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128-2007 金属材料 室温扭转试验方法
GB/T 10128-2007 Metallic materials—Torsion test at ambient temperatur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88年12月
-
2007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钢铁研究总院、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济南时代试金仪器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赵俊平、高怡斐、安建平、董莉、鲁建周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2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7.04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128—2007
代替GB/T10128—1988
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
Metallicmaterials—Torsiontestatambienttemperature
2007-11-23发布2008-06-01实施
发布
GB/T10128—2007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T10128—1988«金属室温扭转试验方法》,与其相比变化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去了原引用标准GB6397«金属拉伸试验试样》,增加了GB/T10623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JJG269《扭转试验机》;
-在“术语、符号”一章,将术语按照GB/T1.1-2000重新进行了编写,将“屈服点”改为“屈服强
度”、“上屈服点”改为“上屈服强度”、“下屈服点”改为“下屈服强度”;删去了原标准表1中的符
旦“”
亏G;
——在第5章中增加了“图2管状试样塞头”;
——对扭转计的要求进行了修改;
——修改了扭转速度;
-将屈服点、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的测定改为“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的测定”,同吋删去了
GB/T10128—1988中的公式(7);
——在性能测试中增加了使用自动装置测定的内容;
——对GB/T10128—1988中的公式(11)进行了修改;
将数值修约改为分段修约;
——对试验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补充。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济南
吋代试金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赵俊平、高怡斐、安建平、董莉、鲁建周。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128—19880
T
GB/T10128—2007
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的术语、符号、原理、试样、试验设备、性能测定、测得性能
数值的修约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的室温下测定其扭转力学性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T1062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JJG269扭转试验机
3原理
对试样施加扭矩,测量扭矩及其相应的扭角,一般扭至断裂,以便测定本标准定义的一项或几项扭
转力学性能。
4术语、定义及符号
4.1术语及定义
GB/T10623中规定的术语以及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1
标距gaugelengt
to
试样上用以测量扭角的两标记间距离的长度。
4.1.2
扭转计标距troptometergaugelengt
Le
用扭转计测量试样扭角所使用试样平行部分的长度。
4.1.3
最大扭矩maximumtorque
Tm
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的最大扭矩。对于无明显屈服的(连续屈服)金属材料,为试验期间
的最大扭矩。
4.1.4
剪切模量shearmodulus
G
切应力与切应变成线性比例关系范围内切应力与切应变之比。
1
GB/T10128—2007
4.1.5
规定非比例扭转强度proofstrengt,non-proportionaltorsion
扭转试验中,试样标距部分外表面上的非比例切应变达到规定数值吋的切应力。
注:表示此应力的符号应附以角注说明,例如环.皿、6。.3等,分别表示规定的非比例切应变达到().()15%和0.3%的
切应力。
4.1.6
屈服强度yieldstrengt
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吋,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发生而扭矩不增加的应力点,应区分上屈服强度
和下屈服强度。
4.1.6.1
上屈服强度upperyieldstrengt
方eH
扭转试验中,试样发生屈服而扭矩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切应力。
4.1.6.2
下屈服强度loweryieldstrengt
Tel.
扭转试验中,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吋效应吋的最低切应力。
4.1.7
抗扭强度torsionalstrengt
相应最大扭矩的切应力。
4.1.8
最大非比例切应变maximumshearstrain,non-proportional
ymax
试样扭断时其外表面上的最大非比例切应变。
注:6、GH、GL、玩使用弹性扭转公式计算,如考虑塑性,后面所使用的计算公式将有所不同。
4.2符号
符号、名称和单位见表1。
表1符号、名称及单位
符号名称单位
a管形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管壁厚度mm
cl圆柱形试样和管形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外直径mm
J试样平行长度mm
4试样标距mm
乂扭转计标距mm
L试样总长度mm
R试样头部过渡半径mm
T扭矩N•mm
规定非比例扭矩(试验记录或报告中应附以所测
TPNmm
应力的角注,例如几“5、几0.3等)
2
GB/T10128—2007
表1(续)
符号名称单位
TeH上屈服扭矩Nmm
九下屈服扭矩Nmm
Tm最大扭矩N•mm
AT扭矩增量Nmm
0扭角(°)
0max最大非比例扭角(°)
△0扭角增量(°)
极惯性矩mm1
w截面系数mm3
G剪切模量MPa
6规定非比例扭转强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1/ 8-1998 托幼机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标准 1998-08-25
- DB31/T 23-1998 长白猪 1998-07-08
- DB31/T 18-1998 梅山猪 1998-07-08
- DB31/T 22-1998 杜洛克猪 1998-07-08
- DB31/T 19-1998 枫泾猪 1998-07-08
- DB31/ 14-1998 化妆品中霉菌限量 1998-07-15
- DB31/T 15-1998 健康型建筑内墙涂料 1998-07-10
- DB31/ 4-1998 动物园安全标志 1998-06-17
- DB31/ 7-1998 生鱼片卫生标准 1998-07-10
- DB31/T 21-1998 浦东白猪 199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