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11/T 151-2020 春季大棚黄瓜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6111/T 151-2020 Spring greenhouse cucumber gray mold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11/T 151-2020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0-15
实施日期
2020-11-01
发布单位/组织
杨凌区
归口单位
杨凌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起草人:
陈书霞、杨玉婷、马 青、程智慧、孟焕文、潘玉朋、王 阳、陈盼盼、薛婉钰、杨晓沛。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2.020.20

B16

DB611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地方标准

DB6111/T151—2020

春季大棚黄瓜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ologicalregulationofintegratedcontrolofgreymoulddiseaseofcucumberin

springplastictunnel

2020-10-15发布2020-11-01实施

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11/T151—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杨凌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书霞、杨玉婷、马青、程智慧、孟焕文、潘玉朋、王阳、陈盼盼、薛婉

钰、杨晓沛。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负责解释。

联系人:陈书霞

联系电话:18706820168

I

DB6111/T151—2020

春季大棚黄瓜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春季大棚黄瓜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病状、防控措施及防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杨凌示范区的塑料大棚黄瓜灰霉病的防治。生态相似地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1-2010瓜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灰霉病Botrytiscinrera

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害,由于果实受害后

会腐烂,菜农常称之为烂果病、霉烂病,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黄瓜的绝收。

3.2

发病率

发病植株占所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

3.3

病情指数

根据调查植株中不同病情级别及相应级别的病株数,按照公式计算出的数值。用以衡量病害发生的

严重程度。

4病状

4.1症状与发生规律

1

DB6111/T151—2020

详见附录A。

4.2病情调查与诊断

详见附录B。

5防控措施

5.1农业措施

5.1.1清洁田园

拉秧后,要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进入土壤,将棚内前茬植株茎秆移出棚外集中做无害化处理。

5.1.2土壤深翻

拉秧后,土壤深翻30cm以上。

5.1.3选种消毒

选择抗病黄瓜品种,选择的种子要符合GB16715.1-2010的规定。种子用温汤浸种的方法进行表面

消毒,方法是维持50℃~55℃的水温15min~20min后,通过搅拌使水温自然降至室温,浸种5h~6

h。

5.1.4培育壮苗

种子露白后播种,播后及时喷透水。出苗前温度控制在28℃~30℃,基质含水量保持在70%~

80%。幼苗出土后白天温度在25℃左右,夜温在18℃左右。可施用50mg/L的复合肥或育苗专用肥促

苗齐苗壮。壮苗的标准是,4片~5片叶,茎秆粗壮,健康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5.1.5栽前消毒

移栽前对幼苗仔细检查,除去叶上有病斑的植株,用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500倍~2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