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056-1996 施工升降机试验方法
GB/T 10056-1996 Building hoist—Testing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6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陈德清、王东红、国麟岩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3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施工升降机试验方法
Buildinghoist-Testingmethod
GB/T10056-1996
1996-04-05发布1996-11-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施工升降机(以下简称升降机)的性能试验、结构应力测试、可靠性试验的条件、程序和方
法。
本标准适用于GB/T10052中规定的升降机。
2.引用标准
GB/T10052施工升降机分类
GB10053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
GB/T10054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
GB1005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
3.性能试验
3.1试验样机
样机应装备设计所规定的全部装置及附件,其吊笼的工作行程高度不小于第一次附着高度与设计的导
轨架顶部自由端最大高度之和,并不得小于10m,附墙架间距按设计位置装置,导轨架顶部自由端的
高度取设计规定的最大值。
3.2试验条件
3.2.1环境温度为-20~+40℃。
3.2.2现场风速不应大于13m/s。
3.2.3电源电压值偏差为±5%。
3.2.4备齐所需的技术文件。
3.3试验仪器及工具
3.3.1试验仪器的精确度,除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下列偏差范围:
a)质量、力、长度、时间和速度为±1%;
b)电压、电流为±1%;
c)温度为±2%。
3.3.2试验用的仪器和工具,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校准;试验过程中,应使用同一仪
器和工具。
3.4试验项目
a)试验前的检查与测量;
b)绝缘试验;
c)稳定性试验;
d)安装试验;
e)空载试验;
f)载荷试验;
e)安装垂直度的测定;
h)噪声的测定;
i)速度测定;
j)电动机功率测定;
k)吊笼坠落试验;
l)拖运试验。
3.5试验前的检查与测量
a)检查传动系统、电气没备、防坠安全器(以下简称安全器)、制动器及操作系统;
b)检查导轨架、附墙架等金属结构件的完好情况;
c)检查金属结构件的联接件是否牢固、可靠;
d)测量吊笼内净空的高度及底板的长、宽尺寸;
c)测量导轨架截面几何中线到所附着墙面的水平距离;
f)测量附墙架的间距及倾斜角度;
g)测量导轨架自由端的长度;
h)检查SC型升降机齿轮齿条副、传动齿轮和安全器齿轮的装配精度,用压铅法检查其侧隙,用着色
法检查齿轮齿条副的接触长度。
3.6绝缘试验
3.6.1在电源接通前,测量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的绝缘电阻值。
3.6.2测量主体金属结构、电气设备的金属结构接地电阻值。
3.7稳定性试验
对于无固定基础的升降机应进行无附着最大独立高度时的稳定性试验。
试验可按下列的任一种方法进行:
a)吊笼位于无附着最大提升高度,笼内装均布150%额定载荷,判定升降机稳定性。
b)吊笼空笼位于无附着最大提升高度,导轨架顶部加一水平力,该力产生的倾覆力矩大小应等于吊
笼内装150%额定载荷时对升降机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值。判定升降机稳定性。
3.8安装试验
a)安装工况不少于两个标准节的接高试验;
b)有对重的升降机在不带对重的安装工况下,以125%的均布额定安装载荷作静态超载试验,吊笼距
地1m高,试验10min,观测吊笼有无下滑现象及升降机有无其他异常现象。
3.9空载试验
升降机应进行全行程不少于三个工作循环的空载试验,每一工作循环的升、降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两
次的制动,其中在半行程以上应至少进行—次吊笼上升的制动试验,观察有无制动瞬时滑移现象。
双笼升降机应分别进行空载试验。
升降机空载试验的结果及试验中的问题应记入附录D(补充件)。
3.10载荷试验
3.10.1额定载荷试验
吊笼内装上额定载荷,载荷重心位置按吊笼宽度方向均向远离导轨架方向偏六分之一宽度,长度
方向均向附墙架方向偏六分之一长度的内偏(以下简称内偏)以及反向偏移六分之—长度的外偏
(以下简称外偏),按规定的接电持续率,内偏和外偏各做全行程连续运行30min的试验,每一工作
循环的升、降过程应进行不少于一次制动。
升降机额定载荷试验后,应测量减速器和液压系统油的温升。
双笼升降机应按左、右吊笼分别进行额定载荷试验。
升降机额定载荷试验的结果及试验中的问题应记入附录D。
3.10.2超载试验
升降机的超载试验取125%额定的载荷。载荷在吊笼内均匀布置,工作行程为全行程,工作循环不
得少于三个,每一工作循环的升、降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一次制动。
升降机超载试验的结果及试验中的问题记入附录D。
3.11安装垂直度的测定
吊笼空笼着地,从垂直于吊笼长度方向(V向)与平行于吊笼长度方向(P向)分别测量导轨架的安装垂直
度(见图1)。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入附录A(补充件)表A1。
3.12噪声的测定
3.12.1吊笼内噪声的测定
升降机应进行吊笼内噪声的测定。
测定吊笼同噪声时,升降机为额定载荷、额定起升速度上升工况,声级计位于吊笼宽度方向距传
动板内壁1m,长度方向的中点,距吊笼内底板1.6m高度位置,声级计(A计板)的传感器如图2分别
指向A、B、C、D四个方向,测量三次,取最大的噪声值,记入附录A表A2。
3.12.2传动系统噪声的测定
对于传动系统在吊笼外的升降机,应进行传动系统噪声的测定,升降机为额定载荷,以额定起升
速度上升,声级计位于距传动系统底座下表面1.5m高度上,按图3分别从A、B、C、D四个方向距
传动系统水平距离为1m处以及距传动系统上表面1m处的E点指向该机,测量三次,取最大的噪声
值,记入附录A表A2。
3.13速度测定
在额定载荷下,测量吊笼额定提升速度。提升距离为全行程,次数应不少于三次,计算其平均值。记
入附录A表A3。
3.14电动机功率测定
3.14.1空载工况电动机功率测定
吊笼空载向下运行,测定电动机输入功率,重复试验三次,取平均值,记入附录A表A4。
无对重升降机,不作此项试验。
双笼升降机应分别对吊笼进行测定。
3.14.2额定载荷工况电动机功率及起动电流的测定
吊笼内装额定载荷以额定提升速度向上运行,测定电动机起动电流和输入功率,重复试验三次,
记入附录A表A4。
对于双吊笼升降机应分别对两个吊笼进行测定。
对于SS型升降机应将平均功率折算成额定提升速度下的功率。
3.14.3安装工况电动机功率及起动电流的测定
升降机处于安装工况,吊笼按额定安装载荷向上运行。测定电动机起动电流、电动机输入功率.重
复试验三次,取平均值。记入附录A表A4。
对于无对重升降机,不作此项试验。
3.15吊笼坠落试验
3.15.1坠落试验时,选择一种最严酷工况作为升降机的试验条件。
3.15.2坠落试验前,不得解体或更换安全器。
3.15.3对SC型升降机,进行坠落试验时,通过操作按钮盒驱动吊笼以额定提升速度上升约3~10m。按坠
落试验按钮,电磁制动器松闸,吊笼将呈自由状态下落,直至达到试验速度时,安全器动作,测
量制停距离,记入附录D。试验结束后重新将安全器复位,对于安全器不能制停吊笼的升降机,
应立即停机检修。
3.15.4对SS型升降机,进行坠落试验时,将吊笼上升约3m后停住,作模拟断绳试验,试验安全器的可靠
性,记入附录D。
3.15.5升降机坠落试验后检查:
a)升降机的结构及联接应无任何损坏及永久变形;
b)升降机吊笼底板在各方向的水平度偏差改变值不应大于31mm/m。检查结果记入附录D。
3.16拖运试验
对于有拖运性能的升降机,应按设计的拖运状态进行拖运试验。
3.16.1拖运速度应为最大拖运速度的1.2倍,连续拖运5km以上,拖运总里程不应少于20km,试验时检查
制动、轴承温升及各零部件的紧固等。
3.16.2拖运试验期间,应根据升降机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技术保养,升降机各部件的装配、调整和技
术状态应保持正常,拖运试验应认真作好记录。
4.结构应力测试
4.1试验样机
样机应符合3.1条的规定,并按第3章的规定完成性能试验。
4.2试验条件
4.2.1环境温度为0~30℃。
4.2.2现场风速不大于5m/s。
4.2.3电源电压值允差为±5%。
4.2.4载荷的质量允差为±1%。
4.2.5备齐所需的全部技术文件。
4.3试验仪器及工具
试验仪器及工具应符合3.3条的规定。
4.4测试工况
结构应力测试工况与内容见表l。
特殊型式或有特殊要求的升降机应增补的测试项目,按相应的技术文件规定的工况进行。
表1
序号测试工况测试项目
附墙架、导轨架的动态应
1安装工况载荷
力
2内偏
额定载荷
3外偏附墙架、导轨架及吊笼的
单吊笼工作无对重
4内偏动态应力
125%的额定载荷
5外偏
6内偏
额定载荷
7外偏附墙架、导轨架及吊笼的
单吊笼工作有对重
8内偏动态应力
125%的额定载荷
9外偏
10双吊笼内偏
11双吊笼外偏
双吊笼额定载荷
一吊笼内偏
12
另一吊笼外偏附墙架、导轨架的动态应
双吊笼同时升降元对重
13双吊笼内偏力
14双吊笼外偏
双吊笼125%的额定载荷
一吊笼内偏
15
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B/T 6101-2023 钢铁行业低压蒸汽干燥水处理污泥污泥技术规范 2023-12-20
- YB/T 6100-2023 高炉铁水罐加盖保温技术规范 2023-12-20
- LD/T 6001.1-2023 社会保障卡检测规范 第1部分:卡片质量物理特性检测 2023-11-24
- LD/T 6001.2-2023 社会保障卡检测规范 第2部分:卡内COS检测 2023-11-24
- YB/T 6119-2023 加热炉黑体强化辐射技术要求 2023-12-20
- YB/T 6098-2023 热轧板带无头轧制技术规范 2023-12-20
- YB/T 4880.3-2023 钢铁企业水系统优化 第3部分:热轧工序 2023-12-20
- YS/T 3043-2023 含氯金物料中金量的测定 2023-12-29
- YB/T 4880.4-2023 钢铁企业水系统优化 第4部分:冷轧工序 2023-12-20
- YB/T 6102-2023 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及休风煤气回收技术要求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