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VEAIA 002-2022 牛樟芝生产技术规范

T/GVEAIA 002-2022 Niu Zhangqi mushroom 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GVEAIA 002-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4-01
实施日期
2022-05-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范了牛樟芝生产的术语与定义、原料要求、生产要求、生产工艺、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评价与标识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牛樟芝生产、质量控制,以及公正第三方评价管理; 主要技术内容:6.1 原料处理6.1.1 制备培养栽体6.1.1.1 将菌体培养多孔载体浸泡在培育营养液中,使该载体微孔能吸入培育营养液,再将该多孔载体进行35~45℃烘干,使得培育营养液凝固成营养层,并成型在多孔载体周面及微孔的内周缘。6.1.1.2 将食品添加剂加热成液态,再加入牛樟芝萃取物及糖类混合成热熔涂料,后续将热熔涂料涂覆在多孔载体的营养层上,使涂料能在多孔载体之周面及微孔的营养层冷却形成披膜。6.1.1.3 制备的多孔载体一周面及复数凹入周面的微孔具有一营养层及一披膜,该营养层形成在该周面及该等微孔的内周缘,该披膜成型在该营养层上,且该披膜包覆该营养层。6.1.1.4 制备的培养载体经由照射伽玛射线对披膜及营养层进行辐射灭菌。6.1.2 制备培养盒6.1.2.1将已制备灭菌的多孔载体悬空固定在菌体培养盒内,多孔载体四周与培育盒内壁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6.1.2.2在多孔载体与盒底部空间部分注入无菌水,无菌水应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三级用水标准,水位高度以不接触多孔载体底部为准。6.1.2.3制备的培养盒经由照射伽玛射线进行辐射灭菌。6.2 接种将牛樟菌接种在多孔载体的周面及微孔上,菌种接种应符合GB/T 21125的规定。6.3 培育6.3.1接种后盖上培养盒盖密封,将培育盒放置在培育箱内,培育箱内部温度维持在25~28℃,湿度维持在60%~80%。培育盒内水汽在盒盖上凝结成的水珠,通过盒盖的V形斜面以及水珠导引线,再平均滴落灌溉在多孔载体上,形成水气回收再利用并保持盒内湿度,以模拟实现牛樟菌的野生环境。6.3.2培育期间,定期利用针筒对多孔载体适量地补充培育营养液,提供牛樟菌生长所需之养分,促进牛樟菌丝生长。6.3.3接种后的牛樟菌丝在多孔载体所形成营养层与披膜上生长,约3个月左右,由于微孔的内周缘营养层含量大于周面的营养层含量,牛樟菌丝也能够在多孔载体的微孔沿着周围的周面生长。6.3.4约8个月左右的时间,多孔载体的周面能够长出牛樟芝子实体。6.3.5培育出的牛樟芝子实体,在培育盒密封环境里继续进行恒温、恒湿培养。培育盒内多孔载体悬空设计符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深圳刘张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炎黄医养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蒙商产学研联合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促进会、山东省供应链管理协会、高密中医农业投入品研发中心、包头市乡村振兴开发协会、京津冀协同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农国优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京津冀协同食用菌有限公司、山东良心德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夏沃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苗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世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资华冠供应链管理(包头)集团有限公司、上有胜特包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起草人:
朱立志、吴钧、侯照东、陈长青、徐远、孙振华、王立、王茹、宋兵、孙然、王德相、马永正、郭凤来、付新华、伍绯、侯权恒、龚匡燕、陈文贤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