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982.3-2020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采收和产地初加工

DB53/T 982.3-2020 Understory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 Seven star vine production technical procedures Part 3: Harvesting and initial processing at the source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T 982.3-2020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6-11
实施日期
2020-09-11
发布单位/组织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1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982.3—2020

林下中药材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采收和产地初加工

2020-06-11发布2020-09-11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982.3—2020

前言

DB53/T982《林下中药材三七生产技术规程》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种苗生产;

——第2部分:林下种植;

——第3部分:采收和产地初加工。

本部分为DB53/T982的第3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昆明海关、澜沧

澎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书生、何霞红、叶辰、郑文杰、黄惠川、刘屹湘、杨敏、郭存武、季超、梅

馨月、邓维萍、陈斌、郭力维、汤东生、毛如志、杜飞、陈国华、尹兆波、朱相林、王鑫、彭磊、黄志

强、杨生超、朱有勇。

I

DB53/T982.3—2020

引言

三七是我国名贵大宗药材,在中医药行业中有重要影响,是关系国民医疗、健康的战略资源。千百

年来三七材采挖于深山老林,药效高药力足,佑护了中医药的健康发展。然而,随着三七需求暴涨,野

生药材被挖空殆尽,不得不人工栽培。当前,人工栽培主要套用农田大水大肥的种植模式,由于环境不

适、病虫危害严重、连作障碍等原因造成的种植障碍问题非常突出,导致三七药效和品质下降。本标准

发布的林下三七生产技术规程是遵循药效第一的原则,利用林下生物间“相生相克”和林下生态环境与

三七对生长环境的需求相耦合的原理,让三七回归山野林下,实现三七在林下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

的生产,建立药效第一的药材种植模式。

林下三七主要利用山区退耕还林的森林资源,不占用农田,不与粮食水果蔬菜争地;生产过程中不

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确保三七的品质和安全性;林下种植省去了设施大棚和农药化肥的投入,生

产成本大大降低。因此,林下三七生态好、效益好、品质优,适宜在山区推广,将山区的“青山”变为

群众致富的“金山”。本标准通过指导三七种苗生产、林下种植、采收和产地初加工的全过程,助推林

下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本标准第1部分7.2的内容与一种适宜

三七种植的林下环境的评价方法(201810025227.X)相关的专利的使用;本标准第1部分7.3.5的内容与

一种三七林下种植的植株冠层湿度的调控设施(ZL201721850876.0)、一种调控三七林下种植的植株冠

层湿度的棚架(ZL201721849795.9)相关的专利的使用;本标准第1部分8.2.6的内容与一种调控三七植

株冠层湿度的遮荫网内嵌式棚架(ZL201820091296.6)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免

费许可实施该专利。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

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朱书生、叶辰、杨敏、黄惠川、刘屹湘、何霞红、朱有勇等。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沣源路452号,云南农业大学。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

II

DB53/T982.3—2020

林下中药材三七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采收和产地初加工

1范围

DB53/T982的本部分规定了林下三七的采收、产地初加工、产品质量要求、产品安全要求、包装、

贮藏、运输、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

本部分适用于林下三七的采收和产地初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488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19086地理标志产品文山三七

GB/T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DB53/T982.1林下中药材三七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种苗生产

3采收

3.1花采收

3.1.1采收对象

摘蕾对象应为二年生三七、不留种的三年生以及三年生以上的三七。

3.1.2采收方法

摘蕾时间为花薹≥7cm、花盘周围的花蕾开始松开时。花蕾留1cm~2cm花梗。

应采用剪刀进行采收,防止伤到三七茎秆和叶片,避免松针、杂草等混入。采集用的剪刀、盛装容

器等应洁净卫生。

3.2种子采收

3.2.1采收对象

留种的二年生以及二年生以上的三七。

3.2.2采收时间

三七种子一般于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成熟。种子成熟时饱满、呈鲜红色,应及时采收,以防脱落。

1

DB53/T982.3—2020

3.2.3采收方法

用剪刀从成熟的健康果实的花梗上1/3处剪断,采回脱粒。如花序的果实未完全成熟,则应分二次

采收。对落地果,应及时捡收。采收的种子,置于通风阴凉干净地面摊薄放置,不应堆放在一起。

3.3茎叶采收

3.3.1采收对象

二年生以及二年生以上的三七。

3.3.2采收时间

采收时间为12月至翌年2月,采收应在天气晴朗时进行。

3.3.3采收方法

用剪刀从距地面4cm~8cm处剪断三七的茎秆,避免松针、杂草等混入,采收的三七茎叶应整齐码

放于洁净卫生的容器中,避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