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4/T 084-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
DB5304/T 084-2024 Tomato leafminer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CCSB15/19
5304
玉溪市地方标准
DB5304/T084—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
2024-07-28发布2024-09-27实施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4/T08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溪市植保植检站、浙江大学、江川区九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玉溪市农业
科学院、峨山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红塔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江川区农业科学技术服务站、玉溪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江川区江城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树明、王田珍、冯凡、王众举、何云川、沈祥宏、马丽华、王坤红、周文武、
赵艳梅、李竑阳、宁锦程、王吉云、秦婧、李菊、赵凡、吴文祥、普华明、施学文、李云飞。
本文件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I
DB5304/T084—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番茄潜叶蛾监测调查的术语和定义、发生为害程度分级指标、监测方法、系统调查、
大田普查、预测预报、资料收集整理上报、预报发布、资料存档等。
本文件适用于玉溪市番茄潜叶蛾的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689.1植物保护机械虫情测报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番茄潜叶蛾Tutaabsoluta
番茄潜叶蛾,Tutaabsoluta,属鳞翅目Lepidoptera叶蛾科Gelechiidae,又名番茄叶蛾、番茄潜
叶蛾、南美番茄潜叶蛾,该虫起源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等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是番茄上的重要
害虫,我国2017年8月在新疆首次发现,其生物学特性及识别特征(详见附录B)。
3.2
监测monitoring
指结合番茄潜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设置专用监测设备定时观察记录番茄
潜叶蛾发生危害情况,或者通过走访调查、田间实地调查或其他程序持续收集和记录其发生为害情况的
活动。
3.3
诱捕器Traps
指特制的诱捕番茄潜叶蛾的一类设备,放入番茄潜叶蛾性信息素后,可引诱番茄潜叶蛾成虫进入杀
灭。诱捕器包括船型诱捕器(附录A图A.1)、三角形诱捕器(附录A图A.2)及其他自制诱捕器等。
3.4
性诱剂Sexualattractants
指用于引诱番茄潜叶蛾雄蛾的人工合成化学类似物质的雌性信息素。
3.5
1
DB5304/T084—2024
智能虫情自动测报仪
一种集温度、光、电、数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于一体的害虫生态监测及预警自动化
功能的常规测报工具。
3.6
系统调查systemicinvestigation
为掌握病虫发生消长动态,采用定点、定时、定内容的方法进行的连续调查。
3.7
大田普查fieldinvestigation
为了解病虫整体发生情况,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多点调查。
3.8
百叶虫量numberofTutaabsolutaper100leaves
调查番茄等作物叶片上番茄潜叶蛾的卵、幼虫、蛹、成虫的数量,折算成百叶虫量。
3.9
百叶虫道数numberoffeedingtunnelsper100leaves
调查番茄等作物叶片上番茄潜叶蛾幼虫为害的虫道数量,折算成百叶虫道数。
4发生、为害程度分级指标
4.1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番茄潜叶蛾发生程度分为5级,分别为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
级)、大发生(5级),以番茄叶害率(百叶虫道数)为主要指标,被害指数为参考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表1番茄潜叶蛾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发生程度
参数
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
叶害率%/
≤55<X≤1010<X≤2020<X≤40>40
百叶虫道数
被害指数≤1010<X≤2525<X≤3535<X≤50>50
4.2为害程度分级标准
4.2.1叶片为害程度分级标准,具体指标见表2。
表2番茄潜叶蛾叶片为害程度分级标准
为害程度
指标
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叶片被害面积占叶片
无为害0<X≤1010<X≤2020<X≤3030<X≤40>40
表面积比例(%)
2
DB5304/T084—2024
5监测方法
5.1监测设备及材料
主要选用蓝板、性诱诱捕器和智能虫情自动测报仪。
5.2监测人员
监测人员应为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技能的技术人员。
5.3监测点布局
5.3.1监测点布局原则
坚持“科学性、可对比性、可操作性”原则,以害虫常发区和番茄主产区为重点,结合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3/T 166-2002 南方大口鲇养殖技术规范 2002-11-25
- DB31/ 213-2002 常、微压锅炉技术要求及运行管理 2002-12-31
- DB43/T 168-2002 黄花菜 2002-11-25
- DB43/T 163-2002 土壤监测技术规范 2002-11-25
- DB43/ 164-2002 湘东黑山羊 2002-11-25
- DB43/T 162-2002 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规范 2002-11-25
- DB31/T 204-2002 冷却塔及其系统运行管理 2002-12-31
- DB43/T 167-2002 水稻抛秧机作业质量 2002-11-25
- DB31/T 194-2002 染料行业单位产品取水定额与计算方法 2002-12-31
- DB43/T 165-2002 青虾 200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