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234-2003 乘用车尺寸代码

GB/T 19234-2003 Dimensional codes for passenger car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9234-200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3-07-01
实施日期
2003-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起草人:
赵静炜、李维菁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4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9234-2003

月U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4131:1979道《路车辆乘用车尺寸代码》(英文版),以便与国际标准的定义

和尺寸代码接轨

本标准根据ISO4131:1979重新起草。在附录D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4131;1979章条

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考虑到参照的ISO4131版本年代较早,某些条款技术内容已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作了一些修改。有关的技术差异已编人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

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本标准与ISO4131:1979主要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a)本标准6.16和6.2。技术差异:将ISO4131:1979中对应的这两条术语的载荷状态一一设计

质量修改为对载荷状态不作要求。修改原因:为与GB/T17347-1998《商用道路车辆尺寸

代码》中相同术语的载荷状态保持一致,且修改后的内容与ISO/CD4131一致

b)本标准7.2.16和7.3.9技术差异:将ISO4131;1979中对应的这两条术语的定义进行了修

改。修改原因:ISO4131:1979这两条术语的定义对测量区间的描述不确切,因此本标准参照

ISO/CD4131的定义进行编写。

本标准对ISO4131:1979主要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删除了ISO4131:1979的前言。

b)关于引用标准:

1)未采用ISO4131:1979中的R点定义,而是直接引用GB/丁11563中R点的定义,定义

内容一致,相应的在引用标准中增加了GB/T11563-1995汽《车H点确定程序》。

2)设计质量的定义按照ISO2958定义内容直接列出,删除了引用标准ISO2958《道路车

辆—乘用车外部防护》

3)ISO4131:1979中X,Y,Z基准平面的定义直接引用ISO4130,因我国没有与ISO4130

对应的标准,为了标准使用方便,本标准参照ISO4130内容增加了附录A三《维坐标系和基准

点定义》,在附录A中给出了X,Y,Z基准平面、基准点的定义,相应删除了引用标准ISO

4730:1978((道路车辆三维参考系和基准点定义》。

C本标准的载荷状态以字母表示,字母含义与ISO4131:1979文字表示一致,本标准以注的形式

说明了各字母的表示含义

d)本标准英文索引对应正文中的英文术语按字母顺序进行编排,未按ISO4131等同编写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原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静炜、李维著

GB/T19234-2003

乘用车尺寸代码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GB/T3730.1定义的乘用车尺寸代码,以便用于车辆数据交换和电子化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73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3730.2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3730.3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

GB/T11563汽车H点确定程序

GB/T17346轿车脚踏板的侧向间距

QC/T567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注除非另有规定,在本标准中支承平面习惯上是水平面,长度和宽度是在水平面内侧量的,高度是在垂直平面内

测量的。

3.1

鳌车致备质fcompletevehiclekerbmass

定义见GB/T3730.2,

3.2

最大允许总质fmaxiumuauthorizedtotalmass

定义见GB/T3730.2,

3.3

设计质fdesignmass

整车整备质量与乘员质量(每人按68kg计算)之和的车辆质量。乘员分配如下:

对于2和3个座位—2人在前排;

对于4和5个座位—2人在前排,1人在第2排;

对于6和7个座位—2人在前排,2人在第2排;

对于8和9个座位—2人在前排,3人在最后排。当最后排只有两个座位时,1人应坐在倒数第

2排。

3.4

X,Y和Z基准平面zeroX,YandZplanes

三维坐标系,定义按附录A的规定。

3.5

x,y和:平面x,yand:planes

平行于其相关的X,Y和Z基准平面的平面。

t

GB/T19234-2003

3.6

基准点fiduciaimark

定义见附录Ao

3.7

R点Rpoint

定义见GS/T11563

代码系统

本标准中的每一尺寸给定一个代码,该代码由词首、尺寸类型和数字三部分组成。

4.1词首ISO

采用国际标准规定的词首ISO

4.2尺寸类型

下列大写字母表示所标注尺寸的分类代号

L一长度

H-一高度

W—宽度

D一一直径

V=体积

当1.,H或W用于表示角度时,则根据他们沿着X,Z或Y基准平面而定

4.3数字

数字分段规定如下:

1-99用于内部尺寸;

100--199用于外部尺寸。

三维坐标系和基准点的尺寸

三维坐标系和基准点的尺寸定义和代码见表1、表2和表3。

注:表1中第4列载荷状态

“K”一表示整车整备质量乡

“A”一表示最大允许总质量;

“D”一表示设计质量;

’.一表示对载荷状态不做要求。

其他表中第4列载荷状态字母的意义与表1中第4列字母的意义相同

三维坐标系的尺寸(见表1)

表飞

章节号术语载荷状态{代码竺

前轴位置上2基准平面相对于支承

Z基准平面至车辆支承平面的

平面的高度

positionofuroZplanewithrespectto距离,在通过前轮中心的垂直平ISO-H136酬

面内测量

supporting.surfaceatfrontofvehicle

后轴位置上2基准平面相对于支承

2基准平面至车辆支承平面的

平面的高度

距离,在通过后轮中心的垂直平IS()一H1371图1

positionofzeroZplanewithrespectto

面内测量

Supports眼surfaceatrearofvehicle

GB/T19234一2003

表1(续)

章节号术语定义载荷状态代码图号

后轮中心线到X基准平面的距离

注:如左右轮中心线的坐标值不

后轮中心线的X坐标

5.13同,则两个尺寸同时列出,用D巧()一IJ127图l

Xcoordlnateofrearwheelcentre卜ne

一破折号分开,第一个数值

为左轮中心线坐标值

前轮中心线到X基准平面的距离{

注:如左右轮中心线的坐标值不

前轮中心线的X坐标

51.4同,则两个尺寸同时列出.用D15()一1128图1

Xc00司inat七。ffrontwhee!cent比11ne

一破折号分开,第一个数值

为左轮中心线坐标值

5,2基准点尺寸

下列定义应用于基准点1、2和3。对于其他基准点可以给出同样的定义。

5.2.1在三维坐标系中(见表2)

表2

章节号术语定义载荷状态代码图号

5211基准点1的X坐标基准点1至X基准平面的距离D15()一:54}!图1

Xcoord,nateofflduclalmarkNol

基准点2的X坐标一

5.2.1.2基准点2至X基准平面的距离D15()1,55}图1

笼coordinateolflduclalmarkNo.2

基准点3的X坐标

5.21.3基准点3至戈基准平面的距离15()一J56图1

Xcoordn‘ateoff上ducta丁ma众No.3

一1

基准点1的Y坐标

stZtl.4基准点1至y基准平面的距离D15()一WZI图2

ycoordinateofflduclalmarkNo.1

基准点2的Y坐标

5.2.1.5基准点2至y基准平面的距离D15()一W22图2

Ycoordinateoff.ducia】markNo.2

基准点3的Y坐标

5.2.1.6基准点3至y基准平面的距离D15()一W23图2

ycoordinateof王iducialmarkNo,3

基准点1的2坐标

5.2.17基准点1至2基准平面的距离D15()一卜181图1

Zcoordlnateoff]ducialmarkNo.1

基准点2的2坐标

5.2.1,8基准点2至2基准平面的距离l)ISOH82图l

ZcoordlnateofflduclalmarkNoZ

基准点3的2坐标

5t2t19基准点3至2基准平面的距离15()一L183图]

Zcoordlnateoft「duclalrnarkNo.3

5.2.2相对于支承平面(见表)3

表3

章节号术语定义载荷状态代码一图号

一}支承平面上方基准点1的高度一一15)(一;,161

}

5.2.2.1heightoffiduc]almarkNo.labove。、、D、*三,载荷状况下,基一15)〔Lll63图1

{{

supl)ortlngsurface

一15()11165

GB/T19234-2003

表3(续)

章节号术语定义载荷状态代码图号

KISO-H162

支承平面上方基准点2的高度

在K,D,A三种载荷状况下,基

5.2.2.2heightoffiducialmarkNo.2aboveDISO-HI64图1

准点2至支承平面的距离

supportingsurfaceAISO-HI66

KISO-HI67

支承平面上方基准点3的高度

在K,D,A三种载荷状况下,基

522.3heightoffiducialmarkNo.3aboveDISO-H168图1

准点3至支承平面的距离

supportingsurfaceAISO-H169

6外部尺寸

外部尺寸定义和代码(见表4),

表4

章节号术语定义载荷状态代码图号

KISO-H100

车高

6,I见GB/T3730.3定义DISO-H101图3

vehicleheight

AISO-HI13

接近角DISO-H106

6.2见GB/T3730.3定义图3

approachangleAISO-H117

离去角DIS()一H107

6.3见GB/T3730.3定义图3

departureangleAISO-H118

行李舱盖开启车高支承平面与触及行李舱盖开启

6.4vehicleheight,unladen,hingedlidof时最高部分的r平面之间的K」别)HI]0图3

luggagecompartmentopen距离

支承平面上方的发动机覃高度

在y基准平面内,发动机罩与前

6.5bonnetheightabovesupportingsur-Dis)一H114图3

风窗的交点至支承平面的距离

face

纵向通过角DISO-H119

6.6见GB/T3730.3定义图3

rampangleAISO-H147

离地间隙

6.7见GB/T3730.3定义AISO一H157图3

groundclearance,laden

见GB/T3730.3定义

轴距注:如左右的轴距的尺寸不同,则

68DISO-LI01图3

wheelspace两个尺寸同时列出,用一破折号分

开,第一个数值对应于左侧轴距

车长

6.9见GB/T3730.3定义DISO--1103图3

vehiclelength

前悬见GB/T3730.3定义

6.10IS(}1104

frontoverhang往:如左右的尺寸不同,则两个

D图3

后悬尺寸同时列出,用一破折号分

6,11ISO--1105

rearoverhang开,第一个数值对应于左侧尺寸

GB/T19234-2003

表4(续)

章节号术语定义载荷状态代码竺

行李舱盖开启时车长两二平面间的距离,其一触及车

6.12vehiclelengthwithhingedlidoflug-辆的最前端,另一则触及行李舱ISO-,1110酬

gagecompartmentopen的开启盖的最后端

在Y基准平面内,测量垂线与从

下透光口引向上透光口,或当用

风窗玻璃倾角“变曲率曲面”玻璃时,引向离下

6.13ISO--11221图3

windscreenrakeangle透光口457mm处一点的直线间

夹角,直线两端同时在玻璃的外

表面上

前轮距

track,front见GB/T3730.3定义SO-W101酬

后轮距一

track,rear见GB/T3730.3定义SOW102即

车宽

见GB/T3730.3定义SI卜W1031图3

vehiclewidth

平行于X基准平面并通过前R

前R点处的车身宽

点的直线与车身侧表面的两点SO-Will图3

bodywidthatR-point,front

之间的距离

前车门在最大开启位置(不施加

前车门开启车宽

6.18力)时,前车门上最宽点之间的SO-W12以图3

vehiclewidth,frontsidedoorsopen

水平距离

后车门在最大开启位置(不施加

后车门开启车宽

力)时,后车门上最宽点之间的SO-W121{图3

vehiclewidth,rearsidedoorsopen

水平距离

在通过前R点的x平面内,侧量

垂线从下透光口引向上透光口,

车门玻璃内倾角或当用“变曲率曲面”玻璃时,引

6.20S(),-W1221图3

tumblehome-sideglass向离下透光口457mm处一点的

直线间夹角,直线两端同时在玻

璃的外表面上

见GB/T3730.3

最小转弯直径

6.21注:如向左和向右的转弯直径不ISO-D101}图8

minimumturningcircle

同,则取较大值

7内部尺寸

内部尺寸的定义和代码见表5、表6和表

7.1R点尺寸

7.1.1前座位的R点(见裹5)

GB/T19234-2003

表5

章节号术语定义载荷状态代码图号

前座位R点至2基准平面的

距离

前R点Z坐标

7.1.1.1注:列出左右R点的坐标值,用IS()一H70图4

ZcoordinateofR-point,front

一破折号分开,第一个数值对应

于驾驶员座位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