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931-2021 动物流行病学抽样技术规范
DB34/T 3931-2021 Animal Epidemiology Sampling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合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望江县畜牧兽医局。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220
CCSB4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931—2021
动物流行病学抽样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amplinginanimalepideemiology
2021-06-08发布2021-07-08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931—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抽样方案设计.......................................................................2
4.1确定调查目的...................................................................2
4.2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2
4.3确定抽样方法并计算样本量.......................................................2
4.4编制抽样框.....................................................................2
4.5抽取样本.......................................................................2
4.6样本整理.......................................................................2
5抽样方法...........................................................................2
5.1单纯随机抽样...................................................................2
5.2系统抽样.......................................................................2
5.3分层抽样.......................................................................3
5.4整群抽样.......................................................................3
5.5多级抽样.......................................................................3
5.6以风险为基础的抽样.............................................................3
6样本量计算.........................................................................3
6.1估计比例的样本量计算...........................................................3
6.2证明无疫或发现疫病的样本量计算.................................................3
6.3比较比例的样本量计算...........................................................4
6.4以风险为基础的样本量计算.......................................................4
附录A(资料性)估计比例的样本量计算公式.............................................5
附录B(资料性)估计比例的抽样数量表.................................................6
附录C(资料性)证明无疫或发现疫病的样本量计算公式...................................7
附录D(资料性)证明无疫的抽样数量表.................................................8
附录E(资料性)比较比例的样本量计算................................................16
附录F(资料性)比较两样本比例所需样本含量..........................................17
附录G(资料性)以风险为基础的样本量计算............................................19
I
DB34/T393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合肥市动物疫病预防
控制中心、望江县畜牧兽医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晓宇、杨庆琳、洪功飞、张士卿、夏龙荪、赵家喜、徐凤云、刘朝阳、陈曦、
刘华、占松鹤、何长生、朱良强、刘一平。
II
DB34/T3931—2021
动物流行病学抽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动物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抽样方案设计、抽样方法、样本量计算等。
本文件适用于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检疫等有关动物防疫活动中的抽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个体Individual
流行病学调查监测中的观察单位,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流行病学单元,可以是单个动物,也可以是
一栋畜禽舍、一个养殖场、一个屠宰场、一个自然村等。
3.2
总体Population
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调查对象的全体,也就是流行病学研究中所要研究的目标群。
3.3
抽样框Samplingframe
在抽样前,用来确定总体的抽样范围和结构,记录或表明总体内所有个体的框架,以个体的名册或
排序编号等形式表现。
3.4
抽样单元Samplingunit
构成总体的个体要素,也是构成抽样框的基本要素。
3.5
样本Sample
按照一定程序从总体中抽取的多个个体或抽样单元,是总体的一部分。
3.6
置信水平ConfidenceLevel
又称置信度、可信度,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可能性。
3.7
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
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间的误差范围。
3.8
预期流行率Expectedprevalence
1
DB34/T3931—2021
掌握总体中的流行率、抗体合格率等有关比例特征时的样本量计算指标,是根据以往的监测调查数
据、疫病特征等因素对总体有关比例特征的预估。
3.9
预定流行率Designprevalence
是证明无疫或发现疫病时的阈值,根据疫病流行病学特征、专家观点、经验以及可接受的动物卫生
保护水平等确定。
4抽样方案设计
4.1确定调查目的
明确抽样调查拟解决的问题、应取得的指标。
4.2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
根据调查目的界定调查研究对象及其范围,即界定调查总体。
4.3确定抽样方法并计算样本量
根据调查对象的特征、分布特点等,确定抽样方法,计算样本量。
4.4编制抽样框
根据养殖场、户、村以及屠宰场名录等编制总体抽样单元清单——抽样框。
4.5抽取样本
按照确定的抽样对象、抽样方法、样本量,取得所要调查的样本,获取所要调查的数据。
4.6样本整理
对采集的样本信息进行整理、校对,并对抽样误差进行估计。
5抽样方法
5.1单纯随机抽样
5.1.1按照等概率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样本。可通过抽签、抓阄、随机数字表
等方式随机抽取抽样单元。
5.1.2适用于总体规模较小、且总体构成比较简单,个体之间差异较小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5.2系统抽样
5.2.1又称等距抽样。不需要抽样框,首先确定总体中的个体数量和个体顺序;通过总体中个体数量
除以抽样数量计算获得抽样间隔;按照确定的个体顺序,在第一批研究对象(第一批研究对象个数等于
抽样间隔数)中随机选取首个样本点;然后按照确定的抽样间隔依次抽取个体,构成样本。系统抽样的
规则和间隔不是随机的,是事先规定好的、固定的。
5.2.2适用于总体规模比较大的田间抽样或无法进行随机抽样的情况。屠宰场的作业方式就是一条连
2
DB34/T3931—2021
续的生产线,在屠宰流水线上采样,经常运用系统抽样方法。
5.3分层抽样
5.3.1将总体中个体按照年龄、性别、规模化程度等特征或标志,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或亚群,然后
在各层中分别进行简单随机或系统抽样等概率抽样,最后将各子样本合并在一起构成样本。当样本量确
定以后,可按比例、平均等方式确定各层抽样单元数。
5.3.2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数目较大、内部结构复杂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5.4整群抽样
5.4.1把总体中个体按照一定形式分成若干个子群,然后随机抽取若干个子群,由所抽取子群内的所
有个体构成样本。
5.4.2适用于群内抽样单元间差异大,群间差异小的大规模调查。整群抽样无需完整详细的抽样框。
5.5多级抽样
5.5.1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分步完成样本抽取,即先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一级抽样单元,
再从每个抽得的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更小的二级单元,依此类推,最后抽取其中范围更小的单元作为调
查单位。适用于抽样调查面较广、总体数量太大、个体松散不易区分、不能编制包括所有总体单位的抽
样框、无法一次性直接抽取样本时的大型调查。
5.5.2全国性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和省级调查大多数采用多级抽样方法。
5.6以风险为基础的抽样
5.6.1有意抽取更容易感染或感染后更容易产生阳性结果的个体,用于证明无疫或发现疫病。
5.6.2疯牛病的监测,多采用此法抽样。
6样本量计算
6.1估计比例的样本量计算
6.1.1适用于掌握疫病流行率、免疫抗体合格率等所关注的特征在群体中所占比例的抽样。
6.1.2估计比例的样本量计算涉及到预期流行率、置信水平、可接受误差和群体大小四个参数。
6.1.3预期流行率根据历史数据等确定;置信水平一般定为95%;可接受误差,即抽样所想达到的精
确度,是调整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群内个体数量较大时,随着个体数的增多,抽样数量趋于恒定。
6.1.4估计比例的样本量计算公式见附录A。
6.1.5总体较大时,95%置信水平条件下,不同预期流行率、不同可接受误差的具体抽样数量见附录
B。
6.2证明无疫或发现疫病的样本量计算
6.2.1适用于证明无疫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无疫、发现外来动物疫病等的抽样。确定样本量的大小涉
及预定流行率、置信水平、群体大小和诊断试验敏感性四个参数,具体样本量计算公式见附录C。
6.2.295%置信水平、诊断试验敏感性100%情况下,不同预定流行率、不同总体大小的具体抽样数
量见附录D。
3
DB34/T3931—2021
6.3比较比例的样本量计算
6.3.1适用于比较不同区域疫病流行率、抗体合格率或比较不同疫苗免疫效果等是否有差异的抽样。
计算样本量时,需要考虑所比较群体中的比例、置信水平和效度,具体样本量计算公式见附录E。
6.3.2不同置信水平、不同效度、不同比例之差的具体抽样数量见附录F。
6.4以风险为基础的样本量计算
6.4.1适用于掌握群内不同亚群之间相对风险大小时证明无疫或发现疫病的抽样。
6.4.2计算样本量涉及置信水平、群体大小、不同亚群之间的相对风险及在群体所占比例、预定流行
率、所用检测方法敏感性、样本中不同亚群所占比例多个参数,具体样本量计算公式见附录G。
4
DB34/T3931—2021
附录A
(资料性)
估计比例的样本量计算公式
A.1无限群抽样数量计算
群内个体数量大,对抽样数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计算流行率所需抽样数量见公式(A.1):
n ······································································(A.1)
式中:
p——预期流行率;
z——来自标准正态分布1-α/2百分位点。对于每一个置信水平,都有一个相应的z值。生物学
研究中,常用的置信水平为90%、95%、99%,其对应的z值分别是1.64、1.96、2.58,也可以选
择其他不同的置信水平,其对应的z值可通过查表获得;
e——可接受的最大绝对误差。
A.2有限群抽样数量的校正
群内个体数量较少时,在计算出相同条件下无限群抽样数量的基础上,根据目标群内个体数量对所
需抽样数量进行校正,校正见公式(A.2):
𝑛 ········································································(A.2)
式中:
n——无限群的抽样数量;
N——目标群内的个体数。
一般当n与N之比大于等于5%时,即抽样比大于等于5%时,运用上述公式进行校正。
5
DB34/T3931—2021
附录B
(资料性)
估计比例的抽样数量表
表B.1置信水平为95%时,总体较大时抽样数量
可接受误差
预期流行率
0.1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
0.01381
0.02189753
0.031252801117
0.04931643691474
0.05731142034561825
0.0661871362415422162
0.0752701011572786252495
0.084558791141773157072820
0.09395065881261973507863137
0.1035435471961382163848643457
0.1549607710013619630654412254898
0.2061769612517124638468315376147
0.25728911314720028845080018017203
0.308110012616522432350489620178067
0.358710813717824335054697121858740
0.4092114144188256369576102423059220
0.4595117149194264380594105623779508
0.5096119150196267384600106724019604
0.5595117149194264380594105623779508
0.6092114144188256369576102423059220
0.658710813717824335054697121858740
0.708110012616522432350489620178067
0.75728911314720028845080018017203
0.8061769612517124638468315376147
0.8549607710013619630654412254898
0.9035435471961382163848643457
0.95731142034561825
6
DB34/T3931—2021
附录C
(资料性)
证明无疫或发现疫病的样本量计算公式
C.1当调查群体为有限群时,证明无疫或发现疫病的样本量计算见公式(C.1):
n 1 1 𝐶𝐿 𝑁 ······················································(C.1)
式中:
n——抽样个数;
CL——置信水平;
D——群中的阳性动物数,等于群内个体数与预定流行率的乘积,即D N p;
N——群内个体数。
C.2为检测到真正患病动物,考虑检测方法敏感性时的计算见公式(C.2):
n ····························································(C.2)
式中:
Se——检测方法的敏感性;
n——抽样个数;
CL——置信水平;
D——群中的阳性动物数,等于群内个体数与预定流行率的乘积,即D N p;
N——群内个体数。
7
8
D
B
3
4
/
T
附录D
3
9
(资料性)3
—1
证明无疫的抽样数量表
2
0
2
95%置信水平、诊断试验敏感性100%情况下,不同预定流行率、不同总体的抽样数量。1
表D.1
预定流行率(%)
群大小
0.10.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2242530405060708090
3030303030292726242221201817161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B/T 2075.16-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16部分:软横跨支撑固定装置 2020-10-30
- TB/T 2075.19-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19部分:接地线夹及连接装置 2020-10-30
- TB/T 2075.17-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17部分:软横跨连接装置 2020-10-30
- TB/T 2075.23-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3部分:隧道下锚补偿装置 2020-10-30
- TB/T 2075.15-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15部分:坠砣及坠砣限制架 2020-10-30
- TB/T 2075.20-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0部分:附加导线通用零件 2020-10-30
- TB/T 2075.24-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4部分:预绞式金具 2020-10-30
- TB/T 2075.22-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2部分:隧道支撑及定位装置 2020-10-30
- TB/T 2075.18-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18部分:软横跨悬吊装置 2020-10-30
- TB/T 1911-2020 弹条Ⅰ型调高扣件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