格60cm×40cm×15cm。

5.2.4.3包装方法

遵循“轻装快运”原则,每框装虾苗3kg~5kg,每框卡扣咬合紧密,最上面放置一个空框。

5.2.4.4运输方法

起捕后直接装框运输,选择清晨低温时起运,运输时间控制在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