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519-2024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B44/T 2519-2024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s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T 2519-2024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6-07
实施日期
2024-09-07
发布单位/组织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工作频率小于6 GHz的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也适用于对同一站址存在5G及其他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本文件亦作为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的技术参考文件。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与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宁健、王战勇、李华琴、罗森文、李占优、汤泽平、王华刚、程晓波、黎文辉、谢平展、陈少川、刘寒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7.240

CCSZ05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519—2024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

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lectromagneticradiationenvironmentalmonitoringof

5Gmobilecommunicationbasestations

2024-06-07发布2024-09-07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519—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

4通用要求...........................................................................4

5监测系统...........................................................................5

6监测实施...........................................................................6

7数据处理及报告编写.................................................................8

8质量保证...........................................................................8

附录A(资料性)5G终端各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9

附录B(资料性)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理论预测方法.............................11

附录C(规范性)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间位置关系................12

附录D(资料性)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现场记录.............................14

附录E(资料性)电磁管理监测平台内置监测报告模板....................................16

I

DB44/T251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与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

究院、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宁健、王战勇、李华琴、罗森文、李占优、汤泽平、王华刚、程晓波、黎文辉、

谢平展、陈少川、刘寒。

II

DB44/T2519—2024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通用要求、监测系统、监测

实施、数据处理及报告编写和质量保证。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工作频率小于6GHz的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也适用于对同

一站址存在5G及其他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本文件亦作为5G移动通信基站电

磁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的技术参考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HJ/T10.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10.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1151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IEC62232基站周边用于评估公众曝露的射频场强、功率密度和比吸收率的测量方法

(DeterminationofRFfieldstrength,powerdensityandSARinthevicinityofbasestations

forthepurposeofevaluatinghumanexposure)

3GPPTS38.101-1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新空口;用户设备无线发射和

接收;第1部分:范围1独立组网(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RadioAccessNetwork;NR;UserEquipment(UE)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Part1:

Range1Standalone)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基站basestation

在陆地移动业务中的陆地台,为一个小区或同站址的多个小区服务的无线收发信设备。

3.1.2

5G终端设备5Guserequipment

承载5G移动通信业务的终端设备。

3.1.3

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electromagneticradiationenvironment-sensitivetarget

3

DB44/T2519—2024

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重点关注的对象。

注: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

3.1.4

天面theplatformonthetopofthebuilding

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架设的建筑物顶部的可立足面。

3.1.5

天面公众活动区域publicactivityareaoftheplatformonthetopofthebuilding

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架设的建筑物天面有公众居留、办公、运动、饲养动物、种植花草、晾晒衣物

等活动的区域。

3.1.6

监测关键点位monitoringkeypoint

反映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的、有代表性的环境监测位置。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G:第五代(FifthGeneration)

NR:新空口(NewRadio)

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MobileBroadband)

RBW:分辨率带宽(ResolutionBandwidth)

PCI:基站物理地址识别(PhysicalCellIdentifier)

mMIMO: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FDD: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

TDD: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

4通用要求

资料收集

4.1.1开展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前,应收集被测基站的基本信息,包括:基站名

称、运营单位、建设地点、发射频率范围、天线支架类型、天线数量、运行状态和天线离地高度等。

4.1.2根据监测性质和目的,还可以收集其他信息,包括:经纬度坐标、PCI信息、发射机型号、标称

功率、实际发射功率、平均负载、天线增益、天线下倾角(机械下倾角+电子下倾角)、天线波瓣宽度

(水平宽度、垂直宽度)、和天线方向图等参数。

4.1.3对同一站址存在其他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基站可根据需要收集同样的信息。

环境条件

按照HJ1151的要求,监测时的环境条件应符合监测仪器的使用要求。

监测因子和监测参数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因子为射频电磁场,监测参数为功率密度或电场强度。

监测高度

按照HJ1151的要求,监测仪器探头距地面(或立足点平面)1.7m。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择监测

4

DB44/T2519—2024

高度,并在监测记录和监测报告中注明。

监测管理要求

在广东省内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应上线广东省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管理与监测平台

(以下简称电磁管理监测平台),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全过程应在电磁管理监测平台留痕。

5监测系统

系统组成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由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5G终端设备、支架等组成。

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

5.2.1基本要求

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应满足HJ/T10.2要求,并配备各向同性探头,其工作性能应满足待测电磁

场要求,监测仪器的检波方式应具有方均根检波方式。

5.2.2电性能要求

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的电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要求。

表1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电性能要求

指标性能要求

900MHz~3GHz,偏差≤1.5dB

频率响应

<900MHz或>3GHz,偏差≤3dB

动态范围>60dB

上限≥25W/m2(100V/m)

测量范围

下限≤7×10-6W/m2(0.05V/m)

线性度偏差≤1.5dB

频率误差<被测频率的千分之一

<900MHz,偏差<2dB

各向同性900MHz~3GHz,偏差<3dB

>3GHz,偏差<5dB

5G终端设备

5G终端设备应具备通信主管部门颁发的进网许可标识,性能应满足表2要求。

表25G终端设备性能要求

指标性能要求

频率范围≤6GHz

发射功率≤26dBm

接收灵敏度符合3GPPTS38.101-1接收灵敏度的要求,见附录A

运行内存≥8GB

5

DB44/T2519—2024

表25G终端设备性能要求(续)

指标性能要求

操作系统支持5G通信的操作系统

网络制式支持与被测基站建立连接的5G(NR)通信制式

支架

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和5G终端设备的架设支架应使用不易受潮的非导电材质支架。

6监测实施

场景选取

监测时,被监测的5G移动通信基站应为正常工作状态,确保5G终端设备与被监测的5G移动通信基站

建立连接,应使用eMBB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传输(下载)”模式,每个监测点位下载总流量为3GB。

监测关键点位

监测关键点位包含以下三个点:

a)天面公众活动区域最大值监测点: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架设天面有公众活动区域内的电磁辐

射水平最大值点位;

b)主瓣方向最大值监测点:5G移动通信基站各天线主瓣方向公众活动区域内(不包括天线架设

天面)的电磁辐射水平最大值点位;

c)公众活动区最大值监测点:5G移动通信基站周围(不包括天线架设天面和主瓣方向)公众活

动区域内的电磁辐射水平最大值点位。

点位布设

6.3.1布点区域

6.3.1.1监测点位应布设在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覆盖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处,重点布设

在以5G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地面投影点为圆心,半径80m为底面的圆柱体空间内的公众活动区域;

优先布设在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距离天线最近处,但不宜布设在需借助工具(如梯子)或采取特殊方

式到达的位置。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架设天面属于公众活动区域的,应在该天面公众活动区域布设监

测点,根据监测需要,可在基站周围扩大监测范围或增加监测布点。

6.3.1.2可根据5G移动通信基站相关参数,通过理论预测(按照IEC62232中mMIMO技术的5G移动

通信基站远场轴向功率密度预测模式,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理论预测方法见附录B)和现场巡

测确定监测关键点位。

6.3.1.3监测时,监测仪器探头置于支架上,探头尖端与操作人员躯干之间不少于0.5m;避免或尽

量减少周边偶发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